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识】分离转换障碍

2021-08-20 08: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

时间回到1983年,农历十二月某个寒冷的夜晚,某镇的一个小山村茶厂女工宿舍里突然传出一声声凄厉的尖叫——

值班厂长闻声马上与另一个男工赶到女工宿舍,站在宿舍门口,无论厂长怎么叫门,除了一声接着一声的尖叫,再无其他回应。无奈之下,男工和厂长合力踢开了门。因为尚未通电,借着窗外透进的森森月光,看到几个人影蜷缩在各自床头靠墙的一边,瑟瑟发抖,不时发出尖叫。厂长顿觉毛骨悚然,一屁股坐倒在地……这时另一个男工划开了火柴,点燃了煤油灯……

第二天,村干部集体调查了此事,女工们除了有些恍惚,身体并无大碍,问到为什么喊叫时,回答出奇一致“我听到XX看着窗户,然后大声喊鬼啊,我一看果然有个披头散发的人影在窗外……”

    当时人们对“癔症群体事件”这个专业词语知之甚少,多以为是怪力乱神,鬼魅作祟。而这类现象,其实是人在特定环境下,受到强烈暗示所表现出一些感官上的异常。今天的科普就来谈一谈这类疾病——分离(转换)性障碍

一、定义

分离(转换)性障碍,是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词汇,在国际疾病诊断标准系统里,这一词汇代替了“癔症”这一古老说法。是一类有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分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

二、症状

该病多起病于青年期,35岁以上初发者少见,患病者大约为普通人群的 1% ~ 5%,占精神科入院者的5% ~20%,该病常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下急性起病,可有多次发作,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文化水平低者发病率高,起病前心理因素常很明显,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

分离症状,是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个体的身份、记忆、意念、感觉和知觉从意识状态脱离开来, 不能够主动地回忆和体验,部分或全部地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和身体运动控制的正常整合。出现分离性遗忘、分离性神游、木僵、恍惚状态、附体、双重或多重人格、情感爆发、假性痴呆和童样痴呆等症状。

转换症状,精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消退。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感觉麻木或丧失,如一侧肢体瘫痪、发麻,起立后不能步行、四肢痉挛、抽搐、昏迷状、呼之不应、过度换气等。在儿童心理门诊中,转换障碍的患儿占3%,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占10%,而且女孩明显多于男孩。

尽管这些病变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但癔症却不是在装病。

三、原因:

(1)心理因素:与心理刺激密切相关。家庭不和睦、婚姻不满意、同事纠纷、自尊心受损等矛盾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忧虑等内心痛苦,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2)遗传:一般来说,癔症的遗传因素不是太明显。

3)人格因素:具有癔症性人格易患癔症。所谓癔症人格,即表现为情感丰富,具有表演色彩,以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病人的情感活跃、生动,但肤浅、幼稚,情感反应过分强烈,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往往从感情出发,对人对事易感情用事。

4)躯体因素: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有促发癔症发作的倾向。多发性硬化、颞叶局灶性病变、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均可出现癔症样的发作。突出的癔症表现有时掩盖特殊的神经系统特征和症状而造成的误诊。

5)环境因素:此外,有多项研究证实分离性障碍的发生与童年创伤和虐待经历存在密切相关。

四、治疗

对分离性障碍的患者应尽快完善相关必要检查以确定其无器质性损害,在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1.心理治疗

1)个别心理治疗

几乎适用于所有分离性障碍患者。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患者的个人成长史、家庭关系、人格特征等,共情患者的情绪,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患者共同探索其患病的原因与过程。切忌一味挖掘患者的童年创伤而不予以相应的共情和支持,以至于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2)暗示治疗

可用于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高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向患者简单解释其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通过即将实施的治疗即可逐渐恢复甚至痊愈。可以运用催眠治疗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结合语言暗示以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3)系统脱敏治疗

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逐步让患者暴露于诱发症状的精神因素中,患者渐渐体验到能够承受这些精神因素带来的紧张不安情绪而不发病,之后逐步增加暴露剂量。

2.药物治疗

临床中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常有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

心理咨询热线:0575-87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