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医院成功采用UBE技术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2021-01-11 09:5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中心医院

近日,医院骨科首次采用微创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为一例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顺利实施了椎管减压手术。本次UBE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医院该项技术的空白,标志着医院微创骨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患者为77岁的翁大妈,20年来反复出现腰部酸痛不适、左腿放射性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过服药、针灸、理疗等多种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平常翁大妈在家中需要下地干活,日常行走感到酸胀无力时,休息可缓解。可近2个月左下肢疼痛麻木明显加剧,并出现行走困难,休息后也未见明显缓解,遂于2020年12月21日到市中心医院骨科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经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后,翁大妈被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目前临床上针对此型病例,多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即后方入路切开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手术)。但是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大,软组织剥离多且出血多、恢复慢等缺点。”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惠明大说,考虑到翁大妈年纪较大,传统后路手术风险较大,而患者也希望手术后能再下地干农活,对术后功能要求条件较高。经医院骨科手术团队反复讨论,决定舍弃传统手术方案,为患者实施UBE技术下椎管减压手术,这也是UBE技术在诸暨市中心医院的首次应用。

经过充分地术前准备,于2020年12月24日惠主任带领的骨科手术团队为翁大妈成功实施了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手术仅有2个1公分左右的小切口,出血十几毫升。术后翁大妈腿痛消失,麻木减轻,下床活动恢复良好。

惠主任介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BE)见效快,出血少,适合各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部分腰椎滑脱症;此项技术操作空间大,视野更广,减压更加充分,相比开放式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骨骼、韧带及肌肉的完整性,对脊柱运动单元稳定性影响较小,术后患者感受更佳,康复更快。此种术式难度较大,需要具有一定的脊柱内镜手术经验积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脊柱领域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由于神经管道周围结构增生、肥厚造成神经受压,出现临床症状。病理上可以看到,神经周围的腰椎内小关节的增生、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包括下肢的疼痛、麻木、乏力,甚至影响日常的行走活动。

日常生活中,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要注意:

第一,要注意戒烟、戒酒。酒喝多了以后会导致血管的扩张,充血也会加重腰椎管狭窄症。

第二,生活当中,要避免长期的久坐或者长时间的行走,这样也会加重腰椎管狭窄症。

第三,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建议尽量避免往后伸腰,往后伸腰可能会减少椎管里面的容积,加重神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