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17/2023-152486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发布机构: |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3-09-19 |
关于印发《诸暨市2023年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现将《诸暨市2023年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诸暨市财政局
2023年9月19日
诸暨市2023年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打造田园生态系统,根据《诸暨市2023年“五水共治”实施方案》和《诸暨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我市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绿色农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打造田园生态系统,完成2条氮磷生态拦截沟渠道建设任务,做好已建成的12条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的维护和水质监测工作,为“美丽诸暨”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市创建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内容
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严格按照《浙江省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执行,要具备反硝化除磷装置、拦截转化装置、新型生态浮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生态基微生物固定装置、沟渠底栖动物构建等硬件设施条件。建成的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兼具高效氮磷拦截与景观美化功能,处理后水质明显改善。
(一)暨南街道千秋桥村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生态化改建农田沟渠1条,全长约1000米,生态净水塘面积约3600平方米,沟渠汇水农田面积约7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沟渠除淤、生态塘除淤整理,沟岸生态修复、生态浮岛、浅滩湿地、生态跌水堰、生态透水坝、反硝化除磷装置、拦截转化装置、沉水植物及定植、防控植物带建设等。
建设期限为2023年8月至2023年11月。
(二)安华镇五指山村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生态化改建农田沟渠1条,全长约 1000米,沟渠汇水面积约65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沟渠整理、沟岸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生态跌水堰、生态透水坝、反硝化除磷装置、拦截转化装置、沉水植物及定植、防控植物带建设等。
建设期限为2023年8月至2023年11月。
(三)已建氮磷生态拦截沟渠运行维护。对已建成的枫桥镇杜黄新村长塘景观流、倒洪泄一杜黄庙渠道、枫源村、暨南街道沿江新村、新南村东西向、南北向、安华镇五指山村、山下湖镇山下湖村、同山镇绿剑村、五泄镇十四都村、陶朱街道联合村和暨阳街道五浦头村共12条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对照考核验收标准及要求,进行维修及管护,确保沟渠能正常运行并起到应有作用。
(四)已建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水质监测。对已建成的12条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对照考核验收标准及要求,编制水质监测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进行水样检测,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积累实践资料。
三、资金安排与使用
市财政安排资金92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暨南街道千秋古桥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招标审计等相关支出,33万元用于安华镇五指山村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的相关支出,6万元用于12条已建沟渠的日常维护,3万元用于12条已建沟渠的水质检测。
新建沟渠通过市镇两级联合验收后,按审计实际完成投资额给予全额奖补,奖补资金最高不超过50万元。已建沟渠的管护费用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会同所在镇乡(街道)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按照0.5万元/条的标准奖补给相应的沟渠管护主体。沟渠水质检测按照相关程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负责检测,检测费用在检测报告出具后一次性拨付。
四、保障措施
(一)构建组织体系。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协调指导各项工作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市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和资金兑现相关工作,有关镇乡(街道)负责工程建设和监督相关主体开展日常维护。
(二)强化技术指导。依托省耕肥管理站、浙江科技学院等的技术支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助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协助责任单位解决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顺利完成。
(三)严格监管机制。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主体要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内容和进程安排,认真组织各项建设,确保建设质量。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财务管理要求严格把好资金使用关,实行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