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6002078/2022-15052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东和乡 成文日期: 2022-11-01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2-11-01 15: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东和乡

2021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经济和丰,经济发展稳健向好

1.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推进总投资达27亿元的枫和里乡村公园核心区春风十里、尧舜养心谷度假村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今年以来,两只项目新增投资7424万元,春风十里小镇客厅等二期经营性板块全速推进,尧舜养心谷项目高端民宿开始营业,完成核心区项目政策处理,一期首开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2.双招双引量质并进。引进浙江楷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落实“深化‘三服务’、强基促引才”专项行动,深入挖掘人才资源,下活人才工作“一盘棋”。今年以来,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人才1名,省级创新人才2人,省青年创新人才1名。打造智慧农业,浙江省一级种猪场-浙江朝晖种猪有限公司成立9人研发团队,包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及以上4人,工程师4人。提升市场活力,新增培育市场主体53家。

3.多措并举唱响品牌。举办“向往的生活——诸暨东和春季乡村旅游节”活动,开展“春风十里·童玩节”“坐着房车去旅行”“书法篆刻文化旅游活动”“亲近大自然.东和竹笋节”“尧珈.养心墅网红十二时辰美好生活体验活动 ”“春风十里.烧烤露营节”六大主题活动,吸引8万游客玩转东和。启动“东和乡智慧旅游系统”项目,完成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方案编制工作,通过数字化手段,打响游在东和品牌。注册“东和和美”商标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东和品牌效应。

(二)聚焦生态和谐,乡容村貌绽焕新颜

1.垃圾分类深入推进。以垃圾分类达标镇街考核工作为抓手,开展行政村垃圾分类月度督查,季度排位。投入100万元启动王家宅、三坞、十里坪、姚邵畈、施坞闹桥、大林等村垃圾站房的改建和新建工作,投入43万余元新建十里坪村垃圾分类沼气处理终端,投入4万元对十里坪、章梅塔、友谊、大林已有的沼气处理终端进行安全隐患整改。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培训讲座450余人次,分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

2.五星3A迭代升级。在全域“五星3A”村庄的基础上,持续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投资600万元启动实施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投入100万元开展集镇区域美丽河道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十里坪村市级新时代精品示范村建设,和客栈、农耕文化长廊完成建设,和客栈投入运营。投资350万元的西路乱弹演艺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3.乡村建设提标提档。完成美丽城镇建设方案编制,每日定期巡查集镇秩序并建立台账,保障集镇文明有序。完成镇乡“五水共治”互评互查,全乡交界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市定考核目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完成造林更新150亩,平原绿化60亩,义务植树1万株。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推进整治粮食生产功能区394亩。做好新建房与拆翻建房巡查监管,依法拆除新发违建及信访违建950平方。推进标准地址库建设工作,实现地址数据入格、上图,截至目前,核查采集数据300余条。启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大林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探索“宅基地退出和利用模式”。

(三)聚焦社会和序,基层治理稳步提升

1.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专职网格员队伍管理,开展网格员在线率及时长抽查考评共120次,达标率99.93%。做优网格信息,提高工作质量。通过主动向站所派单子、向网格下任务、向平台发指令,累计报送各类事件1300余条,办结率100%。进一步完善110报警服务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矛盾纠纷联动处置机制,累计流转警务信息199起。

2.信访维稳有力有效。推动村级“矛调中心”规范化和“五+X”社会组织标准化全域建设工作。规范建设12个行政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造2个矛调中心示范村。加强“和文化”与枫桥经验深度融合,积极对接绍兴枫桥学院(市委党校),建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基地。积极创建“零上访”乡镇,今年以来共化解绍兴级信访积案3件,化解率达100%,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32件,信访办件率100%、满意率99.2%。积极发挥信访代办制功能,村级受理代办事项38件,乡级受理代办事项10件,调处率达100%。

3.安全工作紧抓不懈。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安全生产月工作,对重点企业长效开展安全生产排查,协助整改安全隐患45条。切实做好梅汛期灾害防御工作,对全乡45处山塘水库组织实施维修养护,对辖区内危旧房、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防范区等场所累计进行防汛巡查500人次。完成全乡10处风险防范区(三处重点风险区,七处一般风险区)的警示上报,排查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均已做安全处理。

(四)聚焦生活和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常态化抓紧疫情防控。开展多轮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摸排工作,共核查重点人员信息385人。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28385针剂,其中第一针14333,第二针13302,第三针750,居全市前列。完成全乡8家工业企业,2家服务业企业外来员工新冠肺炎疫苗100%接种。推行疫苗接种放心标识,对已接种疫苗的商家张贴公示。

