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 浣江大地
2020年第1期(总第50期)
发布日期:2020-06-28 10:27 浏览次数:

 

 

2020年第1期(总第50期)

2020年6月出版

 

 

卷首语

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我会会员

新研会

2020年春节,正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家人团聚、迎接新春的欢乐之中,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很快向全国各地扩散。面对突如其来重大疫情,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广大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政府号召,迅速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参加抗疫活动。

我会理事、大唐街道中兴社区党总支书记慎霞在做好本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团队为大唐街道、应店街镇和璜山镇等地,捐赠了大量防疫口罩和急需物资,并慰问了家在本社区的“逆行者”——诸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毅的家属。

我会理事、诸暨市联合旅游汽车公司负责人赵美平,因公司是政府复工复产就业专车的指定单位,她日夜操劳,精细组织,消毒到位,协调落实车辆和驾驶员,为外地返岗员工提供优质包车运输服务。

我会理事郦林春老师,多次参加党组织捐赠活动,每天参加校园检测,多次参加社区值勤,报名参加小区楼道管理工作,为保护学生和居民的健康尽一份力量。

我会会员、璜山镇黄家店村村主任黄政权在农历大年二十九日晚,便带领村干部启动湖北返乡人员的摸排工作;作为黄家店村茅塘自然村的网格长,于农历正月初一组织实施全镇第一个市级卡口——茅塘自然村卡口的设立,并实行严格管控;在村民严海方一家居家隔离观察期间,自己出钱为他家买菜、米、油等日常用品;自己驾车帮出行不便的村民到璜山集镇代买菜、医药、化肥等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夜晚带领党员志愿者,义务在村卡口值勤。

我会会员、大唐街道“红色庄余霞”陈列馆馆长杨狄明是一名老党员,妻子是红色村嫂,儿子是预备党员,一家三口始终忙碌在村卡口的值守上,为进村人员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舍小家,顾大家。

此外,店口镇侠父村党总支书记王祖海、同山镇丽坞底党总支书记寿国明、马剑镇石门村党总支书记朱小根等会员,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会员们坚信,我们国家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  录

 

卷 首 语

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我会会员……………………………………………新研会(1)

 

暨阳人物

人民军队中的诸暨巾帼…………………………………………………新研会

抗战勇士汤铭……………………………………………………………汤绍基

 

金萧传奇

突击队长慎水堂…………………………………………………………孙晓群

追寻父辈足迹……………………………………………………………黄  英

 

岁月回眸

渎溪乡校革命故事选讲…………………………………………………杨利光

英雄的步兵第60师 ……………………………………………………周泉渊

 

佳作选刊

粟裕在开辟发展豫皖苏根据地中的历史性贡献(中)………………寿晓松

追寻“井冈山精神”——参加绍兴市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高级研修班记…………………………………………………………赵林中

听发小同学讲英雄故事…………………………………………………周伟君

仰望英烈最敬人…………………………………………………………侯生才

 

 

抗击新冠

我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的倡议书……………………闻  宣

抗疫中的小家庭…………………………………………………………杨才贤

2020抗击疫情篆刻 ……………………………………………………顾  成

坚决打赢武汉疫情防控保卫战…………………………………………侯生才

 

会里会外

在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冯品灿

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019年大事记 ……………………………张建国

我会元旦期间组织慰问高龄会员………………………………………李科才 

我会召开黄家店金萧支队纪念馆扩建工程征求意见座谈会…………李  唐 

 

 

封  一:马剑镇石门村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朱小根摄)

封二上:会长杨元清与常务副会长冯品灿慰问新四军老战士吴永祥(张建国摄)

封二下:副会长陈志堂、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李科才慰问新四军老战士郭荣熙

封三上:2019年度宣讲工作情况汇报交流会合影(张建国

封三下:会员杨狄明一家三口在大唐街道上余村卡口值守(杨勤乐摄)

  四:黄家店金萧支队纪念馆扩建工程征求意见座谈会合影

 

 

 

 

 

 

 

 

 

 

 

 

暨阳人物

 

人民军队中的诸暨巾帼

新研会

 

有道是“巾帼不让须眉”,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说说人民军队中的我们诸暨巾帼名人,还是从钱大姐说起吧!

 

长征路上钱大姐

钱希均,1905年出生于诸暨县天稠乡廿九都王家宅村(今属牌头镇斗岩村)。1922年初,由张秋人介绍进入中共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从杨浦怡和纱厂调至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工作,任发行科长兼地下交通员。是年底,与毛泽民结为伉俪。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经中央同意在汉口开办长江书店。1931年夏,辗转至江西瑞金,任中共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支部书记,同时任苏维埃国家银行会计。其间,曾任《红色中华》发行科长。长征中,任干部休养连政治战士、中央纵队运输大队指导员,系著名的30位红军女干部之一。抵陕北后,在边区国民经济部任秘书长等职。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随毛泽民离延安,先后工作于西安、上海。翌年初,随毛泽民赴苏联途中,滞留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在新疆督办盛世才部之新兵营工作。1939年9月,返回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业合作社工作,并担任妇女主任。其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两年。1946年初到上海,开展秘密工作,先后任中共沪西区委委员、浦东区委和虹口区委组织部长,参与领导工人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家食品工业管理局副局长、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三、四、五届委员。1982年离休。1989年9月11日,逝世于北京。

 

为党甘献所有的张雪泉

张雪泉,又名张月吟、钱月吟、张月华。1918年7月出生于诸暨县盛兆坞张家村(今属浣东街道盛兆坞一村)。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在舅父的影响下,于1938年5月中旬报名参加了抗日团体——诸暨县战时政治工作队(简称“政工队”)“泰山训练团”。6月下旬,县政工队正式成立,成为当时位数不多的女队员之一。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分配到诸北大联乡的赵家埠、孙家一带工作。她一边教书,一边发动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为抗战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后调到绍兴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等原因,结识了同志加领导的诸暨同乡何志相,共同的志向使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进而变成一对革命伉俪。婚后,以在绍兴县钱小库的一个小学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活动。

1942年,与何志相一同被调至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域余姚,任姚南区民运队指导员。期间生有三个女儿,但严酷的斗争环境使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小家,硬着心肠将长女华清、次女华明先后寄养在余姚的老乡家(后华明带回诸暨,由孩子的奶奶抚养),幼女华新给人当了女儿。

1947年上半年,与何志相奉命回诸暨坚持斗争,担任路东县被服厂厂长。是年6月,国民党浙江当局专门从括苍山地区调来人称杀人魔王的吴万玉,担任会稽“绥靖”指挥部指挥官和会稽区“绥靖”办事处处长,将指挥所设在枫桥。8月24日,何志相牺牲,张雪泉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并立下“为党甘愿奉献我所有”的誓言。

9月21日,在大侣湖郦家湾“堡垒户”王芬娟家参加会议时,突遭“浙保”一个中队的袭击,在销毁了重要文件后突围,因有孕在身行动不便,致下腹中弹,无法行走而落入敌手。随后被抬到枫桥,关入大仙坛临时监狱,受尽酷刑而坚贞不屈。1948年3月8日凌晨,被枪杀于枫桥回龙庵。

 

华东人民英雄蒋南屏

蒋南屏蒋南屏,1928年10月出生于诸暨县冠山乡霞度村(今属大唐街道银杏村)。中共党员。1944年10月,在浙东“三北”地区(原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姚江以北地区)参加中共领导的浙东人民抗日武装。1945年9月,随新四军浙东主力北撤。1946年1月后,为新四军山东野战军(1947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9团卫生队卫生员。

1946年一年中,她参加了六次战斗。有一次,她自告奋勇抬了五六十里的担架,在两昼夜都没有睡觉的情况下再次奉命出发,继续又是一夜的行军。拂晓战斗开始,她就进入急救工作。这时天上的敌机向下进行扫射,一颗子弹正好打到她的右臂上负了伤。刚包扎好,听说有两处伤员住地着弹起火,不顾伤痛冲进熊熊大火中抢救出两名伤员。战后,被评为纵队二级模范工作者,记个人特等功一次;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授予其华东二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送子观音”何春娜

何春娜,解放军专业技术文职干部,文职3级。1946年2月出生于诸暨县枫桥区檀溪乡夏湖村(今属赵家镇花明泉村)。1964年7月,毕业于诸暨学勉中学。同年8月,考入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1970年8月,特招入伍,任空军第5军农场军医。1972年2月,任空军长兴场站卫生队军医。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月起,先后任空军南京医院妇产科军医、主治军医。1992年12月起,先后任解放军第454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3年12月,晋为专业技术5级。2004年3月,从解放军第454医院退休。

从事生殖健康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近50年,发现染色体异常世界首报核型4例、世界首报家系1个(先天性小眼球——一种新的遗传方式)。主编和参编《人生悄悄话》《甜蜜的明天——优生优育优教系列知识读本》等相关专著4部。曾兼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空军医学会妇产优生专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曾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先进工作者。退休后,应聘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妇科,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经治疗后怀孕生育的夫妇已超过三千人,患者不仅来自中国大陆多个省、市,而且有许多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华人。因此,被群众赞誉为“送子观音”。

 

着戎装的“白衣天使”周秋华

周秋华周秋华,解放军专业技术军官,大校军衔,专业技术5级。1947年9月出生于诸暨县安华乡新州村(今属安华镇三合村)。1964年8月,由考取军事院校入伍,为解放军第7(重庆)军医大学学员。1968年8月,为南京军区第127医院妇产科医生。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9月,为上海警备区门诊部妇产科医生。1985年9月,为解放军第85医院医务处助理员。1988年9月,为第85医院南京军区医学专修科副主任医师、教员。2006年9月,在第85医院退休。2008年,进入上海徐汇区干休所休养。

从事医疗卫生工作40年,对老年医疗保健的研究颇有成果。撰写的《纳米技术在老年保健用品上的应用》一文,2003年10月被“全国亚健康与老年医疗保健论坛”评为优秀论文。其专利技术“含有黑色电气石的香烟制品及其制法和用途”和“含有黑色电气石的塑料制品及其制法和用途”,2005年1月分别获第五届国家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第五届国家专利技术发明二等奖。

 

军中的“南丁格尔”黄叶莉

微信图片_20180625083715黄叶莉,1963年3月出生于诸暨县璜山人民公社上市生产大队(今属璜山镇璜山村)。1980年9月,由考入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入伍。1983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工作。1988年10月,调入海军总医院急诊科。1992年1月,任急诊科护士长。9月,考入总后勤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军医学院)学习。1994年7月毕业后,任海军总医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护士长,主管护师。1999年7月,调任海军总医院门诊部护士长。2000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是年,因工作成绩突出立个人三等功1次。2001年12月,被海军总医院聘任为副主任护师。2003年2月,任海军总医院党委常委,护理部主任,授海军中校军衔。2004年,晋授上校军衔。是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班。2006年12月,被聘任为主任护师。2008年3月,晋授大校军衔。2009年,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开始招收研究生。2014年1月,由专业技术军官转任专业技术文职干部,文职3级。2015年12月,晋升为专业技术5级。2016年,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十几年来,兼任国家卫生部临床路径专家;中华护理学会第25、26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科普工作委员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和护理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决策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护理学会理事;全军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军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此外,还兼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等10余种学术刊物编委。

带领护理人员参加了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和奥运医疗保障。作为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任女性副院长,她带领医务人员远赴古巴、牙买加等拉美四国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军事外交任务。2016年,带领医务人员两次赴南沙参加岛礁建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基于此,她所带领的护理部先后两次被国家卫生部、全国妇联、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主持的护理课题先后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7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2014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授予其第九届“优秀心理工作者”称号。2019年10月退休,返聘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工作,担任康复护理人员技能比赛裁判长。

 

工程技术专家吴乐华

493039916788135206吴乐华,解放军专业技术文职干部,文职2级。1965年2月出生于诸暨县思安人民公社庙前生产大队(今属次坞镇吴高坞村)。1981年,由考入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入伍。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在工程技术学院毕业后,考入南京通信工程学院(今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读研究生。1988年4月,进入重庆通信学院任助教,两年后晋升为讲师。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17年12月,晋为专业技术4级。2018年1月,因军队院校调整并入陆军工程大学,任教授。

因工作成绩突出,1993年立三等功1次,2003年、2012年获院校育才奖银奖各1次。编撰的专著有《军事通信装备学概论》《通信信息隐匿技术》《应急通信系统》《军队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无线网络中的博弈论》。编写的教材《图像通信基础》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信息技术专家吴芳华

吴芳华,1965年8月出生于诸暨县大侣人民公社陆村生产大队(今属暨阳街道侣东村)。1981年9月,由考入解放军测绘学院入伍。1985年7月起,先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现任战略支援部队战场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长安大学硕士生导师。

1988年9月,定为军队专业技术文职干部,文职8级,专业技术13级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12月,晋为专业技术4级。2016年7月,晋为文职2级。199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立个人三等功1次。2007年,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2014年,获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

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著名专家,长期从事地理信息可视化、地理信息产品质量控制、测绘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地图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地理空间信息质量评估”“地理信息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保密技术”“电子地图制图综合技术研究”“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技术”等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提出了空间信息质量控制和可视化表达的发展趋势、技术途径、指标体系,研制了相关的软件系统,提升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水平,实现了地理信息的二维、三维可视化表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36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9项;国防重大工程建设奖4项;国防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抗战勇士汤铭

汤绍基

 

