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75/2021-144589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
---|---|---|---|
发布机构: | 党政综合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07-08 |
【本级政府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季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中央、省、绍兴市、诸暨市各级文件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固根基,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坚决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1.严格抓好返乡人员健康管理。按照“三清一管好”机制,压实属地责任,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基层网格员、企业责任,精准摸清春节前后返诸来诸的各类人员,特别对来自境外、边境地区、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在外从事冷链物流、航空码头港口等可能涉及进口物品的从业人员等,扎实做好人员线索摸排、信息登记和汇总上报工作。要积极引导外来流动人口春节期间留在当地,尽可能减少远距离流动。
2.严格实施重点人员分类管理。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返乡人员实施精准分类管理,确保措施明确,重点突出,坚决防止中高风险地区、高风险行业来诸返诸人员漏查漏报、漏管失控。境外人员严格落实“14+7+7”健康管理措施和三次核酸检测,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诸人员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中风险地区人员实施到诸后第一时间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和14天日常健康监测,进口物品从业人员实施到诸后第一时间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和14天日常健康监测,其他返乡人员实施14天日常健康监测。
3.严格按规范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成立工作组,统筹协调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在知情和自愿的原则上,力争做到“应接尽接”,筑牢免疫屏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组织动员,提高重点人群接种率;按照“谁组织上报、谁负责落实”原则做好接种组织工作,统筹安排接种进度,确保在2月5日前完成紧急接种工作任务。
(二)全面落实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防控措施
4. 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从严查控,切实降低公共场所传播风险。督促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旅游会展、文体娱乐等公共场所按照《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措施指引》(省疫情防控办〔2020〕135 号)要求,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集聚等防控规定。采取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控制景区和各类娱乐场所接待规模,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影剧院、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内参加活动的人数不超过场所容纳规模的60%。不举行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大型聚集性活动,所有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不举行迎新、敬香、撞钟等大型聚集性祈福活动,夜间不对外开放。
5.严格抓好校园疫情防控。进一步抓实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压实属地和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查登记等工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教育教学进度,优化调整学校寒假放假时间,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要在放假前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师生尽量在省内、市内过年。
6.严格加强医疗机构防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院感防控制度,加大院感防控培训和督查力度,严防医院内疫情发生和传播。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均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确保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落实发热患者信息化闭环管理。严格住院病房管理,非必要不探视、不陪护,确需陪护的加强陪护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承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要安排专人做好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加强对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和药店的监管、指导,不得接待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人员。
7.严格规范特殊场所防控。严格规范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规范处理产生的垃圾,防止交叉感染。严格落实养老机构、福利院、监所和精神卫生机构等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探望陪护人员应提供7天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出入人员应严格执行测温、亮码、佩戴口罩等措施,场所内定期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定期开展人员排查筛查和健康监测,加强特殊场所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原则上场所内人员春节期间不得外出,确需外出,返回时须提供3天内核酸报告,并在临时隔离房间居住满7天。
(三)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
8.严格强化源头查控。坚持完善“早发现”机制,提高入境物品、存储环境、接触人员及零售药店购药人员的检测覆盖面和频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坚持“人物并防”,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措施和三证齐全的进口食品批批抽检工作。从严从紧加强入境物品规范管理,落实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严格进入我市市场流通的涉疫物品处置,加强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入境物品相关工作人员防控,严格落实重点人群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规范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9.加强交通客运站点管理。汽车站等交通站点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测温、亮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引导乘客不要或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用餐、饮水,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测。科学组织售票和加强乘车管理,严格控制超员率。
10.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需不举办的原则,严格控制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50人以上集聚性活动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镇乡(街道)进行备案,制定落实疫情防控方案。大型酒店、宾馆承办50人以上集聚性活动要同时向市文广旅游局备案。原则上取消单位集体团拜和慰问、联欢等活动,创新慰问老同志形式与方法。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严格审批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压减各类迎春活动,落实防疫和应急处置措施。不组织大规模聚会聚餐,提倡家庭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倡导群众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宜,不得邀请省外亲朋好友参加。
三、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四方”责任。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全面落实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确保不发生失管漏管事件。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个人防护责任。
(二)加强物资保障,做好应急准备。完善医用防护类物资、检测试剂和设备、药品和救治设备等重要医用物资配置,做好个人防护用品、消杀器具等的储备。建好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等小分队,确保人员队伍、防控物资、集中隔离场所、核酸检测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落实到位。完善生活物资应急保供预案,加大对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节日物资需求的保障力度。
(三)加强应急值守,强化“三情”联动。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发现疫情后及时规范报告,加强应急处置,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争取最短时间追踪、溯源、管控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开展情景式实战演练,组织应急模拟和岗位练兵,确保紧急情况能够拿得出手。推进疫情、舆情、社情联判联动、综合管控。规范新闻信息发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疫情信息报告和发布严肃、权威、统一,并切实保护个人隐私。
(四)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群防群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群防群控措施,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公众养成“一米线”、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用公筷和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平衡等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提倡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聚集。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要进行自我隔离,加强个人防护,主动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请各办公室、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按照要求认真落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