2.不断优化民生服务。全面落实“三服务”2.0升级版,抓实“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网格员”三支队伍建设,累计上报问题需求231个,服务手记324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累计走访农户9125余户,收集解决问题317件。定期走访服务低保户、留守儿童,入户开展交通、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累计走访服务等累计367次,发放宣传单4300余份。全力推进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东和乡“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完成财政审核预算和标底审计工作;东和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程进入设计和预算阶段;东和乡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完成方案设计;东和乡部分道路亮化工程完成5公里主要道路黑点路段勘察摸排。依托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村民开展老年人配送餐服务,友谊村、王家宅村每天配送餐200人次以上。

3.全力建设“健康小镇”。优化群众就医环境,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新建规范化村级卫生室1家(龙溪村),改建或关停不规范村级卫生室2家。推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建设十里坪村和乡级心理咨询室。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邀请诸暨市中医院在东和卫生院设立“专家工作室”,与浙江邵逸夫医院对接,设立“名医工作室”和“医疗帮扶点”,开展预约式坐诊。家庭医生签约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立卡工作全域推进,3534名60岁以上老人被纳入健康管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2场,健康咨询5场,发放宣传资料6277余份,受益13630人次。

(五)聚焦基层基础,队伍建设切实加强

1.深入推进党史学习。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推进。深入挖掘冯蔡冯契、上步溪革命老区等东和红色记忆,累计组织祭扫活动11次。做实为民服务。以全面打造“三驻三服务”2.0版为主要抓手,切实走到群众、企业和基层身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驻村驻企服务1245次。结合新任村干部集中培训和各类专题培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各类学习培训56场,组织党员开展“红色之旅”1768人次。

2.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秀竹”培育计划,全力打造一支新时代改革创新型干部队伍。结合“五和”发展目标任务,制定“改革创新”9大重点课题,鼓励年轻干部结对班子认领项目,提高重点工作参与度。完成33个村下属党支部换届工作,其中党总支委员当选党支部书记占比97%,45周岁及以下12人,占比36.4%。全乡83名村两委干部全部完成电子档案备案工作。新发展党员12人,其中大专及以上11人已完成发展任务。

3.全力打造清廉东和。加强作风建设,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今年以来,东和乡开展执纪监督8次,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件,处理违纪违法党员2人(其中开除党籍1人,党内警告1人)。组织开展2020年度村级财务全面清账理财,分别对3人次机关干部、3人次村主职干部、6人次村监委主任进行通报追责。扎实推进强化清廉村居建设专项行动,推进施坞闹桥、章梅塔“五清”村居建设和十里坪村文化礼堂清廉内涵提升、“五清”村居示范村建设工作。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十四五”攻坚之年,我们要凝聚思想、凝聚目标、凝聚力量,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开放的大气魄,切实担负起推进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的重任。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打造发展新亮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依托枫桥学院大平台,打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现场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项目精准回归、全面回归。深入研究友谊、冯蔡、大林、三坞等片区重大项目引进可行性方案,争取新引进1-2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推动春风十里小镇二期项目和游乐项目建设,加快尧舜养心谷和十里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建设工作,进一步擦亮“游在东和”金名片。

(二)探索共富新路径。大力推进“党建联盟”,以组织形态创新促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赋能共富,实施“强村富民”行动,以“创业+就业”“输血+造血”相结合为发展主线,实现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到8个以上。继续推动“小升规”“下升上”“产转法”企业转型,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培育特色优势,扩大茶叶、竹笋、香榧、中药产值规模,进一步探索企业、农场、农户联产模式,全面引进智慧农业生产线,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

(三)绘制美丽新图景。以美丽城镇创建为抓手,巩固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五星3A”等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五星3A”迭代升级。积极开展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庭院、古树古桥建设保护,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品质。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河长制,确保巡河率达100%。加强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开发工作,进一步打响枫和里乡村公园生态名片。

(四)共创治理新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入开展数字化改革,抓好基层治理“一件事”数字化应用。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提升专职网格员队伍服务能力。完善乡村两级矛盾调处机制,实现矛盾不上交,源头“和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95%以上。以“三服务”2.0升级版为载体,不断提升年轻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和群众工作的能力。凝聚乡村党员干部、社会组织、能人等各方力量,助推社会和谐发展,画好共建共享“同心圆”。

(五)发挥党建新优势。紧扣“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兴村共富”主线,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共富优势,为打造共同富裕东和范例提供坚强保障。建强基层领雁队伍,强化重点工作清单式推进,对表式评比,推行季度“亮晒评”机制,全力营造比学赶超、合作共赢新局面。开展“秀竹培育”2.0版,组织年轻干部跟一个师傅、连一个村企、做一个项目“三个一”活动,切实提高年轻干部业务水平,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运用“浙里兴村共富”干事创业平台,着力打造村级干部精准管理、量化评比新模式。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紧抓十里坪村、友谊村等五星党组织,联合域内企业项目,共建区域联盟、村企联盟、乡村振兴联合体,不断凝聚基层“大党建”组织力量。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边,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巩固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