汤铭,字锡镛,他的父亲叫汤献延,世居姚江镇桌西村。清光绪三十年(1904),汤铭出生于绍兴,为家中长子。他青年从军,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6师18旅36团少校团附。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为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向上海发动全线进攻,中国军民奋勇抗敌,淞沪会战爆发。此役日军投入的总兵力约30万人,中国军队为70多万人。国军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同敌人浴血奋战,并以伤亡约25万人的巨大代价,毙伤日军4万余人,坚守上海达3个月,粉碎了日军想速战速决的狂妄企图,为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时间。

淞沪会战打响后,汤铭即托人把随军的妻子和年幼的次子、幼子送回绍兴。不久,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6师即奉命开赴上海战场,作为淞沪作战的总预备队,部署在黄浦江以西、上海市区以北的宝山县至浏河镇一线集结待命。

8月31日凌晨,日军在飞机、舰艇的火力支援下,在吴淞口强行登陆,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吴淞镇被日军占领。第6师奉命反击,当晚即进抵自藻浜、沈家宅、火药局至宝山县城一线顽强抵抗,予敌以重创,该部因作战有功而受到上级表彰。9月1日,日军舰炮和飞机猛烈轰击第6师阵地,继以步兵疯狂冲击,第6师官兵冒着敌机和舰炮的轰炸、扫射,奋不顾身,逐楼逐屋与敌反复拼杀争夺,许多据点失而复得,得而复失。9月3日、4日,日军在3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连续向宝山城南的三官堂一带第6师18旅阵地猛冲,守军奋勇阻击,该旅旅长翁国华和第33团团长朱福星负伤,全旅官兵伤亡过半。9月5日晨,日军分由吴淞、张华浜和沙龙口夹击宝山至三官堂的国军阵地,以致第6师腹背受敌,阵地全被炸毁,恶战至午后,官兵大部壮烈牺牲,三官堂落入敌手,余部退守泗塘河,宝山城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

据今仅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一份档案,《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行政院、国民政府〈请鉴核给恤故员兵汤铭等五十员名〉》的记载,汤铭是阵亡于江苏宝山。而据以上所述的战斗过程分析,阵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应是1937年9月3日或4日的三官堂战斗较有可能。至于究竟阵亡于何时何地、哪次战斗,以及牺牲过程、遗骸处理等具体情况,则无片言只字可供查考,当事或知情者也都已作古,难再查考。

 

金萧传奇

 

突击队长慎水堂

孙晓群

慎水堂,1926年出生于开元乡慎叶村(今大唐街道中兴社区)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年仅16岁的慎水堂经慎叶村党支部书记慎国成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开元乡最年轻的党员之一。

1943年12月,慎水堂参加了在黄家店召开的金萧支队成立大会。那时慎水堂虽然年纪还小,但已是一名对敌斗争经验丰富,作战勇敢机智的老战士了。在彭林、马青、周芝山等金萧领导人的带领下,他骁勇善战,多次伏击日寇和国民党顽匪,袭击地方汉奸恶霸,保护抗日烈属,让敌人闻风丧胆。

慎水堂转战路西、诸南、诸义东、浦江、富阳、永康、金华及会稽山地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屡立奇功。

1948年7月20日,时任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队司令部突击队队长慎水堂,带领队员王保生、汤汉君、魏光浩去诸北湖心大庄(今属山下湖镇新桔城村)一带执行任务。按原计划,傍晚与余荣山带领的从大宣一带执行任务的诸北武工队在樊家岭会合,由于敌情有变,慎水堂他们只能夜宿大庄了。天暗时分,他们到了保长王新余家里,吃了晚饭后,王保长带着慎水堂等到大庄的小学老师王助强(小名阿旺)家住宿。王助强家是个两楼的小四合院,离大村较远,周边都是稻田,便于观察四周情况。王助强为人也老实本分,家里房子多,比较安全。

第二天一早,慎水堂派本地人魏光浩去大宣方向探听情况。王助强也一早去阮家埠买小菜,途经阮市乡公所,碰到乡文书王纪先,他告诉阿旺,刚才听到乡长骆克生在打电话给驻枫桥的自卫中队说大庄有金萧支队人员,让他们快去抓。阿旺听后知道大事不好,也许是自己买这么多小菜而暴露了金萧支队的行踪,他快步赶回大庄,想把敌情告知慎队长。刚进村,发现枫桥自卫队也已到村里了,在王培夫家门口的沙墩上架好了机枪。村民们见国民党的自卫队来了,惊慌得东躲西藏,刚从忠义中学放假回家的学生王明亮、王忠全在慌乱之中躲进屋旁的南瓜棚下,被国民党自卫队的机枪一阵乱扫射,王忠全受了轻伤,而王明亮被打死,成为无辜的冤魂。

这时慎队长也正为魏光浩出去执行任务,没有按时归队而焦急。听到枪声,又见敌人已经包围了村庄,而且向阿旺家包抄过来。突发的战情使他们迅速往后门转移,慎水堂来不及下楼,只好急忙从二楼的后窗跳下,情急中撞上了屋背后茅草屋的树档,腿部受了伤。慎水堂顾不得伤情一路向稻田里跑,由于腿脚不灵活跑得慢,被敌人乱射的机枪击中。他不能跑了,急忙蹲下身,卸下快机、弹夹、子弹,还有钞票递给王保生,命令说:“快撤。”王保生和汤汉君要背着他跑,他大声说:“不要管我,你们快撤,这是命令。”王保生和汤汉君只得含泪跑了。

不多时,敌人赶到,用枪对着他说:“你是那里人。”慎水堂回答:“草塔人。” “草塔那里?”慎水堂闭口不言。一个敌人举起就是一枪,没击中要害,慎水堂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枪口,平静地说道:“生活做得好一点,快把我打死。”另一个敌人上来又补上一枪,就这样,慎水堂牺牲了。

敌人在慎水堂的裤袋里,搜出了一枚刻有“慎水堂”名字的印章,才知道被他们打死的是让他们闻风丧胆的突击队长慎水堂,也是国民党高额悬赏通缉的游击队首领之一。残暴的敌人在割稻的农户手里夺来镰刀,想把慎水堂的头割下来,花了很多时间割不下来,又去农户家拿了菜刀,才把头砍下来。

他们把慎水堂的头颅先是挂在大庄的树上示众了一个多小时,后挑在刺刀尖上到了枫桥保安队门口的五显桥上示众,最后挂在县城“中水门”墙边的电线杆上示众,旁边还写着污蔑革命者的恶毒词句。

70多年过去了,大庄村的村民没有忘记,当年有这么一位英雄牺牲在大庄这块土地上,他们用故事、用墙绘等多种形式,传承着那段红色的历史。

 

追寻父辈足迹

黄  英

 

烽火连天战旗红,壮士从军热血涌。

父辈已去音容在,不忘初心忆峥嵘。

在我童年时,父亲就过早地离我而去了,留下母亲和我相依为命。几十年来,每当我问起父亲时,母亲总是泪流满面。如今,母亲已经93岁了,眼睛也已经哭坏了。

2019年,在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指导下,我下决心追寻父辈的足迹,一再恳求母亲回忆往事,同时走访父亲的战友杨迪雄、杨再迪,大致厘清了父亲在烽火岁月里走过的路程。

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路西武工队合影,第三排右四为黄超

 

在诸暨市档案局,我看到父亲唯一留存下来的照片,这是1948年秋季,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路西武工队在紫阆拍摄的合影照。望着照片上父亲和他的战友蒋谷川、杨迪雄、方克浩、侯永太、应志明、小木头,我仿佛回到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

母亲告诉我,我们家原籍是在诸暨县石壁乡岩头下(今属陈宅镇棠里坞村)。我父亲黄章瑞,生于1920年2月23日,家境贫苦。

1941年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了“浙东作战”,兵分三路进攻诸暨,我的家乡石壁一带被炸得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目睹日寇的野蛮行径,愤怒的烈火在我父亲心中燃烧。

1943年,国民党地方部队为扩充力量,在乡村抓丁派粮,搅得百姓不得安生。我父亲黄章瑞刚结婚不久,从保长那里得知国民党要来抓壮丁,只得逃离家乡,投奔江征帆在诸义东地区建立的坚勇大队,参加抗日斗争。

坚勇大队在军事上归金萧支队调度和指挥,不但要同敌人作战,还要组织运送军粮。当时,江征帆把征粮、运粮工作交给我父亲负责。父亲在作战之余,也会抽空回家看望亲人。坚勇大队的战士,不仅来自本地,也有外地人员。母亲记得有位战士名叫张军义,是江苏苏州人。还有一位姓陈的战士,是大西区的人,黑黑的脸庞,并有一些麻子。他们都来过我家,我母亲也曾多次见过他们。

我母亲说,那时候参加革命是没有工资的,金萧支队本身经费就很紧张,全靠父老乡亲支援,所以只能分给战士们很少的一点军粮、猪肉、黄烟。但我父亲有一双勤劳的手,白天空余时间挖地种菜,解决生活困难,得到马青的爱人邵鸣同志的赞扬,还在会议上表扬我父亲是个好同志。

1945年5月,苏浙军区派“四纵十支”向金萧地区挺进,金萧支队等浙东抗日武装进入路西根据地,在富春江边与浙西新四军会师。为配合新四军的行动,中共金萧地委广泛筹集军粮,征集16万斤稻谷,运到应店街三角道地,加工成大米,再运往富阳,支援浙西新四军。据应店街镇灵山坞村的杨再迪老前辈回忆,当年他和我父亲还有张军义等同志,都参加过这次大规模的运粮工作。

在江征帆安排下,我父亲经常在半夜时分走村串户,去做农户的工作。所有筹集到的军粮,都由我父亲安排民运队,穿过鬼子封锁的铁路,送往路西根据地的灵山坞,再会同路西的民运队运到富阳。我父亲因为负责筹粮运粮工作,往往要检查好多藏粮的地方,所以时间很紧张,每个地方逗留的时间都不长。

当时,一队队民工来自各村,有的用扁担挑粮,有的用布袋背粮,翻山越岭朝着富阳前进。入夜,民运队继续行进在龙门山脉之中,每个人一手背着军粮,一手举着火把,山下的队员们远望山上,只见一条条火龙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大山深处、夜空之间……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我父亲未随浙东主力北撤。由于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形势异常险恶,为安全计,父亲改名黄超。

1946年夏季,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为开展武装斗争,留在金萧地区的蒋忠、蒋明达等带领战友们转往会稽山,在钟家岭一带活动,流动举办武装斗争训练班。当时,我父亲也参加了这次培训。从1946年8月开始举办,到10月结束,前后历时两个月。

培训班结束后,马青的夫人邵鸣点名让我父亲跟随马青活动,在游击队担任班长。1947年3月7日,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成立,父亲和30多位战士都在这支队伍。

1947年7月15日,中共路西工委在同山捣臼湾成立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后来父亲跟随部队参加了会稽山突围、中余缴枪、高城头战斗。

1948年9月15日,父亲和战友们来到马剑乡石门村,参加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成立大会,我父亲被编入第一大队的第一组担任组长。此后,张凡政委率领部队进行七次外线作战,我父亲则转入路西武工队,跟随队长杨迪雄转战诸暨城东、萧山楼塔、诸暨牌头等地。

我曾走访过杨迪雄、侯永太、毛洪水等三位前辈,他们看到我从诸暨市档案馆复制的父亲在路西武工队的照片,一下子就认出了我父亲,以及很多战友。他们明确告诉我说:照片第三排右边第四位,就是我父亲黄超。为此,他们均留下字据和手印为证。

1949年5月6日,诸暨宣告解放,随后我父亲回到家乡岩头下务农,并参加过农会工作。1959年,前往江西弋阳联湖农场打工。1968年初,父亲带领全家返回诸暨老家。

不久,父亲被人诬陷在1960年代初参加过任永新反革命集团。1968年底,父亲到石壁林校参加“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受审查近两个月。1969年3月,父亲又被石壁公社关押审查。5月18日晚上,在石壁公社关押房内,我父亲这样一个出生入死的金萧支队老战士,竟然被迫害至含冤离开了人世,时年50岁。

父亲死后,我母亲一直没有改嫁。她在1943年跟随我父亲以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家乡务农、江西打工,夫妻相依为命,风雨同行26年,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失去丈夫以后,母亲把满腹悲愤压在心底,她所承受的苦难和无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1972年初,上级领导派人来我村落实我父亲的政策。当时,害死我父亲的人很有权,只说我父亲已故,不了了之。

文革结束后,父亲的案情由上级部门重新审理。1981年10月8日,经诸暨县、石壁公社领导认真核实,作出决定:对黄超同志在政治上予以平反,一切诬陷之词一概推倒。父亲的冤案终于得到昭雪。

如今,我把父亲的革命历程记录下来,不仅是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更是为了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文化,让更多的后人铭记这段不平凡的峥嵘岁月。这,才是我追寻父辈足迹的初衷。

 

岁月回眸

渎溪乡校革命故事选讲

杨利光

1939年,原诸暨西南部渎溪乡(现草塔青山片一带)中共党员寿景山受中共诸暨地下党组织指派,联络当地进步人士杨纪均、杨春惠等同志,创办了该乡历史上第一所高级小学——渎溪乡校。学校坐落在尚文村(今上下文村)村西的石渎溪滨,曾为诸暨县和路西地区抗日武装斗争培养了一大批坚强的革命后备力量,被誉为“诸暨的小抗大”。渎溪乡校也是我党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和人民解放事业的重要活动场地和联络站,以学校为中心的渎溪乡一带,曾是当时路西地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今值渎溪乡校建校八十周年之际,特选介当年学校内及周边村庄革命故事若干以飨读者。

