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局 > 水利资讯 > 他山之石
以水清之美壮共富底气
发布日期:2022-11-24 14:55 浏览次数:

绍兴市越城区内的陶堰街道水域面积0.8万亩,占街域面积的24%,境内水网密布,两条运河穿境而过,两大湖泊贯穿其中,形成特有的江南水乡风貌。以田为形,以水为魂;碧波浩渺,水质清澈,均为三类及以上标准,所产的白塔洋鱼虾、甲鱼等水产品远近闻名。近年来,越城区一直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化“五水共治”,描绘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富的幸福美景。

一是全域整治,重塑江南水乡风貌

早在2017年越城区陶堰街道就开展平原河网剿灭IV类水,共摸排入河排污(水)口952个,水产养殖场28个,农田水产养殖面积2111亩,疑似IV类水质及以下水体19个,全面按照“一村一图”和“一河一策”要求实施挂图作战、销号管理。通过开展科学施策大整治行动,深化处理垃圾河、黑臭河21条,清淤38万立方,关停36家禽畜养殖场,完成3016亩河蚌网箱围湖清养;拆除沿河违章6000多平方米,河道砌坎护岸58公里,关停低小散企业23家。实施河道生态化养殖等一系列水质改善措施,实现水岸同治换新颜,街道全水域“靓丽”变身。

今年越城区投入40多万实施清淤工程,重点对贺家池金横后直江的河道淤泥杂物、岸边垃圾等进行清理,对两岸企业污水漏点进行堵截,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打造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画卷。严格处理有关河道问题的上级整改单与群众信访件20余次,通过碧水行动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处理整改全域涉水问题约200个,为“生态典范 幸福陶堰”建设提供坚实的河湖生态安全基础支撑与保障。

目前在陶堰的110条大小河道实现镇河长全覆盖,配备镇级河长13名,村级河长62名,制定《陶堰街道“五水共治”(河湖长制)工作专项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河长制管理、河道长效管理按照,促进人居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大力宣传推广“碧水联盟”小程序,倡导群众“随手拍”强化河湖管护,形成全民共同发力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目前月均活跃度超30%,真正实现了“有人护、管的住、水清亮、产业旺”的美好愿景。

二是湿地润城,生态治水持续发展

浙江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主体位于陶堰街道的百家湖、白塔洋。湿地公园核心区块的绍兴市岸沚稻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发出一套数字化水肥综合管控系统,利用自动感知、自动上传、自动分析、自动管理等功能,田间作物管理的效率提升300%,节省肥料50%,节约水量60%。建设总长度达1000 余米的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有效覆盖农田面积600 余亩,减少农田排放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含量20%以上,能够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了美丽田园建设。

百家湖沿岸新建生态砌块护岸3公里,清淤约10万立方米,水生植物种植4万多平方米。全面清理湿地公园内围网、界箔等养殖设施4.9千米。全面清理外来有害生物福寿螺卵50公斤,成螺200公斤。大力发展渔业生态养殖,探索实行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的生态养殖模式,举行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苗600万尾,进一步守护公园生态平衡。

近年来,湿地公园周边生态环境得到完好保护,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150种,动物16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水蕨、野菱),省级保护植物1种(睡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种(斑头鸺鹠、赤腹鹰、鹗、红隼、普通鵟、鸳鸯)。在2021年底全省迁徙水鸟调研中,发现100多只鸳鸯,这是越城区首次发现超过100只的鸳鸯种群越冬记录。

三是以水兴业,激活乡村“共富基因”

如今位于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按照“生态化种植、数字化展示”要求,全国首个绍兴酒糯稻基地正式挂牌,首批签约打造的基地面积为1000亩。

好水出好米、好米酿好酒,鉴湖湿地公园位于绍兴古城东部,为古鉴湖遗存,总面积为560.93公顷,内有洋湖泊、百家湖、白塔洋等三个淡水湖,湿地率超过70%,水质基本达到Ⅱ类水。同时,鉴湖湿地公园分布了约5600亩泥煤层,“泥炭土具有高天然含水率且持水能力强的特点,并且富含有机物质,能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水质等作用”,陶堰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博介绍道。

坐拥千亩油菜花田的湿地公园,在每年油菜花开的3月总能吸引不少游客。为了更好推介“东鉴湖湿地油菜花节”品牌,2022年当地最新推出“陶堰八味”特色美食馆,一下提供了十多个就业岗位,为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二次就业。“开馆第一周营业额就有5万元。”美食馆总管家说,美食馆里除了主打的八道特色美食外,其他美食还有几十道,食材大多来自陶堰本地,有效盘活了当地农产品。

今后越城区将以黄酒原产地保护区基地为依托,整合鉴湖湿地公园生态资源,完善旅游休闲度假设施,打造东鉴湖农业生态休闲区,提升鉴湖湿地公园的旅游服务质量和区域旅游品牌。

信息来源:绍兴市水利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