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71/2021-144708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府工作 |
---|---|---|---|
发布机构: | 店口镇 | 成文日期: | 2021-07-21 |
2021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打造杭绍同城品质城,奋力开创百年新局面”的发展方针,准确把握发展向好、逐步回升的大趋势,以“全面建设共同富裕标杆乡镇”为工作导向,重点抓好抓实疫情防控、杭绍同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镇域治理6个方面发展目标,全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1-6月,实现财政总收入14.4159亿元,同比增长18.26%,完成全年任务的65.96%。1-5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9.51亿元,同比增速4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8.2%;限上批发销售额186.83亿元,同比增长35.35%;限上零售销售额2.76亿元,同比增长13.58%;限上餐饮营业额5570万元,同比增长85.04%;限上住宿营业额2279万元,同比增长90.01%;规上服务业营业额3575万元,同比增长14.44%;累计自营出口35.56亿元,同比增长66.98%;完成民间投资3.87亿元;制造业投资3.8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5亿元;建安投资2.24亿元。
半年来,我们一以贯之抓好疫情防控。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剧和国内疫情的反复,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目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一方面,通过实行属地包保、联防联控等措施,重新建立换届后行政村(社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网格化管理队伍,全方位关注疫情重点地区,严密排查管控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小程序累计录入人员达3775人,核查重点人群1200余人,实施居家健康观察200余人,继续保持“三零”成绩。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建成阮市、湄池2个固定方舱和盾安机电、盾安禾田2个临时方舱,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接种。截至7月12日,已接种9.6万余人,占全镇常住人口的50%以上,在全市占比接近七分之一,其中二针剂接种6万余人,共计接种近16万人次。
半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推进杭绍同城。完成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特色小镇2020年度考核。高质量构建“融杭接绍”通道,“公铁水”三路联运的交通枢纽逐步形成,萧山至磐安公路(金浦桥至三江口大桥段)快速化改建工程、店口综合港区建设项目、湄池大桥重建工程进展顺利。不断优化镇域路网,枫店线提升改造已完成一期工程的80%、二期工程的45%,盾安北路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江东路、东大路、紫金路、露笑路等建成区道路的破损路面修复工程和杨梅桥冷配园区道路白改黑提升工程全部启动,累计治理81个交通安全隐患点位,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工程完成初步方案制定。深入实施“三改一拆”,盘活用地资源,腾出发展空间,完成露笑路西侧地块和联托运市场拆后及周边地块拆迁的入户调查、丈量评估工作,房屋征收签约率超50%,祝家坞社区、湄东社区村级留置用地货币化安置方案签约实施;上半年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6.49万平米,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量。
半年来,我们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十余项业务全部接入省“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全面打造“三服务”升级版,以“三驻三服务”活动为抓手,下派117名驻企干部覆盖全镇281家规上、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活动6轮,完成服务手记1692篇,收集企业发展问题324个,办结率达100%。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总投资4.68亿元的软控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和总投资16.167亿元的海亮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铜材精密制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赋能中心)顺利投入运营,已进驻科创平台、中介机构、律所、会展等26家服务商。强化用工保障,通过“走出去”“迎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参与各类招聘会7场,累计招聘640人。聚力招商引资,浙江融佳化纤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汇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只项目完成签约。注重招才引智,入选各级项目人才26人。
半年来,我们精准精细供给民生保障。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启用政务服务2.0平台,上半年共受理并办结各类审批及服务事项26447件,“县域通办”累计办理事项564件,“一件事”专窗发放农村宅基地批准书55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38本,5个村(社区)成功创建2021年度“一站式办理”村级便民服务示范平台。教育资源全面扩容提质,湄池小学重建一期工程顺利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有序推进,江南大院幼儿园即将完工,杨梅桥小学、湄池初中改扩建工程启动建设。开展“百名名师”工程,强化与省市名校对接,引入俞国娣等省会特级教师设立“名师工作室”,教学共同体初步形成。医疗保障不断提档升级,完成“体检专用车”购置和“越惠宝”参保工作,参保率接近70%;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楼改扩建工程进度过半,新建浙江中医药大学“周岳君名医工作室”。扎实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33655户农村房屋及生产性经营用房的信息复核。优化农村私人建房审批,累计放样(复样)340余户次,发放批准书84本。
半年来,我们统筹规划助推乡村振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发力攻坚村级集体经济消薄,28个村(社区)完成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目标,其中23个村(社区)超50万元。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店口社区服务中心周边区域改造提升工程和江东路、杨梅桥区域弱电线路上改下迁改工程进场施工,12条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全面实施,口袋公园、路灯改造和建成区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深入推进垃圾分类、“五水共治”、植被保护等工作,“污水零直排区”二期工程开始进场施工。深化“五星”系列创建,5个村(社区)参与第四批“五星达标村”创建,其中青山岭村在全市两次分档定级中均位列第一,并成功筹办市级乡村振兴“五星3A”创建现场工作推进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累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0余场,渔村、王殿畈、朱家站等7家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稳步推进。结合百年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厚植红色文化基因,“何赤华事迹馆”完成建设,宣侠父故居等5个红色基地共接待各类现场学习团队400批次1.2万余人次。积极开展土地双保工作,已完成50%的土地开发续建项目,标准农田补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非粮化”整治有序开展。
半年来,我们有力有效提升镇域治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83件,办结670件,办结率达98.1%。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开展渣土偷倒和违规运输抛洒滴漏专项整治,查扣车辆59辆,立案处罚41起,罚款金额40.5万元。完成与美团共享电单车的合作协议签订,“智慧停车”建设方案通过上级审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发展态势良好,“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逐渐形成。聚焦企业生产、防汛防台等民生安全领域,累计排查整治企业生产安全隐患1758处,完成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172家。完成镇级及40个村(社区)的基层防汛体系系统录入和防汛物资储备、设施维修养护、应急演练等各项准备工作,山叶坞、沙湾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开始施工,江西湖电排站改建工程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卓有成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80余次。移风易俗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婚事简办99起,村级关爱基金累计金额达1169余万元。
此外,武装、民宗、妇女、老龄、慈善助残、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发展。
下半年主要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虽然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较为可观,但产业链层级不够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内生动力不够强、大好高项目不够多等客观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不够充分、民生保障不够有力等短板仍然存在。下半年,我们将正视问题短板,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抢抓发展机遇,履职尽责、实干担当,不负人民期盼。