寿景山——联络乡贤建“乡校”

寿景山(1906—1986),又名寿奎标,号鲁夫,渎溪乡障村(今属大唐街道大地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曾任中共西南区委书记等职,并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是渎溪乡校的主要创建者,建校后任学校教务并实际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1月,在上海从事教育工作的寿景山受党组织派遣,返回诸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深入的地下革命活动中,寿景山了解到渎溪乡山区群众对办学的迫切愿望和当地办学的有利条件。当时渎溪乡党的组织是诸暨县西南区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乡长、保长又大多在我党的实际掌控之下,各村群众的进步倾向十分明显,而一大批失学青少年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寿景山认为,这里有坚强的党的基层组织,又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只要热心通融上层,征得广大社会进步人士的支持,创办一所乡中心高级小学,这样既能满足乡内大批青少年的求知需求,又能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培养一批坚强的后备力量。

奔着这一想法,寿景山很快向当时的诸暨县地下党组织作了汇报,得到了县委的肯定和同意。随即联络自己的同学、中共地下党员、时任渎溪乡乡长的杨纪均,和时任中共江东区(地属富阳县)区署成员杨春惠等,秘密策划了创办渎溪乡校的具体事宜,并通过四处奔波得到了尚文村地下党组织书记杨观尧等进步人士的全力支持。随后,在乡公所召开了全乡保长会议,会议决定创办渎溪乡校,建立了由各保保长以及尚文、霞纹、朱宅等村热心办学人士组成的校董会,推举杨春惠、杨观尧、杨春华、杨拱鲁、杨嘉炎、杨颐绪等为校董,由乡长杨纪均兼任校长,寿景山负责具体教务。

为筹集办学经费,当时利用尚文、霞纹两村共有杨氏宗族祠产——唐顶山一批树木砍伐出售款作为办学启动资金。学校校址选在始建于明代嘉靖末、隆庆初的暨阳蕾山杨氏宗祠,也称尚文祠堂,原在祠堂内的初小班级搬迁到尚文村内“中央大厅”后宇。利用现有祠堂建筑作为校舍,祠堂的侧厢、后宇整理后作为教室,楼上隔装成师生宿舍,祠堂中厅用作教育礼堂。尚文村位于渎溪乡的相对中心位置,与南部墅畈、桥头,北边逢春,西侧庙里、寿廊坞等村的距离大至相当,是办乡级中心小学的理想之地。尚文祠堂位于尚文村西渎溪之滨,东边濒溪、南面及西北面为空旷的良田,石渎溪上有一建于清代的青石拱桥,村人称“祠堂桥”,是当时祠堂与尚文村联接的唯一通道,这样形成了既紧临尚文、霞纹村,又相对独立的学校办学格局。

1939年秋,渎溪乡校正式开学招生,首届招收了近百名学生,分甲、乙两班,学生大多是尚文、霞纹两村及附近村落的本乡人,他们年龄大小不一,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十二三岁,很多已是在本村初小读过几年,因家贫无力远赴草塔智胜学校、杨家楼南屏学校继续求读而辍学的青少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上由寿景山主持,另聘请了杨春山、应一波、徐风海等老师任教。这几位老师都是思想进步人士,应一波曾是浙江严州中学的学生领袖,1930年参加金浦地区暴动后被捕入狱,刚释放回家不久;徐风海是共产党员;杨春山曾是“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成员。因此,学校师资力量较强、思想基础较好。学校初创时期,国民党反共高潮迭起,白色恐怖遍及城乡,渎溪乡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渎溪乡这片“小延安”之地创建的一所乡村学校。

开学后,学校以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学思想作为办学指导方针,借鉴“延安抗大”的校风和校歌,并紧密结合当时的抗战形势,灵活选用教育、教学内容,运用进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用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至1949年诸暨解放,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抗日斗争生力军和人民解放事业的骨干力量,渎溪乡校也被誉为“诸暨的小抗大”。

杨氏宗祠

 

 杨朝表——组织“教师读书会”

杨朝表,又名杨志青,1915年出生,是渎溪乡临近的庄余霞(今属大唐街道上余村)人。1938年1月,经杨思一(曾任浙江省副省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西区委书记、江东区委书记等职。1943年,在渎溪乡以教师身份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43年下半年,渎溪乡校教师杨朝表在学校内发起组织了“教师读书会”,也称“小教研究会”。杨朝表是老党员,他主张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对学生灌输抗日爱国思想,培养出有文化和有革命觉悟的一代新人。“教师读书会”的成员是学校教师,但对有阅读能力的高年级学生也借给一些进步书籍。除渎溪乡校的老师外,也吸引乡内各小学的青年教师参加,当时乡校教师杨美瑛、杨纪忠、朱泉芳等都是读书会的首批会员。读书会由杨朝表负责指导,阅读书籍大多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比较进步的书籍,这些书籍多由杨春惠通过在上海工作的同学、共产党员赵并欢购买,其次是各会员互相借阅。读书会的活动方式形式多样,一是组织阅读进步书刊,组织传阅《新华日报》《文汇报》《群众》《文萃》《新观察》以及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其目的是增进知识、鼓励上进、提高觉悟,增强革命必胜的信心;二是交流学习经验,读书会每半月组织一次座谈、交流,还定期写成心得体会文章在座谈会上宣读,并油印刊订为《学习周刊》分发作宣传资料,此刊发行多期,后因形势变化一度停刊,至1945年日寇投降后复刊;三是出墙报,会员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书写成散文、评述、诗歌等进行张贴。

教师读书会”对宣传抗日进步思想,联络教师感情,发现和培养师生中的先进分子,壮大党的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杨美瑛老师在学习后,曾写了一首《赞渎溪》的小诗,是参加学习后的真实体会,不久也被学校党组织培养、发展为中共党员,几年后又担任学校小教支部的负责人,后又派往路西其他地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沈仁绥——严惩顽匪除隐患

沈仁绥(1926—1971),曾用名沈干、沈建新,渎溪乡杨焕沈家(今属大唐街道兴隆村)人。

沈仁绥是溪渎乡校首期学生党员和首届毕业学生,1941年3月毕业前加入共产党,后被党组织派遣到庙里培材小学以教书为职业开展地下工作。1945年2月,沈仁绥调回溪渎乡校任教并负责学校党支部工作,这时他的秘密身份是中共小西区委的特派员,1945年下半年北撤。他十分重视学校的党建工作,到任后使乡校党的组织活动很快得到恢复,但都在秘密条件下进行,有时组织谈话、开党小组会,在乡校后幢的侧厢楼上举行;曾在西林禅寺组织新老党员开展入党宣誓活动,有时以爬山游玩为名,到学校附近的唐顶山上学习和开会。

渎溪乡一带,由于独特的山区地形,虽是我地下党组织活跃的地方和地方武装便于隐蔽休整的理想之地,但时常也有外来和周边顽匪进来骚扰。1945年5月,尽管我八路军、新四军在前线节节胜利,敌伪顽匪却处处扰乱我根据地。在诸暨边界“青帮”势力日盛,其头子杨纪贞常流窜到浦江中余乡芝都坞村一带残害百姓,此地邻近我渎溪乡,是我乡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一大障碍和隐患。沈仁绥和渎溪乡校党支部同志研究决定,捉拿青帮头子杨纪贞,铲除地方祸害。随即要求临近芝都坞村的寿廊坞等村的地下党员,及时组织侦察敌情。一天晚上,由沈仁绥负责指挥,袭击了芝都坞村杨纪贞的驻地,但因山路崎岖,天空漆黑,杨纪贞侥幸逃脱,而只逮住了杨纪贞第六个小老婆的警卫员,并缴获了一支快慢机,次日上午把枪交给上级组织,受到上级党组织领导的表扬。这场战斗中尚文村的乡校教师朱泉芳、廊坞村党员寿永水等人英勇机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尽管没能抓住杨纪贞这一顽匪,实际上也捣毁了这一据点,给他也是一个狠狠的惩罚和教训。

芝都坞村,因山地形似猪肚而名“猪肚坞”,后雅化为芝都坞。由于与渎溪乡寿廊坞等村毗邻,捣毁盘踞在浦江一带且常骚扰浦江中余和诸暨渎溪乡交界村的匪穴,无疑为渎溪乡校的革命工作铲除了一大隐患。

寿松涛——宣传抗战作报告

寿松涛(1900—1969),原名寿朝法,同山丽坞底村人。1922年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诸暨县委军事部长、书记,浙东路西县委书记兼县长等职。

1945年6月,浙东区路西县委、县政府为配合新四军围歼诸南土顽许长水部,中共路西县委书记兼县长寿松涛会同彭林、蔡群帆支队长率部队途经渎溪乡尚文村时,曾到渎溪乡校访问。当时,寿松涛县长的老朋友王育堂老师在校任教,而寿县长的女儿寿柳依也在该校读书。杨芷庭校长引见了全体教师,并由王育堂老师介绍了渎溪乡校的创建、发展历史和办学的概况。杨校长要求寿县长等给学校和当地干部群众做个抗战形势的报告,得到寿松涛答应后,大家欣喜异常,分头做通知乡、村干部和革命群众的召集工作,师生们则把各教室的凳子搬到可容纳100多人的祠堂后宇最宽敞、由初年级用的“综合大教室”内。

下午1时左右,在大教室里已坐满了人,连穿厅、小天井里都站满了师生和群众。寿松涛县长在王育堂老师陪同下来到会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沈仁绥同志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寿县长对渎溪乡人民很关心,尽管军政事务繁忙,但答应来给大家讲抗战形势,他到南乡剿匪后几乎一晚没有睡觉,中午也未得到休息,这种革命工作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寿松涛毫无倦意,精神抖擞地上台讲话,他首先向渎溪乡的父老乡亲及青年学生们问好,这次很高兴到渎溪乡和渎溪乡校,并着重讲两个问题:一是这次率部队出征的目的;二是介绍、分析当前全国的抗战形势。他指出:我们这次率部队出征,目的是要到诸南消灭盘踞在边村、唐仁一带的土顽武装许长水部,他们是我们路西地区的一大祸害和毒瘤,也是我们整个浙东地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这次全歼行动由于过早焚烧敌人岗哨被他们发觉,加之部队对当地路线不熟等因素,没打着他让他给跑了,可是他们已处于人民的包围之中,迟早是要消灭的,这次行动也是给他一个警告。寿县长在报告时还风趣、形象地把许长水部比喻为长在人身上的一个“瘰”,既然已经生成,只能待其发作透了开一刀解决掉,引来了阵阵掌声。寿县长讲第二个问题时指出当前形势很好,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节节胜利,我们的队伍和全国根据地日益壮大,日本鬼子的末日已经来到,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国民党的消极影响,讲究斗争策略,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寿县长的报告约一个多小时,用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的同山土话给二百多名乡校师生,以及附近村的革命群众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革命形势教育课,使同志们增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明确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杨光大——巧递条子寻同志

杨光大是杨光(1924—2012)的原名,字旭明,庄余霞人。1940年由同村杨朝表介绍入党。曾任路西县大西区区委书记,金萧地区路西县委副书记兼副县长,县委书记兼县长等职,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央为实现国共两党团结和平方针,击破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主动让出浙江等地根据地,金萧支队和当地干部进行“北撤”。马青、蒋明达、蒋忠和杨光等同志率少数地方武装人员坚持原地斗争,国民党的清乡给路西党组织造成极大的破坏。而由于北撤前地方党组织和党员身份都是保密的,部分党员名单随人而“撤”,重新联络地方党组织和秘密党员、发展壮大地方武装队伍,是留守人员蒋明达、杨光等人的重要工作和迫切需要。

杨光同志在金萧支队北撤前虽未在诸暨西南一带工作过,也不知当地地下党的活动情况,但只知道个别一些老党员的姓名和一些失散人员的身份。他首先找到了在“诸北民运队”任指导员时队里入党的失散人员杨又新、寿晓霞等同志,经他们辗转介绍,又陆续找到了杨春潮、寿大奎等一些党员,还联络上了渎溪乡校杨美瑛、郭慎敏、蔡志贤和寿廊坞村的几位党员同志,这里要说的就是杨光“巧递条子搞联络,找到组织同志”的故事。

说的是1946年初,杨光带着数名武装人员,以“诸暨人民自卫队”的名义在五泄山区活动,寻找失散人员和地下党员。一天,杨光同志隐蔽在寿景山老家障村庙里的地方同志家里,偶然从刚刚联系上的党员寿晓霞同志处了解到,她听到过在渎溪乡校读书的学生说起学校有个“梅(美)先生”,这位老师上课时常对学生讲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的道理,思想很进步,对我军家属的学生也特别关心等等。蒋明达同志分手时也曾告诉过杨光,原渎溪乡保存了两个秘密党支部,但没有名单没法联系,寻找这两个秘密支部的党员正是蒋明达交给的任务。“梅先生”是渎溪乡校师生对杨美瑛老师的尊称,而杨美瑛是杨光智胜小学的同学,后去湘湖师范读书,毕业以后返回家乡教书。渎溪乡校是寿景山同志创办的,教师中一直有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培养的学生不少参加了金萧支队,这位美瑛同学会不会是地下党员呢?杨光同志一边分析着,一边写了一张署名为“兰英”的条子叫学生送去,以借钢板、蜡笔为由进行试探。

不料杨美瑛很快随着送条子的学生带着钢板、铁笔、蜡纸、油墨等油印工具来了。老同学相见,分外亲热,几句寒暄之后,美瑛老师热情地作了本人是党员的自我介绍,又介绍乡校的4名地下党员的简况。杨光见此十分惊喜,多年前的同学,竟在革命的大道上不期而遇,便又问道:“你怎么接到条子就来了呀?”她说:“我们从学生的日记里知道你们在这条山沟里进出,正商量着要去找你们呢,接到这张陌生人署名的条子来借钢板,估计是党组织来接关系了,可不知道是你老同学呀!慎敏、志贤他们正等我的好消息哩!”

