——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小组第二次联组活动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发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的活动,全市各镇乡、街道人大组织各级代表对本区域范围内的河溪渠进行了全覆盖深入调查摸底,通过了解一线情况,代表们对河道水质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9月初,市人大常委会要求统一开展以此为主题内容的联组活动,并及时下发文件,细化活动程序,对活动形式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各联组召集人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事先征求各方意见,选定本区域内的重点河、溪、渠作为视察点。各代表小组长和镇乡(街道)人大主席(主任)积极协助召集人做好联系和召集工作,及时通知并组织区域内的市人大代表参加会议,保证了代表的参与率。
(二)突出重点,分类处理。
整个活动共视察河溪29处,发现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上游漂浮物污染等。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各辖区内河道、渠道数量多、流经长、涉及面广,部分处于城郊结合部或镇域交集处,情况相对复杂,整治难度较大。污水收集纳网少,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河道、渠道的主要污染来源于沿线住宅小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生活污水直排,真正入网处理的极少。需要关停的畜禽养殖场众多,但因养殖的特殊性,关停难度较大。活动中,每位代表进行了履职登记,提出了建议意见。主要涉及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河渠清淤清障;二是生活污染治理;三是企业污染治理;四是畜禽养殖场处理;五是居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各组及时将问题与意见进行分类,并分别反馈给各辖区管理单位和各级职能办线。活动结束后,部分街道镇乡已开展了清草、清淤等工作,河道清洁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解决了一些影响村容村貌和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
二、建议意见
汇总代表意见,结合当前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凝聚共识,加强宣传教育。水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全民动员,广泛发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良性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和理念,坚持舆论引导,依靠群众力量,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效,形成爱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的氛围。
(二)注重落实,强化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河道垃圾清理,增强管理力度,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工作,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将河道水环境污染控制作为一项硬指标。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截污纳管管理,减少污染源。对企业、集镇污水物排放要截污纳管,集中处理。进一步处理好畜禽养殖场关停工作的政策对接,有效遏制非法养殖、违法排污的行为。
(三)统筹整合,形成长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有效形成部门、镇乡(街道)相互协作、迅速推进的工作格局。要继续深化“河长制”制度,充分发挥各位河道河长的作用,巩固河道治理的常态化。同时要与新农村整治、工业减排、“三改一拆”等结合起来,保证工作进展和成效的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