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局 > 水利资讯 > 他山之石
治水兴水惠三秦——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水利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2-08-30 10:16 浏览次数: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正式向陕西省定边县通水!今年5月,这则好消息在“缺水县”定边县传开。在这座地处陕北白于山区的小城,近9000名群众吃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不止在定边,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及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0年间,陕西共投入资金2405亿元,实施江河治理、防洪减灾、城乡供水、灌区改造等工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织密水网惠民生

沟壑交错纵横,河流急湍奔腾,机械轰隆作响……在神木市一条100多公里长的施工战线上,榆林市水利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引调水量最大的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正在“架桥通堑”,全力打通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水源补给线”。

“这是榆林发展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榆林市委书记李春临说,“工程分两期实施,概算总投资150.58亿元(不含神木支线),设计每年引水2.9亿立方米,其中一期投资112.2亿元,总工期48个月,计划2024年实现通水目标。项目建成后,将为榆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水资源短缺状况,陕西相继建成了西安李家河、延安黄河引水、榆林王圪堵、延安南沟门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一座座水库大坝,一个个水源工程,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网,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

安全饮水到村户

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旬邑县,最近,随着职田水厂等一批集中供水工程提升改造项目相继完工,过去“水质不好、雨季泥沙多、旱季供不上”的现象消失了,当地群众用上了“幸福水”。

职田水利管理站站长罗正宏说:“职田水厂属于千吨万人以上跨区域集中供水工程,提升改造后日供水能力超1.2万吨,目前承担着向7个镇102个村及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供水的任务,供水人口达17.6万人。”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覆盖全域、惠及全民的城乡供水工程,并加强工程管护和水质检测。近37万人氟超标饮水卫生问题基本解决,186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水平得到巩固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广大群众实现了从“没水吃”到“有水吃”再到“吃好水”的跨越。

管水有方促粮丰

今年夏收虽然遭遇了强秋淋、特晚播、越冬期低温等不利因素,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流曲高效节水示范田亩产依旧高达725公斤。

为何能实现高产?示范田负责人刘军虎说:“我们坚持良技、良种、良机相结合,按照专家要求,累计进行了两次麦苗催肥、两次节水灌溉、4次喷药防虫害。”

据介绍,东雷二期抽黄灌区以实现灌区节水、农田增产、群众受益为目标,共流转土地1100亩,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粮食生产。同时,利用滴灌作业与改畦作业开展高效节水试验,并采用良种培育、精耕细播等方式,不但实现了高产高效,而且节水效果显著,用水量由140立方米每亩次降至110立方米每亩次。

灌区建设既关乎国家的“粮袋子”,又关乎农民的“钱袋子”。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通过改造和建设大中型灌区、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36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72万亩。目前,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728万亩。

水秀河畅家园美

在西安市西咸新区斗门水库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栽植水生植物。据测算,斗门水库建成后,库区面积将达10.4平方千米,不仅可实现黄河、长江水系“碰面”,每年还可向西咸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约8773万立方米,补充生态水量约1456万立方米。

“目前,斗门水库北池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推进水库南池工程建设。”西安昆明池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水安全保护部部长王阳说。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更是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先后启动渭河、汉江、丹江、延河、无定河、泾河等综合整治工程,有效提高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显著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提升了沿河地区城市品位。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