就这样,杨光同志和渎溪乡校的4名地下党员杨美瑛、郭慎敏、蔡志贤和工友楼荷花的组织关系接上了。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地下党组织同志往往就是这样利用各种方法,巧妙地找组织、搞联络和各种地下革命工作的。

蒋明达——西林禅寺开密会

蒋明达(1922—1987),冠山乡霞度村(今属大唐街道)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江东区委组织委员、江东区委书记、中共诸暨中心县委委员、中共路西工委书记及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支队长等职。

1946年初,北撤途中奉命回原地开展斗争,任诸北特派员的蒋明达,与已先前秘密来到渎溪乡校的原大西区委书记杨光在渎溪乡会师,领导渎溪乡校党组织开展秘密斗争和党组织发展工作。蒋明达和杨光组织在中余乡蔡家村蔡志贤的家中,举办了一期“小教党员学习班”,传达、学习形势和任务,杨美瑛、郭慎敏、方克浩、蔡志贤、寿晓霞、杨水镜、杨春潮等同志参加了学习会。

1946年冬季,蒋明达、杨光深夜又秘密来到渎溪乡校,这些天正值学校放冬至假,有关党员教师白天不用上课,于是决定在尚文村东边的西林禅寺举办第二期“小教党员学习班”。乡校教师党员及群众郭慎敏、蔡志贤、杨纪忠、杨春潮、杨洪全、方克浩、杨德夫、杨高岳等同志参加。学习班刚举办了一个晚上,次日山下同志报告敌人已到乡公所,行动不明。蒋、杨两同志决定学员分批下山,另择时间、地点继续进行培训学习。通过短期学习,增强了与会党员坚持地下斗争的信心,他们遵照党的指示,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地开展革命活动。

说到西林禅寺这一隐蔽地召开党的秘密会议,早在1946年4、5月间,蒋明达和蒋忠还一起组织主持过一次会期约一星期的干部轮训会议,参加人员有蒋谷川、应奎标、丁钦良、慎钦堂、慎水堂、杨志土、寿大圭、杨旦霞、吴人等十余位骨干分子。

西林禅寺,亦称西林庵,位于尚文村东约2里的一山坳中。寺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屡有修建,今尚存。禅寺四周环山、环境幽静,而寺庙管理人员又是俗名“小和尚”的地下党员寿其来,因此西林禅寺是当时险恶环境中我地下党组织举行秘密集会的理想场所。除蒋明达在此组织过两次秘密会议外,时任渎溪乡校党组织负责人的沈仁绥组织过地下党员秘密入党宣誓活动。路西县委、县政府负责人蒋忠还组织召开过渎溪乡保长会议。这里还是当年金萧支队战士经常秘密练兵、活动和地下组织人员隐蔽的场所,杨光和慎水堂、杨旦霞等地下党员曾一起在此隐蔽避敌追击。

 赵文罗——遇敌智救郭慎敏

赵文罗(1896—1973),是渎溪乡校筹建人之一杨春惠的夫人,一贯支持丈夫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39年8月,春惠先生辞去江东区员职务,回到老家渎溪乡校南端下朱宅村开办“春惠诊所”,以行医做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她的家一度是渎溪乡校周边的一个重要联络站,蒋明达、张月珍、叶瑞康、陈景明、沈仁绥、马青等地方军政要员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此留下了活动踪迹。

1948年4月,正是当地采茶时节,原渎溪乡校教师、此时已担任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后勤部主任的郭慎敏同志,一天夜里只身摸黑来到春惠先生隔壁的堂侄女沈萌家里,向在“鸡鸣社”工作的杨水镜、寿晓霞、杨碧芳、杨纪华等交待任务,研究工作。“鸡鸣社”是“金萧支队”机关报的秘密印刷社,杨小余、杨春潮等众多的原渎溪乡校师生曾经或正在这个社里工作。原建在渎溪乡西的浦江中余乡养元坑村,后遭敌追查转移至渎溪乡朱宅村沈萌家里。

不料第二天上午九时左右,尚文村一名联络员报告,国民党草塔保警队的一大队,已从尚文村向朱宅村方向开来,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快速隐藏文件、印刷品,三位女同志化装成采茶妇女,由沈萌带路向村后唐顶山方向撤离,高个子男同志杨纪华则装成农民,扛着锄头过后门去田畈劳动去了。当敌人窜进朱宅村搜索时,郭慎敏同志已经来不及转移,身边又带着一支木壳枪,随即与沈萌的母亲章雅莲计议,迅速打开通往春惠诊所基头间楼上的横门,进入杨春惠家厨房间楼上,而久有地下工作经验的师母赵文罗,急忙把郭慎敏同志的手枪扔进楼梯下鸡窝里藏了起来,并叫他睡在客厅的一张病床上,盖上医用棉被装作求诊病人。

大批敌兵从诊所门前大路上走过,实然两个匪兵歪戴军帽、端着带刺刀的步枪闯了进来,龇牙咧嘴大声吆喝道:“有共匪吗?有共匪吗?”罗妈妈没有急于回答,移动一双小脚慢慢地迎上前去,笑嘻嘻说道:“啊,原来是两位老总,辛苦了,快进屋坐下喝茶。”两匪兵一大早从草塔跋涉而来,口干舌燥,正求之不得,来到厨房前半间坐下,进来后师母则泡上两杯热茶“热情”接待,敌兵一边喝茶一边问:“你们这里有共匪吗?”罗妈妈当作听不懂说:“我们乡下人知道的事少,没听说过红匪、白匪。”匪兵忙改口问:“你们这有土匪金萧支队吗?”罗妈妈说:“我这小脚女人是‘杜门勿出’,从没见过金萧支队的人,你们不信可先喝口茶,再到楼上去搜一搜,也好放心。再说我家主人杨春惠在整个渎溪乡也算个头面人物,当过乡长,是远近有名的中医,来往客人很多,县、区、乡公所常有头头来坐的,你们查一查我对春惠也好有个交待。”匪兵一听她家有些来头,马上改换口吻,嬉皮笑脸道:“别见怪,别见怪,我们是例行公事。那边床上睡的是什么人?”赵文罗师母若无其事回答道:“是来找春惠看病的,传染病,很让人恶心的。”两匪兵见此也不好意思多问下去,追赶大队人马去了,郭慎敏同志就这样巧妙地脱了脸。

 杨芷庭——怒斥督学李启璜

杨芷庭,名鹏,字芷庭,生卒不详,渎溪乡高园村(今属五泄镇西皇村)人。前清秀才,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毕业,曾任渎溪乡乡长,1944年至1947年任渎溪乡校校长。

杨芷庭先生虽是个老秀才,但思想比较进步,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当时学校党组织重视发挥杨先生的作用,尊重和支持他的工作,也利用他的影响力开展工作。当时路西县政府召开各阶层人士的代表会议、乡绅代表会议、农民协会代表会议等,常请他去出席,让他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

学校党组织还通过杨芷庭先生和反动分子作斗争,曾发生杨校长怒斥督学李启璜的故事。说的是杨先生的女婿李启璜,当时担任县政府的督学,这个人思想反动,一次到渎溪乡校视察,问这问那,都被学校老师一一应对过去。当他到教师办公场地查看,翻到教师桌上有进步刊物《浙江潮》时,显得极为不悦,于是去向他当校长的岳父提出,要好好管管这些乡校老师的思想。杨芷庭校长听后生气地回答:“人的思想怎么个管法?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想打你还是想骂你?”接着又以教训的口吻对李启璜说:“我们学校的教师是好的,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看书怎么只能看一种书?多看知识广的书有什么不好?你做督学的应支持教师看各种各样的书,怎好去限制他们?”一席话说得李启璜哑口无言。

杨校长返校后将上述情况告诉了教师,大家从心底里感激校长的帮助和支持。杨校长是知道教师中有人信仰共产主义的,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中渎溪乡校的革命活动从未停止过,也从未出过事,这与杨芷庭先生的社会威望和掩护、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

 

 

英雄的步兵第60师

周泉渊

 

一、第60师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步兵第60师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前身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38年春诞生于上海南汇县(现浦东)。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先后历经8次重大调整,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起来的一支英雄部队。

1938年2月和8月,共产党员吴建功、连柏生等人,在上海浦东地区相继组建了抗日武装——南汇县抗日保卫团第2中队、第4中队。1939年6月,扩编为南汇县抗日自卫总团第2大队(简称“抗卫二大”)。1940年5月,改编为淞沪游击队第5支队(属“浙抗”领导)。1941年5月,第5支队和脱离伪军第13师50团的部分人员,南渡杭州湾,挺进浙东敌后,与其他的人民游击武装会合,开辟了浙东“三北”(姚江以北的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地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粉碎了日、伪、顽的疯狂进攻。为作“灰色隐蔽”,1942年8月,改编为三北游击司令部。1944年1月,奉命公开新四军浙东游击队番号(简称“浙东游击队”),下辖第3、第5支队,及其后的金萧支队、浦东支队和三北、四明自卫总队。1945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纵队,下辖第1旅(第3、4、5支队)、第2旅(该旅系起义的国民党第3战区挺进第5纵队改编,辖第7、9团)。同年11月,随江南抗日主力渡江北撤,在江苏涟水整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第3旅。1945年12月,在纵队的编成内北上山东,归津浦前线指挥部指挥。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3旅。1947年1月,在山东莱芜改编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3师。1949年2月,全军统一编制时,在安徽宿县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下辖第178团、第179团、第180团。1950年9月,在山东邹县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20军60师。同时,组建师炮兵团。10月,随军入朝参战。不畏强敌,英勇善战,涌现出毛张苗等5名一级战斗英雄。

1952年10月,奉命回国归建,驻防上海罗店。1953年3月移防浙江黄岩、海门地区,担负海防任务,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0军步兵60师。同月,师组建坦克自行火炮第265团;师炮兵团改称炮兵第340团;180团改编为军炮兵教导营;第20军特务团改编为第180团。1955年1月,师属部分部队参加解放一江山岛之战。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行动,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一江山登陆战,打得很好!我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1962年,被中央军委指定为全军战备值班部队,在浙南执行紧急战备任务。1966年至1970年,担负国防施工、农场建设和备战备荒任务。1971年7月,执行浙东南战备任务。1975年5月,奉令随第20军建制转隶武汉军区,移防河南,师机关驻明港,担负战略预备队任务。1975年8月,赴豫南地区抗洪抢险,广大指战员发扬“两不怕”的革命精神和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出色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师工兵营舟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1979年3月,部队执行甲种步兵师编制。从南京军区、福州军区、铁道兵部队、河南省军区等22个军以上单位调入兵员6500余名。1982年7月,参加河南淮滨抗洪抢险。1984年,师侦察连改编为第20军侦察大队第4连,参加西南边境自卫还击战。战后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4名官兵荣立一等功。1985年1月,军委参谋总部赋予第60师“新兵教导师试点训练任务”。同年9月,全军体制编制调整,执行步兵师(北方)乙种编制,改称第20集团军60师。步兵第180团撤销,第59师175团(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在著名的“沙家浜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编入第60师。师下辖第175、第178、第179团和炮兵团。

1998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部队赴湖北荆江抗洪抢险,为夺取抗洪抢险斗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央军委给第60师记集体二等功一次。1998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20集团军执行新的编制,第60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第60旅。2008年5月,奉集团军命令赴四川汶川参加抗震救灾,4名官兵及沙家浜连、教导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分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2011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部队编制体制再度调整,摩托化步兵第60旅改编为机械化步兵第60旅。2013年,济南军区奉命组建以第60旅为主的济南军区第八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2013年11月,第60旅改编为全军第一批数字化机步旅。

二、著名的11次战斗战役

  这支英雄的浙东劲旅,在历次革命战争中,与敌斗智斗勇,浴血奋战,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和战役,如同钢刀上的刀尖,直插敌人的心脏,屡屡取胜。其中著名的战斗战役有:

  抗日战争:阳觉殿战斗、血战大鱼山岛、朱家店伏击战、三垛伏击战。

  解放战争前夕及解放战争:澉浦突围战、泰安攻坚战、豫东战役中的睢杞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罗河堤战斗、渡江战役。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乾磁开战斗、五马峙战斗、千佛山鸡雄山防御战及五次战役中的鹫峰阻击战。

  新中国成立后:一江山海岛登陆战。

三、著名的英雄集体

  英雄的浙东劲旅,英雄带出英雄的集体,英雄的集体锤炼出英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时期,英雄连、英雄排、英雄小组辈出。据统计,曾涌现出英雄营连25个、功臣班排31个。其中著名的英雄集体有:

  1.抗日战争时期:观杰中队。

  2.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大功连、政纪模范连、淮海战役大功连。

  3.抗美援朝时期:尖刀5连、钢墙铁臂连、突破昭阳江连。

  4.和平年代:英雄侦察连、抗洪抢险英雄连、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四、战功卓著的英雄模范

  “时势造英雄”,革命战争造就了千百英雄。英雄的浙东劲旅,英雄辈出、代代相传,传承代代。曾涌现出战斗英雄(模范)296人,其中战功卓著的英雄模范有:

