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识】对立违抗性障碍科普

2021-09-07 07:5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

你的小孩是否你说东他就往西、经常发脾气、喜欢和老师家长对着干、课上插科打诨、搞笑调谑、爱顶嘴、还喜欢报复别人?那么要小心,你的孩子可能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

什么是对立违抗性障碍(ODD)?

对立违抗性障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其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6%,在ADHD中更为常见,男性似乎比女性更容易患病(1.4:1)。它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的抗拒、公然反抗、不服从及敌视权威的一种行为模式。基本特征是违抗、敌意、对立、挑衅、粗野、破坏行为或沉默和消极对抗。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家庭、学校、社会所带来的麻烦远较其本人的感受为重。一般对立违抗性障碍没有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社会性紊乱或攻击行为。

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区别:

1. 持续性

ADHD患儿也会出现对立违抗的行为,但是他们往往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会出现,行为消失得很快,而ODD患儿的症状是一直持续的。

2. 有目的性

ADHD患儿出现顶撞家长和老师等的行为一般是一时冲动,而ODD患儿出现此类行为往往是有明确意图的。

注意:ADHD和ODD有时候也会共病,所以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断。

 产生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原因:

1. 遗传因素:现人们逐渐发现与冲动行为相关基因的存在,提示ODD与遗传有关且属于多基因遗传。

2. 神经功能受损: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系的 Renee Kleine Deters 教授等人将对立违抗性障碍执行功能和情绪识别功能进行了探讨,发现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情绪识别中的愤怒识别能力受损,视觉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都存在缺陷。

3. 个人和家庭因素可能增加ADHD患儿发展ODD的风险,如家庭不睦、父母对孩子缺乏管教、管教过严或不当、社会交往不良等。患ADHD的儿童因本身的行为特质和家庭环境的互相作用,是发展出ODD的危险因素之一。

4.与家长的管教方式或标准有关︰当子女出现不当行为时,若父母赏罚标准不一致:一时过分严苛斥骂、一时又不加制止,甚至不予理会等,都会令儿童产生疑惑。久而久之,增加他们ODD偏差行为;而这样又会令家长更添烦恼,以致恶性循环。

如何治疗:

1.正向鼓励:当孩子按照你的话做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真厉害!你自己把桌子整理好了!”通过奖励系统有利于增加孩子良好行为。

2.不回应不良行为: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大呼小叫,这样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应当尽量忽视或者不回应。当不良行为太过严重而不能被无视时,取消给予孩子的某些权利,比如周末的手机时间。

3.对孩子进行训练:教会孩子管理愤怒情绪,控制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训练孩子用积极的替代行为来取代挑衅的行为。

4.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是重要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学习获得有效的处理愤怒情绪的策略;运用认知提高的方式协助孩子建立合适的自我认知,学习如何通过协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增加社交技巧,改善对挫折的耐受力等。

5.药物治疗:当孩子情绪控制和攻击行为较为严重时,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心理咨询热线:0575-87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