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打造杭绍同城品质城,奋力开创百年新局面”的发展方针,积极回应中央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指示,力争成为全市“重要窗口”坚定维护者中的排头兵、积极建设者中的突击队、全面展示者中的示范员,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和谐发展,打造全面小康社会标杆乡镇,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店口场景”。
1.坚持底线思维,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的新变化、新情况,以“竭尽全力严防死守,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信心决心,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紧张、在工作上践行认真负责,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以“三零”目标为导向,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返乡人员、流动人口的追踪、筛查和健康管理,进一步做好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领域的防控措施。同时,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疫苗接种工作的部署要求,完善和细化接种方案,统筹安排各项资源,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保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接尽接”。
2.坚持固本强基,加快融杭接绍步伐。高水平建设节点型现代化小城市,全面打造交通互通、产业互联新格局。继续抓好萧山至磐安公路(金浦桥至三江口大桥段)快速化改建工程、店口综合港区建设项目、湄池大桥重建工程、柯诸高速店口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应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完成露笑路西侧地块和联托运市场拆后及周边地块的拆迁工作,梳理、解决湄池老火车站及周边区域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并配合铁路上海局做好铁路工区还建方案设计和房改工作。紧盯杭州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要素集成”为目标,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软控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和海亮二期等现有项目建设,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3.坚持优化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三服务”升级版,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员制度,围绕企业项目审批,用电、用气、用能及土地、资金等方面,强化“一对一”全程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继续抓好铜材精密制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赋能中心)实体运行,主动对接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加快各类服务机构入驻,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产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破解发展用地矛盾,继续推进老电镀园区改造提升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扶持优质企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同时,加快2020年经济激励政策兑现速度,修订完善新一轮经济激励政策。持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实现新增“小升规”24家、“下升上”8家。继续写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文章,引导企业向智能化、创新化、规模化转型升级,完成10家车间数字化改造和1353家企业“上云”。强化人才招引,力争全年申报数和入选数实现新的突破。
4.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实施“美丽城镇”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美化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构建镇域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强重点区域、路段、时段的巡查管控,全力巩固创文创卫成果。实施污染行业专项整治,大力开展全域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建立长效常态的管理机制,巩固“五水共治”成效。抓好“污水零直排区”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域污水管网,提高截污纳管覆盖率。强化“六乱”整治,重点做好农贸市场、医院和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继续保持土地长效跟踪管理高压态势,严控新发违建和非法开采。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建设,指导做好绍兴市垃圾分类达标镇街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做好畜禽养殖整治,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一分二清三化”的目标任务。
5.坚持共建共享,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聚焦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抓好盾安北路、枫店线、江东路等镇域交通路网的改造提升工程。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加大对超载超限等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抓好美团共享电单车的方案审定和后续实施工作,配合浣江传媒做好“智慧停车”的建设运行,不断优化集镇交通。强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持续改善镇域办学条件,完成第二中心小学重建二期工程,确保9月份投入使用;抓好杨梅桥小学、湄池初中教学楼扩建和江南大院幼儿园装修等工程,力争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不断提升医疗资源供给水平,加快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楼改扩建等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到年底完成全部工程的90%。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再建立1个“名医工作室”,让更多的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名医服务。继续办好惠民实事,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落实计生惠民政策,深入关爱计生特殊家庭。
6.坚持协调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抓好12条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做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落实与海亮明康汇农产品供应基地对接工作,力争推出几个优质农产品供应点。结合资产资源承包,加强三资管理,深入推进“消薄”工作,确保40个村(社区)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28个村(社区)超50万元。加快土地双保建设进度,计划完成土地开发250亩、标准农田补建4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100亩。有序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加强用地范围内种植管控和新发违建管控力度,争取完成全部4066亩的整治任务。厚植乡土文化,完成渔村、王殿畈、朱家站等7家村级文化礼堂的建设,努力实现村级文化礼堂全覆盖目标。进一步提升红色教育内涵,推进何赤华事迹陈列馆、何文隆事迹陈列馆、宣侠父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环境配套设施和空间布局提档升级。完成何家山头村红色教育基地、湄东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村级公益事业和公用设施的用地报批。加快农村私人建房审批进度,继续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治理。
7.坚持争先创优,提升镇域治理能力。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不断完善政务服务2.0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向村级延伸,努力创建更多村级便民服务示范平台。坚持打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卫战,加大加密生产、消防、危化品管理、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安全检查执法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提升镇级矛调中心,完成社会综合治理中心建设,切实提高综治平台流转处置能力,集中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以“整体智治”为导向,继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健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努力构建全域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治理格局。统筹规划各项防汛防台工作,加快山叶坞、沙湾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和江西湖电排站建设进度。
8.坚持守土有责,增强政府工作效能。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保障领域。强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的运行管理,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考核要求,加强日常督查,突出“履职尽责,实干担当”鲜明导向,切实增强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坚持依法履职,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办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加强清廉政府建设,时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营造崇廉向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