  1.抗日战争二级人民英雄:观杰。

  2.解放战争华东一级英雄:毛杏表、寿志高、马思进。

  3.抗美援朝一级英雄(模范):毛张苗、沈树根、魏玉德、张益仁、余新发。

  4.抗美援朝一级工作模范:牛士才、应保福。

  5.抗美援朝命名的战斗英雄:反战车英雄潘泽民、朱友恒,孤胆英雄程九岭、曹光景。

  6.一江山岛战役战斗英雄:吕有库。  

五、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在风雨血腥的战争岁月里,无数革命烈士为国家前途、人民解放,赴汤蹈火,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有姓名可查的7197人:

  1.抗日战争牺牲的287人。

  2.解放战争牺牲的3887人。

  3.抗美援朝牺牲的2394人。

  4.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战斗牺牲的423人。

  5.浙江沿海岛屿作战牺牲的206人。

六、1988年前授衔的将军

  英雄部队步兵第60师曾涌现出3位开国中将,17位开国少将。

  1.开国中将:刘飞、张翼翔、彭林。

  2.开国少将:何克希、张文碧、刘享云、邱相田、程业堂、王胜、刘毓标、谢忠良、张英、陈挻、颜伏、钟发宗、彭飞、杨家宝、林胜国、黄烽、曾绍墟。

七、社会主义时期成长的将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大踏步前行。同时也不断历练出优秀的指挥员,他们中有上将2位,中将4位,少将16位。

  1.上将

  (1)张仕波(曾任第60师师长,后任国防大学校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2)刘永治(曾任第60师政委,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

  2.中将

  (1)杨志琦(曾任第60师副师长,后任总参谋长助理)。

  (2)郝保庆(曾任第60师师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

  (3)李洪程(曾任第60师师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

  (4)陶方桂(曾任第60师政委,后任兰州军区副政委)。

  3.少将

  (1)张祥林(曾任第60师师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2)袁家新(曾任第60师师长,后任河南省军区司令)。

  (3)方文生(曾任第60师政委,后任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4)马秋星(曾任第60师参谋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5)王建武(曾任第60旅政治部主任,后任西藏军区政委)。

  (6)汤秀庭(曾任第60师178团政委,后任武警黄金部队政委)。

  (7)冯寿淼(曾任第60师政治部副主任,后任总参谋部陆航部政委)。

  (8)吴湘庆(曾任第60师教导队队长,后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9)范匡夫(曾任第60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后任浙江军区副政委)。

  (10)任天佑(曾任第60师政治部干事,后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主任)。

  (11)张红兵(曾任第60旅政委,后任20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12)郑家概(曾任第60旅长,后任中部战区副参谋长)。

  (13)王金仪(曾任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14)朱永和(曾任第60师175团参谋长,后任武警安徽省总队司令员)。

  (15)张洪潮(曾任第60师炮兵团干部股股长,后任武警江苏省总队政委)。

  (16)姜锐刚(曾任第60师司训队排长,后任总后军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佳作选刊

粟裕在开辟发展豫皖苏根据地中的历史性贡献(中)

寿晓松

 

五、指挥了改变中原战局的豫东(开封睢杞)战役

1948年2月,粟裕率部奉命组建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准备南渡长江,实行“第二次战略跃进”。就在中央军委、毛主席致电粟裕,命他统率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并提出三个渡江方案,让其“熟筹见复”之时,他再度“斗胆直陈”,除提出渡江南进时间和路线两个方案外,又一次重申了他在元月22日电中的基本想法,建议中原三军(华野除叶、王、陶三个纵队行动外,还有三到四个纵队可以参战)“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即鄂豫皖、鄂豫陕和豫皖苏)“辗转寻机歼敌”。粟裕坚定的认为,这样做“是可能于短期取得较大胜利的。如是,则使敌人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我军在机动兵力的数量上,则将逐渐走向优势,同时也可因战役的胜利,取得较多的休整与提高技术的时间。如果我军再能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在中央军委、毛主席认真研究粟裕元月31日这封电报后,原定的南渡调动中原敌军的决心与任务尚未作出调整改变。

粟裕在离开豫皖苏区,北渡黄河,抵达河南濮阳休整期间,第三次向中央军委、毛主席发出建议电报,并奉召赴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直面陈述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已经成熟,终于使中央军委原定意图做出了调整。

1948年5月31日至6月1日,刚刚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原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番号撤销)从范县以南渡过黄河,进至鲁西南之定陶、城武地区,拉开了豫东大战的序幕。同年6月中旬,他率部又经沙土集等地南下,6月15日抵薛寨,进入豫皖苏根据地。粟裕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多次改变预定方案,机断专行,定下决心,突发奇兵,指挥第三、八纵队于北进中转兵奔袭河南省会开封,同时以重兵阻援钳制住邱清泉与区寿年兵团。从6月16日晚到22日晨,经5昼夜激战,攻克开封,歼敌3万,加上阻援方向歼敌1万人,共计4万余人。终于调动了邱、区兵团,创造出新的战机。粟裕从“先打开封,后歼援敌”出敌意料的决心形成与实施,到与陈(士榘)、唐(亮)兵团会合直接指挥攻城,并研究第二步行动计划,最后于26日指挥攻城部队撤出开封,均在当时豫皖苏军区一、三分区所辖范围内。

就在我军攻占开封之后,6月24日,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同时将豫皖苏军区上升为二级军区,任命粟裕为中共豫皖苏分局委员兼军区司令员(这一职务一直到1949年2月中共豫皖苏分局和军区撤销为止)。

在敌我双方交战越打越大的紧急情况下,中央军委、毛主席,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包括华野指挥员内部,经历了紧张激烈的讨论磋商。中野领导提出攻郑(州)打援(歼击西面的孙元良兵团)的计划,并考虑歼击南面的胡琏兵团,后又放弃。而中央军委、毛主席也重申过“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需避免”。在华野前指也有同志认为,攻开封一仗已打的太疲劳了,缴获的大量武器和物质也需消化,可考虑适时转入休整。然而此时的粟裕,十分敏锐的看到继歼敌军的良机已至,决不可轻易放弃。为了战争全局的利益,必须发扬我军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继歼援敌于运动中。他在起草好发往中央军委的电报上首先签名,以示负责,然后让同意的同志签名,电报立即发出,时间定格在6月24日19时。

这时的中原战场上,强敌多路进逼。既有正在与华野激烈交战的邱清泉、区寿年兵团,也有从西向东,从南向北驰援之孙元良、胡琏兵团,东面还有正在徐州附近组建之黄百韬兵团,亦准备西来投入战场作战。

在这万分紧张激烈、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迅速果断,即下决心,不仅需要智慧,亦需过人之胆略,不但要深思熟虑,更需要机断专行。就在电报发出后的第二天上午10时,中央军委、毛主席复电:“敬(24日)十九时电悉,部署甚好,我们有未电作废。”再次给前线指挥员所定决心已放手支持。26日寅(3—5时)又给粟裕发来电报,指出:“蒋(介石)白(崇禧)似均判断我粟(裕)陈(士榘)张(震)南进与刘邓汇合打十八军,故令邱(清泉)、区(寿年)从民权、兰封,开封之线向西南急进,以期合击我军,邱军又以一部守开封。在此情况下,粟陈张部署在睢杞、通许之线(或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如能歼灭七十五、七十二两个师当然更好,或者能歼灭七十五师也是很好的。敌指挥官中区寿年和我军作战较少经验。”

6月26日未(13—15时),粟裕与陈士渠、唐亮、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央军委,并华北局、中原局、华东局的电报,最终确定歼敌决心与部署:决于25日亥时(21—23时)放弃开封,“拟待邱(清泉)兵团入汴后,以三、八纵队分割邱(清泉)区(寿年)之联系,以一、四、六、十、十一、特纵、广纵歼灭区兵团于杞县以南。如邱入汴后,区又迟迟不进时,则我向北跃进,求得歼灭区兵团一部或大部与民(权)兰(封)杞(县)睢(县)地区”。当日16时,发出歼灭区寿年兵团的部署命令。根据战场态势,预定6月27日或28日发起战斗。

此时,国民党邱清泉、区寿年两兵团分向开封攻击前进,企图夹击我军于开封地区。邱清泉急于西进,而区寿年动作稍缓,两兵团之间出现约40公里的间隙,粟裕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下令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他率华野指挥部进至杞县西南之小湖岗,指挥华野主力插入邱、区两兵团之间,以三、八纵队与四纵一部和两广纵队阻击迟滞邱清泉兵团。6月28日未时,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联名向各纵队发出指示,要他们坚决实施分割包围,由四面八方向敌人攻击,并明确了具体的作战部署。6月29日,华野部队完成对区寿年兵团部队的分割包围,正在围歼之际,战场情况又发生重大变化。中央军委于7月1日电示:“二十五师(即黄百韬兵团)艳(29日)开始车运,估计本日可达商丘、柳河之线,许谭拖住该敌已来不及,你们于完全解决十六旅及新二十一旅之后,应速以一部防御二十五师,主力则继续歼灭区兵团。”由于东面黄百韬兵团快速驰援,已抵达睢杞战场。粟裕即对部署稍加调整,以三、十纵队和八纵一部,在过庄、桃林岗地域坚决阻止敌邱兵团,并增调兵力迟滞黄兵团,集中力量猛攻驻睢县龙王店的区寿年兵团部,经两日激战,全歼区兵团部、第七十五师师部及十六旅一个团,活捉敌中将兵团司令区寿年,七十五师少将师长沈澄年等,并将第七十二师围困于铁佛寺地区。

7月2日,粟裕签发华野首长给全体指战员的信,号召部队:战役已进至关键阶段,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可以全歼守敌,改变中原战局,进而掌握主动权,取得战役的最后胜利。他再次调整战场部署,令一、四、六、十一、两广纵队完成对敌二十五师的分割包围,准备先歼二十五师,再歼七十二师。黄兵团远道而来,又被我阻击迟滞,再遭重拳出击,先挫其锐气,则其他敌人亦容易收拾了。粟裕在电报中还指出,明天发起攻击黄百韬兵团之作战,将歼敌七十二师等部适当推后。次日,他将整个部署决心报请刘陈邓和中央军委,再度要求“以有力一部钳制胡琏兵团(该部正经商水向西华北来),使其在8日前不能到达太康地区。此后,粟裕还致电华野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要求他们对徐州造成钳制性攻势。中央军委也连续两电致刘陈邓,要中野部队“决心不失时机寻歼吴绍周,借以拖回十八军,保障粟唐陈张取得完全胜利”。再次强调:阻止胡琏、吴绍周两兵团北援,以保障粟裕部南边安全极关重要。胡琏部今日已到商水(周口),我四纵即刻追上,应从正面阻止胡琏北进。对郑州可能东援之敌,亦望严令九纵阻击,不使东进。

7月3日,粟裕率华野指挥部从杞县小湖岗转移到睢县浑子集(现属民权),指挥进攻黄百韬兵团的战斗。被打的焦头烂额的黄兵团一动也不敢动,困守于帝丘店地区。这是粟司令员作战指挥艺术的高超之处。他决以第六、第八纵队各一个师监视并解决榆厢铺区兵团第十六旅残部,第一、四、六纵主力集中围歼黄百韬兵团,而后再攻七十二师。为确保西面阻击邱兵团的作战,粟裕还令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攻占陈留,并向东南压迫,威胁邱兵团侧后。西线阻援部队特别是由宋时轮指挥的华野第十纵队,坚决扼守杞县东南的桃林岗地区不退,有力的阻止了邱兵团东援。东面我军也歼灭了敌快速第三纵队和第四十旅将近三个团。两军主力在豫皖苏战场进行了这场决定中原战局命运的大战。随着我各参战部队伤亡增大,人员疲乏,弹药不继,攻击能力也逐渐下降。在这紧要关头,粟裕又决定将八纵主力从西线阻援集团中调出,使用于东面进攻黄百韬兵团的作战。

7月5日,我军在部署调整后再度发起进攻,敌空军大肆轰炸,掩护守敌防守村寨。经激战,我军又攻占王老集、余庄、何庄等地,歼敌一部。就在两军殊死拼搏之际,我军侦知,敌五军向东北方向迂回,绕过我桃林岗等防御阵地,东来救援。敌十八军已从南面迅速北上。东面七十四师已到商丘,粟裕代司令兼代政委在此关键时刻,沉着果断地令进攻部队向黄兵团余部再次发动猛攻,同时迅速撤离战场,胜利结束了这历时20多个昼夜的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共歼敌军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4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共9万余人。这是中原地区敌我主力的一次决定性会战,毛主席批准调整战略部署,朱总司令亲临华野进行战前动员,中央军委在豫东战役发起后,又决定在作战地区的中原野战军第九、十一纵队和中原军区的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归粟裕统一指挥,并多次在战中电令中原野战军全力拖住南面驰援的胡琏、吴绍周兵团,终于取得了豫东战役的重大胜利。

豫东战役的实践表明,在中原地区,只要我军集中兵力,密切协同,敢于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是可以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敌军一个兵团的。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被动局面,使敌军的几个兵团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依托铁路线放胆攻击与驰援。同时,中原地区的几块新解放区也完全连成一片,并日趋巩固。所以,豫东战役是南线我军战略进攻发展中的重大转折,加快了我军战略进攻的胜利进程,为顺利转入战略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筹划攻打济南的准备工作,初步形成“攻济打援”的战役指导思想

豫东战役结束后,敌军尾追我军至陇海路北,为摆脱敌人,适时转入休整,粟裕率华野指挥机关与第四、八纵队,又掉头从砀山附近南下,于7月16日转至豫皖苏军区三分区境内永城以北的陈集一带。豫皖苏三分区政委、地委书记寿松涛和政治部副主任乐于泓同志在此专候粟司令员和华野指挥机关到来,并向张震参谋长汇报了根据地内顽匪活动情况,为使华野机关在雨季休整更加安全,以利再战,建议粟司令员可选择永城西南裴桥集、书案店、义门集一带分区和地委的主要活动地区继续休整。

部队行动途中,接到中央军委电报,明确“粟兵团应在现地区作战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歼灭五军、十八军等部,开辟南进道路,然后南进。不歼灭五军、十八军不走”。同时,军委还考虑山东兵团攻占兖州后,“拟令许、谭攻济南”,准备八、九两个月达成目的后,于“十月间南下,配合粟(裕)打几个大仗,争取于冬春夺取徐州”。接着,军委又电告许谭兵团“应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济南”,韦吉兵团“在可能条件下争取攻占睢宁、灵璧及该区某些据点,控制徐蚌以东、陇海以南广大地区于我手中,配合粟军威胁徐州,援助许谭夺取济南,不要马上进行休整”。

经过对中原和华东战场形势的分析,粟裕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复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许世友、谭震林的电报:“军委寒寅(14日寅时)令许谭兵团即进攻济南两电均悉。如果该部署主要是为了分散敌人,以帮助我们赢得时间休整,则我们意见不必如此。因此间各纵除四、八两纵外,疲劳已大体恢复,仅弹药尚未得到补充,正争取分别补充中,半月至二十天内大致可完成。即或黄(百韬)邱(清泉)兵团仍全力转向我们,我们亦可采分散或犄角形式以争取休整。”“以许谭本身和今后作战需要,目前亦以留兖济休整为宜。”“如即以许谭一部抢占济南机场,则恐部队本身困难,难以连续作战,且势必迫敌北援,如是,兖济仍有被敌占据可能。以许谭现有主力攻济南与打援,势难得手。如以许谭专任攻济南,兵力虽可但时间需长,敌仍可能来援。如邱(清泉)刘(汝明)两兵团北援,则许谭专任打援,亦感兵力不够。因此建议许谭与我们争取休整时间一月,而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于打援中选择有利阵地,求歼邱兵团之大部或全部,均属可能。为求得迅速攻占济南,必要时,此间可抽出几个长于攻坚速决的部队参战(估计有半月时间即可)。只要济南解决,打援方面又取得胜利,则战局可能迅速向南转移,今冬攻占徐州之计划,似属极大可能。”

这又是一封极为重要的建议电报,就在许世友和谭震林连发两电给中央军委、华东局、粟裕、陈士榘,决定以山东兵团7月22日攻击济南,请求粟陈兵团全力支持攻济,拖住邱清泉、黄百韬兵团,而华野外线部队亦准备攻击砀山、黄口线,歼击黄百韬兵团之际,中央军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于7月17日酉时复电:“许谭所部暂在现地休息待命,看粟陈唐占领砀徐段即他部击破徐蚌段后,邱兵团动作如何,再定是否提早攻击济南。”23日又明确电示许世友、谭震林,并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指出:“按照粟部情况目前难于进行作战,雨季又到,你们各纵应即进行休整。”“粟、陈、唐、张所部亦照此休整,韦吉所部何时开始休整,由粟、陈、唐、张规定令行。”在指示华野外线兵团、山东兵团、苏北兵团统一休整,然后再行作战的同时,中央军委还明确指示:“休整完毕,或配合粟、陈、唐、张各纵在陇海路南北打几仗然后攻济南,或先攻济南并打援,由粟、陈、唐、张依情况提出计划并统一指挥。”

据此,粟裕于7月26日签发华野部队休整计划,率华野指挥机关和第四、八纵队进至豫皖苏区三分区永城西南和涡阳西北地区休整。第一、三两纵队亦进至太康和杞县地区休整,第六、十两纵队则北上,抵山东汶上、济宁地区休整,许谭兵团集结于泰安、兖州地区休整。

这时,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也于8月3日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为挽救其“战局危机”,做出新的战略部署:“于东北在求稳定,在华北力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则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攻打匪的主力”,将战略重心置于黄河、长江之间,决定将中原战场的机动兵力组建为4个兵团,加上原有的3个兵团,共7个兵团:即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张淦的第三兵团、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团、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

根据中央军委的方针指示,粟裕在豫皖苏地区休整时,深入思考了雨季休整后的作战方案。他与陈士榘、唐亮、张震联名于8月10日4时发出电文:“集中华野全部(包括许谭、韦吉共约三十万人),或先攻济南、或先转到外线进行大规模歼灭的方针”,提出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并“认为以执行第三案为最好”。这个第三方案是:“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但应有重点配备与使用兵力”,“使攻坚与打援有重点地进行,以达一箭双雕之目的”。“此役如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则对下一步全军转到陇海以南亦较有利。”“对下一步孤立徐州作战的目的实行的可能性亦较大。”这是最早的关于济南战役的计划,不但提出了休整后华野内外线部队会师,以攻占济南,孤立徐州,再转至陇海路南作战的战略构想,还明确提出了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的战役指导思想。随即,粟裕代司令员代政委暂留3个纵队于豫皖苏地区,亲率华野指挥机关与主力于8月13日越过陇海路,北上定陶、兖州地区,与华野山东兵团首长会商济南战役更详细的计划。

此后,中央军委与华野、中野、华东局、中原局诸方面反复讨论,如华野攻济打援时,刘邓部如何有力配合的问题;华野攻济打援战役的发起时间问题;攻城部队的攻击时间与打援部队进入阻击阵地的时间问题;增调苏北兵团主力参加济南战役的问题;选择阻援打援的有利地域,布置若干防御地带与防御阵地正面纵深的问题;确定攻城部队指挥员问题等。一直到8月25日至29日,粟裕在山东曲阜主持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他指出:“打下济南,大量歼敌有生力量,将使战局推进一步。去年一年东兵团不能到外线作战,打下济南后可出四至五个纵队,中原战场敌我力量对比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将占优势。再打一两个睢杞战役那样的大仗,将使敌人在中原全部转入专守防御。11月把战争推向长江沿岸,造成随时可以渡江的条件。”会议期间,华野首长与中央军委进行了最后的商议,于8月31日向中央军委呈报关于济南战役的整个方案。中央军委于9月2日复电:“完全同意未世(8月31日)电所提攻济打援之整个部署。”这些都是后话了。

关于攻济打援最初的设想和整个战役的筹划,是从豫皖苏区就开始了的。粟裕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率华野指挥机关与部队,从永城、涡阳、亳县、太康向北机动,越过陇海路,前后在豫皖苏区转战22天。同此前形成经略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深谋远虑一样,他在胜利指挥豫东战役圆满地实现了这一战略构想后,紧接着又在这里筹划了华野三军会师,北上攻克济南,然后再行南下,与刘邓等部共同歼敌于长江以北的胜利蓝图。

 

追寻“井冈山精神”

——参加绍兴市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高级研修班记

赵林中

 

时隔20年,我再次来到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然这次感受大不一样。根据绍兴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2019年7月19日晚,我赴江西井冈山参加绍兴市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高级研修班。我们诸暨参加研修的共有五位企业负责人,其他几位是万安陈利祥、上峰控股俞小峰、米果果陈照米、长生鸟阮华君。诸暨到井冈山没有直达高铁,大多数学员从上海乘坐飞机到井冈山。我好不容易抢到一张诸暨到井冈山的绿皮车卧铺票。经过一夜的颠簸,汽车换火车,火车转汽车,紧赶慢赶,终于在20日早上按时抵达井冈山干部学院。走上井冈山,那种熟悉的亲切感、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开班第一堂党课,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晓光主持,市委书记马卫光亲自作报告。原以为马书记就是致个辞,提几点希望。想不到马书记围绕“新时代企业家的使命担当与企业发展”作了整整两个小时的专题报告,听得出是经过认真准备,非常用心的。他要求我们40多位学员:一是要从井冈山精神和绍兴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创业初心,照亮前进方向,增强内生动力;二是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担当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使命;三是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绍兴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经营绍兴古城的实践,对企业提了希望和要求,他说,面对现在的经济形势,要加强学习,“工夫在诗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旭宽教授给我们讲《学习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提高领导判断力》,罗庆宏老师讲述《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井冈山干部学院汪建新副院长为我们作《从诗词感悟毛泽东崇高的人生境界》专题讲座,汪院长风趣地说,我是从事企业战略研究的,今天却给大家讲毛主席诗词,可能有同志认为不相及,但我觉得会有益。这不,两个多小时的课,听得津津有味,毫无倦意。学习毛主席诗词,让人领略如何对待志向、如何对待失败、如何对待逆境、如何对待挑战、如何对待成功,回味无穷!我们还学习了党的早期奋斗史、“三湾改编”民主实践、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八项规定”等一系列现场教学;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我们读原著,学原文,唱红歌,自做“红军饭”。

四天的研修课程满满的,充实而忙碌。学习、生活纪律严明,善始善终,连因回程赶火车都要提前请假,组织部的同志还要进行核实,真是实打实的革命传统、政治理论和基本国情教育,从理论和实践切身体会“井冈山精神”!我站在黄洋界哨口远眺,见数百里群山绵延起伏,白云弥漫,犹如一片汪洋大海。“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默念着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心绪难以平静。当年,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垮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赢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加上汪院长对毛主席诗词的详细讲解,领略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与磅礴气势,感悟了毛主席伟岸的人格魅力,更深切地感悟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我们学做“红军餐”,体验红军生活。在生活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红军只能以井冈山一带生长的红米、南瓜、野菜充饥,而今“红军饭”却成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象征。一首《红军饭之歌》经典永流传:“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简单的曲调,朴实的歌词,传递着乐观和坚毅。

习近平总书记说,“井冈山这块土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山,我每一次来都觉得很受教育、接受洗礼、升华精神、净化心灵”。井冈山,一座英雄的山。董必武称它为“革命摇篮地”,谢觉哉称它为“中国第一山”,林伯渠颂它为“井冈树旗帜”,郭沫若赞它为“革命母胎盘”。从井冈山上的艰难探索,到长征途中的跋山涉水;从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到解放战争中的铁马雄师;从建设时期的战天斗地,到改革年代的无私奉献,红色基因激活我们血脉中的精神力量。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我们实体经济、企业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和困难,我认为这是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毛主席和他的团队身处战争年代,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生存发展、战略战术都有很多相通且可以借鉴的地方。回想我们党的筚路蓝缕,中国革命的玉汝如成,我们应该有信心、有耐心去面对、去战胜。当然,我们要如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做好持续面对困难、应对挑战的充分准备,才能迎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记得革命前辈们说过,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打胜仗。我想,在严峻、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环境下,我们清醒定心、准确定位、保持定力,头要冷、心要热、劲要足,从实际出发,做我们该做能做且可以做好的事。

近六天的井冈山培训结束了,收获匪浅,感悟良多。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吟诵毛主席诗词,唱革命歌曲,看红色标语,观红色电影,作为50年代出生的共产党员,我好像回到了那个火热的时代。了解战争年代的残酷,领会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更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革命理想大于天!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政治力量,我们要一代代传承、弘扬下去!

 

听发小同学讲英雄故事

周伟君

 

 

小华是我的发小兼同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班,且是关系很铁的玩伴,可称形影不离。小华体育比较好,特别擅长游泳,青少年时期曾多次代表县、市参加省里的比赛,后来小华入少体校,联系渐渐少了,但心里一直有种惦记。

  一个周末,发小同学相约相聚山下湖“米果果小镇”,自备粮草、租灶做饭自助式聚餐。女同学们围灶涮锅洗菜做饭,老帅哥们闲步畅聊。

  忆往昔,弹指一挥间。相互交流离校后的历程、家庭的情况以及人生的变故。

  小华特别谈到了从军后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历,以前只晓得小华知青下乡后参军,但没机会聊过这段从军的英雄故事,此时聆听小华对参战经历侃侃而谈,深感敬佩,分明英雄就在身边。

  小华与我一样都是最后一届下乡知青,因小华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是南下干部,身体素质又好,1978年10月应征入伍。入伍不久,中越边境形势吃紧,小华所属的南京军区某独立团被抽调到广州军区备战。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小华所属连队奉命穿插。小华军事素质比较好,从小老成,善于观察,机智灵活,这种素质到战时得到淋漓发挥。

  在第一阶段的攻击战中,小华所在班与越军对峙,等待出击命令,双方都潜伏在小山高地上,但都瞧不见对方的人影。出击命令来了,在班长刚下达的同时,小华突然发现越军阵地上大石头边反光一闪,当即判定是机枪的喇叭口被阳光照到的浅蓝色反光。用左手当即将左边刚起身准备冲锋的战友猛地摁下,右手操起火箭筒朝越军紧扣扳机发射,“轰”的一声将越军阵地炸得四分五裂上了天。火箭筒击发的同时,自己也侧身一滚,火箭筒不像打枪有后坐力,主要是预防尾火喷到岩石反弹伤人。

  小华与战友们一鼓作气、无一伤亡冲上越军阵地,一看共有四名越军尸体,两挺机枪、两把冲锋枪,火箭弹头刚好击中岩体上爆炸。火箭打击坦克碉堡最有效果,如不把这股越军消灭,我军攻击将付出巨大代价,当时真是捏了把汗。事后分析,越军早已作好阻击准备,且隐蔽出色。一、待我军出击时才将枪口露出来,真是天助我也,阳光来了个照面,将越军暴露;二、迟迟不开枪,是等待我军冲到开阔地带,再用机枪扫射。

  当时广州军区派出联络员随独立团行动,小华所在连队的联络员,战士们称他为宋组长。他使劲夸奖小华机智灵活,行动果断,英勇杀敌,并要向团部报告请功。还询问小华:你这个老兵,当兵几年了?事后得知是入伍才三个多月的新兵,大赞了不起。宋组长说的立功受奖的一番话,把小华心里乐得美滋滋的。

  第二阶段的攻击战时,小华所在部队仍担任穿插任务,战场上枪支随自己挑选。出发前,小华选了一把带刺刀的冲锋枪,身束四个弹匣的弹袋,小腿帮上匕首,整装出发。

  天蒙蒙亮,时不时有阵阵雾气,当部队穿插至离目标不足百米时,越军企图阻挡反击,狭路相逢勇者胜。小华与战友当即呈散开队形,边打边冲,边冲边换弹匣。小华介绍冲锋枪是一种自动武器,有单发和点射转换装置,连续几个长点射,满匣的30发子弹就没了。刚换好一个弹匣,即遭遇一名越军,两人几乎同时射击,越军被击倒,自己也腹部中了两弹,当时的感觉是腹部被人猛击一掌,仰天倒下,之后是钻心的疼。

  被击中后神志是清醒的,镇静几分钟后,感觉腹部有热流溢出,赶紧察看自救,子弹是击穿弹匣弹簧后再入腹部。一枚弹头嵌入腹部表皮层,弹头开花,呈梅花状,小华咬牙自拔;另一枚弹头钻入腹部肌肉内,无法拔出,小华熟练地用急救包包扎。现在回想起来,幸亏空匣及时插回弹袋,否则伤害会更大。

  自己包扎后坚持站起来,紧握钢枪,警惕搜索,挣扎往前,踉踉跄跄走了20多米,来到路边等待战友救援。约半个小时后,雾漫中忽现人影,小华当即拉开枪机,举枪瞄准,对方传来一声“自己人”,原来是来了救护队,顿时身体像散了架,倒了下去。

  部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战场上抢救伤员,先救轻后救重。对小华检验简单包扎后,即抬上担架送往后方医院。

  在后方医院,作为轻伤员的小华,挣扎下地帮助医护人员给伤员喂饭、洗绑

带,并与主治医生小姐姐结下深厚的战友情。数年后,医生小姐姐转业到湖州某医院,至今还保持联系。  

战后,部队休整并开展总结评比,确认立功受奖,考验人心的场面上了“桌面”。因名额有限,小华心胸开阔,考虑到自己来自城镇,以后复员或转业有的是工作机会,就把有限的立功、荣誉推荐给牺牲了的战友和农村户籍的战友。按常规,那一发火箭弹起码是“三等功”,仅获通报嘉奖,小华是真的“傻”。这就是平凡中的英雄,这就是高风亮节!

  从此小华在部队锻炼成长,光荣入党,历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兼任游泳教员、射击教员。后因干部提拔须经院校科班毕业,机遇与英雄交臂而过。三年兵役期满,英雄带着伤疤复员回城。

  英雄的故事生动又雄壮,为共和国流血又流泪!小华是同学中的骄傲,共和国不会忘记!

   “战地黄花分外香。”

   “遍地英雄下夕烟。”

    干杯,同学!干杯吧,英雄!!

 

 

仰望英烈最敬人

侯生才

高仰英烈巍丰碑,鲜血生命无畏献。

优秀儿女最敬人,谁敢抹黑横眉对。

英烈精神薪火传,后继有人勇向前。

国强民富溢幸福,民族复兴振国威。

 

 

抗击新冠

我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的倡议书

 

 

    元月27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倡议书,全文如下:

    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配合我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特向全体会员发出如下倡议:

    一、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使中央和地方的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带头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力所能及地支持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积极向身边亲友科普疫情知识和防控要求,主动劝导身边亲友加强自我防护。要主动协助、配合、服从社区做好疫情筛查监测,发现疫情要主动报告、主动隔离、主动就诊。

    三、切实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全体会员尤其是年迈或体弱会员,要注重自我防护。要主动学习防疫知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洗手,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要不聚会、少外出,确需外出要自觉佩戴口罩。

    四、发挥优势传播好正能量。面对疫情,要树立必胜信心,科学正确对待,正向宣传引导。要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随意评论,传播正能量,汇聚精气神,共同携手为维护大局稳定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抗疫中的小家庭

杨才贤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严防紧守,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在为这场疫情的防控助力。

  我家也不例外——儿子是远在北京的铁路警察,妻子是为保障民生需求的超市服务员,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成为这次抗疫的“逆行者”。而我则是响应号召待在家里的“顺行者”,都在为疫情防控作出不同的努力。

  时间回到大年三十,远在北京的儿子早已通过电话向我们拜年,本想正月里来看望我们,但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开始肆虐,北京铁路公安局一个通知,要求在春运和疫情面前,所有工作人员一律取消所有假期,严阵以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抗击疫情义不容辞,把好铁路大门、守护疫情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责无旁贷,因为我是人民警察,国家有令,我的家就在这。”儿子这样说。

   儿子投入抗疫工作,我们与其一段时间失去了联系。失联前的微信视频聊天是这样的……

    “妈妈,元宵节你在家吗?”

    “儿子,是的,白天枫桥、店口、湄池、应店街标超送完光明低温牛奶,下午三点到家。”

    “口罩戴了吗?”

    “戴的。”

    “爸爸呢?”

    “我在。你在元宵节上班?”

     “上。”

    “哪个位置?”

    “北京站特警流动岗亭。”

    “值班有几个人?”

    “一共四人,两人一组,现在是另一组,我在特警临时休息车里。”

    “噢,几点下班?”

    “晚上十点。”

    “知道了,好好干。”

    “哦,放心,我要上岗了。”

    “好,再说!”

  虽说我们是三口之家,本属小家,但除夕分岁有8人,也算是一个大家庭了,其他几位“家庭成员”也是有由来的。

  18年前,我是办手工作坊袜子缝头,期间做媒促成婚姻13对,把打工的江西籍女孩介绍到大唐、五泄等地,与家庭贫困的大龄青年喜结良缘,成家立业。但其中有2对与我们缘分未尽,融入我们一家,组合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光明”低温牛奶诸暨总代理是我的朋友,因此机缘,我将妻子介绍到朋友处上班,主要负责光明低温牛奶在各大超市的商品陈列和促销。   

  正月里生意较好,特别是疫情特殊期,作为超市供应商的特殊行业,妻子正月初三就去上班,风里来雨里去,戴着每天一换的口罩,跑遍诸暨各标超去补货,坚守岗位,不让商品缺货,以满足疫情期间老百姓的生活消费需求。因为妻子手脚麻利,干活利落,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超市的店长们也对她的工作态度非常认可。

  疫情面前,虽然大多人都像我一样在家居守,不给国家添乱,但背后一定有为我们正常生活所需提供默默奉献的服务志愿者,他们早出晚归,想方设法完成任务。没有公交车,动用家庭资源;村口、路上设障了,就绕行到超市;车进不去了,就选择扁担挑牛奶,都在为疫情防控尽心尽力,值得我学习,向他们表示致敬!

  疫情的蔓延虽然打乱了我们原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但为了抗击疫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无论是警察的守护,还是职工的执着,还是家人的居守,站好自己的岗位,坚守自己的使命,这就是我的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场战疫中,团结一心的人民都是英雄,让我们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奋战,胜利应该是属于我们的!

  

坚决打赢武汉疫情防控保卫战

侯生才

 

刻骨铭心的2020年特殊春节,

突如其来武汉发生新冠病毒,

并有蔓延势头的恶讯。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党中央急发号召: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国一盘棋。

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该动的迅速,

不该动的安静。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会、部署、指挥。

听党指挥,众志成城,大战瘟神。

天使舍己驰疆场,

党员无私打先锋,

雄兵英勇冲在前,

义士奉献奋捐助,

国际伸出援助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浩浩荡荡打响了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中国速度惊人,

新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

拔地而起。

中国力量磅礴,

万众一心,无敌天下。

中华民族伟大,

历经磨难,越挫越勇。

中共领导英明,

坚强核心,决胜千里。

英雄的武汉在加油!

全国千家万户,

人不动,心在动,行更在动,

中国在加油,

中国人在加油!

战胜疫情,希望在前,

但决不轻言成功,

永不放松,一面抓防控,一面抓生产。

风雨过后是彩虹,

瘟神尽扫会有时。

一个健康中国、富强中国的幸福交响曲,

将响彻神州大地,

广传地球村。

国际社会热赞中国胜景、中国经验,

惊呼大中国真了不起!

 

2020抗击疫情篆刻

顾  成


                                                              白衣天使 降江城,军中华佗驻火神。纵使新冠千般毒,誓扫妖霾净乾坤。

 

会里会外

   在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冯品灿

       2019年12月24日

 

各位理事:

 现在,我受杨元清会长的委托,代表第八届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结合实际,精准定位,紧紧依靠广大会员,翻篇归零再出发。具体在以下五方面做了二十件事情。

 1.围绕庆祝祖国华诞,做了三件事情。其一,以讴歌党的领导,反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示诸暨解放7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诸暨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特有的精神风貌为主题,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书画展。遴选出的18幅入展作品,在城市广场市委老干部局宣传窗展出两个多月。其二,唤起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和关爱新四军老战士,使“铁军精神”和革命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发文授予了本会13位老同志“最美新四军老战士”荣誉称号。其三,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国庆前夕,本会举行庆祝表彰大会,向13位“最美新四军老战士”颁发荣誉证章和证书,并歌舞的形式,为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家属和会员们献上了一场“追忆革命先辈丰功伟绩、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和赞美祖国繁荣昌盛”的文艺盛宴。

 2.围绕资政服务,做了四件事情。其一,注重发挥会刊《浣江大地》在历史研究、资政服务中的应有作用,调整会刊编委会组成人员,全年完成出刊两期,其中登载《金萧支队路西活动轶事》等诸暨革命斗争史的研究性、史料性和故事性的文章10篇。其二,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启动《金萧烽火》(暂定名)一书的编写工作,2019年7月以来已召开两次该书编纂的意见征求座谈会,有近20人次参加,确定了该书的提纲目录和内容编写范围,开始资料收集研究和编写工作。其三,经修改完善的《劲旅英杰——人民军队中诸暨籍名人选编》一书,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其四,为鼓励会员在历史研究或资政育人方面积极作为,本会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即对研究金萧精神与时代价值等有关方面的文章(学术成果),在市级及以上报刊公开发表或获奖的按级别进行奖励;每年对学术研究、红色宣讲等资政育人方面成绩突出的会员,进行适当奖励。这个政策出台后,确实产生一定激励作用,不少会员为收集、挖掘诸暨革命斗争史料,积极深入民间乡村甚至赶赴外地寻访调研,其执着精神十分可嘉。

    3.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做了四件事情。其一,2019年4月2日,组织50多名会员赴山下湖镇泌湖村革命烈士墓和店口镇三江口惨案墓进行祭扫活动,请老同志为大家介绍了泌湖村革命烈士事迹和三江口惨案情况。结束后本会又特意安排会员参观游览了米果果小镇。其二,2019年5月21日璜山镇桥下小学举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启动仪式,本会参加并向学校赠送了《劲旅英杰》《蒋明达文集》《何文隆的故事》等一批红色书籍。其三,2019年10月29日组织10名会员参加团市委组织的“红色地标”爱心捐活动,并请老同志为参加活动的团员和青年讲述了诸暨的革命斗争史和宣侠父的事迹。其四,为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宣讲团作用,重新调整充实爱国主义宣讲团成员,制定政策激励宣讲团成员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宣讲能力,践行宣讲职责,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出新贡献。一年来,宣讲团成员不仅在“红色地标”纪念馆宣讲,利用清明节烈士墓祭扫时宣讲,还积极应邀或主动联系上门为机关干部、校园学生、企业职工和社区乡村居民等宣讲,其热情和忘我精神,甚受好评,并涌现出9名爱国主义优秀宣讲员。据上报统计,宣讲团成员全年宣讲528场,受众42382人,其中进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等宣讲74场,受众10822人。

 4.加强外宣外联工作,做了四件事情。其一,向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东南烽火》杂志编辑部推荐一篇由市市场监督局方春均撰写的《诸暨民营企业巨变》一文,篇幅3500多字,在该刊2019年第3期“走进革命老区征文”栏目中发表。其二,在诸暨市政府门户网开设“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子网站,其中设置了“红色文化”“信息动态”等六个栏目,“红色文化”栏目中设置“金萧知识”“红色地标”“暨阳英烈”等三个子栏目,12月20日网站已正式开通上线。其三,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今年本会的七项活动或工作得到了诸暨日报、市电视台和“本地头条”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其中被诸暨日报报道六项,个别活动还被省媒体报道。本会还配合协助诸暨日报和市电视台采访报道了多名参加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其四,为扩大会刊《浣江大地》影响,适当筹措会刊经费,与店口、大唐、市民政局等镇街和部门建立了《浣江大地》联谊制度。

加强外宣外联工作,无疑扩大了本会的社会影响面,提高了本会的社会关注度,也为传播红色文化和提高诸暨革命老区知名度、助推诸暨红色旅游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加强自身建设,做了五件事情。其一,完成自身换届。2019年4月11日上午,本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暨阳街道办事处召开,80余名会员参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孔羽到会作重要讲话,从历史研究、资政服务、宣传教育等三方面对本会提出希望。会议通过了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情况报告和新修改的本会章程,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接着又召开第八届一次全体理事会会议,产生了第八届常务理事会,新一届理事在年龄、文化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优化。其二,完善内部制度。制定了全体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和驻会人员办公会议等制度;制定了文印管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走访慰问和会员奖励等制度,既使本会工作增强了民主性、规范性,又做到了有章可循,提高了办事效率。其三,加强培训学习。2019年5月10日至11日,趁新一届二次全体理事(扩大)会议之机,邀请省会副会长刘宝华就什么是新四军和为什么建立新研会、新研会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给新一届全体理事和宣讲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还围绕“不忘初心,做好新时代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这一主题,组织与会人员进行研讨;并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诸暨的六个“红色地标”。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又组织部分会员赴于都、瑞金、古田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其四,发展新会员,关心老战士、老会员。今年共发展新会员8人。元旦春节期间,看望慰问了33名老会员和金萧老战士及家属,共计慰问金1.09万元;国庆期间,又看望了部分新四军老战士。其五,适当改善办公条件。筹措资金对会议室、办公室进行简装,并更新复印机、电脑等设备。

2019年本会还有两件事值得报告:一是本会通过了市民政局2018年度社会团体年度检查。二是推荐本会原常务副会长吴永祥参加诸暨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并喜获此荣誉。

本会虽然2019年工作有些成效,但学术研究氛围还不浓、成效还不够,资政育人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在助推诸暨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方面还有欠缺,这些都有待我们大家不懈努力。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本会的工作任务很重,因为2021年是我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本会“三十而立”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紧紧依靠广大会员开展好工作,在助推红色旅游经济方面有所实为,在红色宣传教育方面再创实绩,在历史挖掘研究方面再迈实步。具体是以下“两三四”工作思路。

一是要建设好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会刊《浣江大地》,要完善和落实激励政策,鼓励会员多撰写和发表一些较高质量的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战时期的研究性、史料性和故事性文章(全年),并争取在省会刊《东南烽火》发表文章1篇;第二个平台是诸暨市政府门户网本会子网站,要更新充实内容,扩大影响,尤其是要把“红色文化”栏目办好(全年),为诸暨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出力。

二是要编写好三本书籍。第一本书是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金萧烽火》(暂定名),争取在2020年7月底前拿出初稿,年底前修改完稿并付印。第二本书是纪念本会成立30周年的《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志》,在年底前争取完稿。第三本书是完成《浣江大地》(总第31~40期、总第41~50期)合订本的编印。

三是要开展好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和鼓励会员尤其是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和学校警营,开展“送红色书刊,讲革命故事”活动(全年,重点“七一”“八一”期间)。第二个活动是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每年开展的传统活动,即清明祭扫烈士墓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3月、10月)。第三个活动是在年底承办绍兴市新四军研究会联谊会,做好会务筹备和接待工作。第四个活动是参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黄家店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布展设计工作。

新年的第一缕朝阳即将冉冉升起。各位理事,让我们振作精神,戒骄戒躁,继续固本强基,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019年大事记

张建国

 

1月30日,本会《〈劲旅英杰——人民军队中诸暨籍名人选编〉面世》的新闻稿在《诸暨日报·文化周刊》登载。

2月26日,杭州市富阳区党史办来诸暨应店街灵山坞村走访调研抗战期间和新四军北撤之后的活动情况。本会理事、市党史办原主任黄平及市史志办有关人员陪同。

3月5日上午,本会召开七届二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传达程渭山在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报本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延期召开的原因(因人事问题尚未获批复)。会议还研究部署了清明节活动等近期工作。

26日,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组织50多名会员在会长刘宝华带领下,来诸暨璜山镇黄家店祭扫英烈墓和参观金萧支队纪念馆。一位金萧老战士后代还专门向村赠送了其父亲的遗物。我会顾问冯品灿等陪同祭奠和参观。

29日,由本会参与指导的“红色大唐·红色中兴”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本会组织全体理事会成员参加,名誉会长俞关华、顾问冯品灿、副会长陈志堂应邀在主席台就座

4月2日上午,本会组织50多名会员赴山下湖镇泌湖村革命烈士墓和店口镇三江口惨案墓进行祭扫活动,并参观游览米果果小镇。“诸暨今日头条”进行了文字与视频报道,《诸暨日报》也在第2版作了简要报道。

8日上午,本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主要就换届大会筹备情况进行汇报并作相应安排。

11日上午,本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暨阳街道办事处会议厅召开。当日“诸暨视听网”和次日《诸暨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予以报道。

1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本会会长杨元清来研究会,听取常务副会长冯品灿就新一届理事会驻会人员、本会财务现状和今年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汇报。杨元清说,驻会的都是退休人员,首先要老有所养,其次是老有所为,要有正确的工作定位,要发挥好余热。他还就本届首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办公环境改善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26日,本会为继续发挥好爱国主义宣讲团的作用,公布经调整充实后的爱国主义宣讲团成员名单。

30日上午,本会召开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主要就驻会常务理事分工、期刊编委会人员调整、新会员吸收、2019年及近期的工作安排等进行研究,会长杨元清作讲话。他希望大家做好新四军历史研究的拾遗补缺工作,尤其要在历史研究与资政育人的紧密结合上下功夫,不仅要挖掘、研究好历史,更要让历史研究服务于现实,同时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每一位烈士和英杰建好数字档案、搭好数字平台。

5月7日,市民政局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之规定,同意我会法定代表人由马礼畏变更为冯品灿。

10日上午,本会在大唐镇中兴社区服务中心五楼会议室召开八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全体理事与宣讲员参加。常务副会长冯品灿传达会长杨元清在本会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布置2019年工作。接着,与会人员围绕“不忘初心,做好新时代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会前,还邀请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刘宝华讲授新四军历史研究方面的知识;会中会后还组织参观考察了位于马剑镇石门村、店口镇侠父村、同山镇丽坞底村等地的“红色地标”。“诸暨今日头条”于11日进行了文字与视频报道。

11日下午,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李科才等参加诸暨市图书馆“晓松书屋”红色主题馆分享会,并为“晓松书屋”揭牌。

17日上午,常务副会长冯品灿、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李科才赴应店街镇灵山坞村考察路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被服厂旧址等,听取该村书记杨水英等人的介绍,并进行了实地踏勘。

21日上午,常务副会长冯品灿、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李科才、理事慎霞和孙晓群等应璜山镇桥下小学邀请,参加“望烟润泽,红韵流霞”红色基地启动暨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并代表本会向学校赠送《劲旅英杰》和其他红色书籍。冯品灿等在仪式上被聘请为学校红色教育辅导员,新四军老战士郭荣熙也应邀参加仪式。

6月14日,本会办公室、会议室为期一个半月时间的装修竣工。

18日,本会召开八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通报近期工作,对近期需要推进的“祖国在我心中”书画展、加入市政府门户网等几项工作作了明确分工,确定将受表彰的“最美新四军老战士”名单,并决定需要时借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越风乡音艺术团人员以本会宣讲团文艺演出队名义进行演出。会议还审议了本会内部管理制度。

是日,《诸暨日报》第2版“浣江两岸”登载本会的题为《新四军研究会举办爱国书画展》的消息。

22日,秘书长张建国出席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本会常务副会长冯品灿在会上当选省会第八届理事。

25日,会刊《浣江大地》2019年第一期(总第48期)出版。

26日,本会公布《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内部管理制度》(诸新研[2019]5号),并抄报市社科联、市纪委第六纪工委。

7月5日,本会转发《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关于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助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倡议书》,希望广大会员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运用诸暨的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在宣传铁军精神、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努力发挥应有作用,助推我市当前的主题教育活动。

19日上午,在三楼会议室召开《金萧烽火》(暂定名)编纂首次征求意见座谈会,主要就该书的书名、提纲(目录)、附录和体裁定位等进行研讨。

26日下午,本会宣讲团文艺演出队在“欢乐之家”休养院举办庆祝“八一”文艺慰问演出。《诸暨日报》、诸暨电视台和“本地头条”均进行了现场采访与报道。

8月1日,原常务副会长吴永祥获评诸暨市“最美退役军人”,并出席表彰会议。该次由市委宣传部、市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评选表彰的“最美退役军人”共有30人。

8日上午,本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书画展入展作品,在市委老干部局宣传窗展出。展出书法作品13幅、国画3幅,作品入展会员为王均明、何铁雄、吴乃侠、戴洪寿、胡孝加、骆庠、何桥江、周儒超。    

16日上午,《金萧烽火》(暂定名)编纂第二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在本会三楼会议室召开。

9月10日,本会发出表彰“最美新四军老战士”的决定,授予王永良、卢加杰、刘德美、吴永祥、杨志广、何根仁、林正松、周旺根、骆建中、夏庆宝、郭荣熙、葛言武、魏之江等13位老同志“最美新四军老战士”荣誉称号。

21日上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表彰“最美新四军老战士”,本会在市委老干部局二楼会议厅举行庆祝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诸暨日报》、诸暨电视台、本地头条、诸暨E网等媒体均进行报道。

10月2日,本会与“快乐爱心”志愿者团队组织看望新四军老战士葛言武(103岁)、刘德美(93岁)、郭荣熙(95岁)、蔡新夫、张定生(104岁)、蒋通木。常务副会长冯品灿等参加。

6日,理事郦林春受常务副会长冯品灿委托,赴金华看望百岁老英雄郭慎敏,并请教革命斗争史。

11日上午,本会召开八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议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元旦春节期间慰问的相关事宜,还对年终宣讲员评选等事项作出安排。

是日,本会2018年度社会团体年检合格。

29日,本会组织10名会员参加团市委组织的“红色地标爱心捐”活动,本会理事、市党史办原主任黄平为参加活动的团员和青年宣讲了诸暨革命斗争史和宣侠父的故事。

31日傍晚,本会组织28人(会员25人)乘火车(卧铺),赴于都、瑞金、古田、永定等地参观学习,11月3日下午乘火车(卧铺)返诸。

11月23日,因杨思一家乡暨阳街道宜南村筹建文化礼堂需要,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会长刘宝华帮助寄给本会两套《杨思一日记》(上下集)。

28日,常务副会长冯品灿、秘书长张建国、常务理事邬才南在绍兴大酒店参加绍兴市新四军研究会联谊会。

12月11日,本会在三楼会议室召开2019年度宣讲工作情况汇报交流会,有18位爱国主义宣讲团成员参加。

17日,本会通过微信召开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了《2019年工作回顾和2020年工作思路》《2019年度财务支出及2020年度预算安排》《2019年度爱国主义优秀宣讲员等名单》《元旦春节期间老会员慰问事宜》《关于聘用驻会工作人员的决定》等事项。

21日,秘书长张建国与理事张仲透、郦林春、孙晓群赴义乌市大陈镇大畈村,实地了解金萧地委成立及今日变迁情况。

22日,第20军原军长杨石毅之子杨少华夫妇来璜山镇黄家店参观新四军金萧支队纪念馆并祭扫烈士墓,常务副会长冯品灿、秘书长张建国前往陪同。

24日上午,本会在三楼会议室召开八届三次全体理事会议,听取2019年工作回顾和2020年工作思路的报告、2019年财务收支和2020年预算的报告,通报2019年度爱国主义优秀宣讲员和宣讲积极分子的名单等。杨元清会长到会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全体理事会成员尤其是驻会人员在2019年付出的努力,认为各项工作可圈可点、可喜可贺。在谈到2020年工作时,他从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组织的凝聚力在于活动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最后,大家围绕杨元清会长讲话和明年工作等展开讨论。

25日,本会发文(诸新研[2019]10号)对王祖海、朱小根、孙晓群、寿国明、杨狄明、张仲透、郦林春、黄平、慎霞等9名爱国主义优秀宣讲员,对李科才、杨才贤、张建根、赵仕仁、胡孝加、侯生才等6名爱国主义宣讲积极分子予以通报表彰。

是日起,本会会长杨元清,常务副会长冯品灿,副会长陈志堂、方忠敏,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李科才等常务理事分成三组分别走访慰问26位老会员。这些老会员大部分是新四军老战士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

28日,会刊《浣江大地》2019年第二期(总第49期)出版。

 

 

我会元旦期间组织慰问老会员

李科才 

元旦前后,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杨元清,常务副会长冯品灿,副会长陈志堂、方忠敏,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李科才等常务理事分成三组,分别走访慰问了26位高龄会员。

在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老会员是我会的一项传统活动,这次是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组织走访慰问活动。本次受到慰问的26位老会员大多已超过90岁高龄,大部分是新四军老战士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有的正在医院住院,有的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较远的有住在店口、赵家、枫桥、直埠等地。从2019年12月25日开始,慰问组成员马不停蹄,上门慰问了解老会员的家庭生活情况,同时向老会员们奉上慰问金,并送上最近编印的《浣江大地》会刊。

 

我会召开黄家店金萧支队纪念馆扩建工程

征求意见座谈会

李  唐

2020年4月27日下午,为听取对位于璜山镇黄家店村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建议意见,我会组织相关人员在新命名的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唐街道上余村“红色庄余霞”陈列馆召开座谈会。

会议由常务副会长冯品灿主持。首先,由副会长陈志堂、方忠敏向上余村二委会和“红色庄余霞”陈列馆赠送《劲旅英杰——人民军队中诸暨籍名人选编》等书刊。会上,本会理事孙晓群介绍了金萧支队纪念馆的布展初步大纲和目前状况。黄平、余凡、杨狄明、寿国明、严学焕、黄政权,及本会常务理事李科才、邬才南,理事赵美平、慎霞等参加会议,大家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信息来源: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