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味道” 铺就共富之路

2024-10-28 10: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发改”公众号

近年来,诸暨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创新推出“一乡一品”,深入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打响特色小吃品牌,推动小吃产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乡村共富道路上的“诸暨样板”。目前诸暨次坞打面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小吃产业农合联会员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带动就业近3000人。

一、多项要素保障,助力产业“根深苗壮”

一是出台专项政策。出台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用以推动小吃产业发展、品牌推广、标准建设、技能培训等。与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联合出台金融优惠政策,为小吃产业整体授信8亿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打面和小吃门店进行70%贴息,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近500万元。二是打造行业标准。托浙江省农科院制定《“诸暨次坞打面”加工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发布《诸暨次坞打面制作规范》绍兴市级地方标准和《次坞打面制作技艺》国家级团体标准,推动产业标准化、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现已按标准建设“诸暨次坞打面”公共品牌门店超过300家,遍布全国6省17个地级市32个县市区。三是加强人才培育。开展“诸暨次坞打面制作”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开班5期,培训人数超300人。联合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开展小吃产业媒介素养和新零售工作专题培训班,参与人数超百人。对小吃产业优秀从业人才授予农业农村类“诸暨工匠”称号,进一步激发其示范引领作用。


诸暨农商银行与诸暨市小吃产业协会金融授信仪式


二、多种模式结合,助推产业“开花结果”

一是品牌提档促发展。以“诸暨次坞打面”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诸暨传统特色小吃品牌效应持续放大,通过启动“一乡一品”项目建设,初步打造了“璜山壹品”“陈宅味道”“浬浦溪”“岭北盐焗鸡”等多个镇级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出了阿生餐饮、福发团圆饼、锦马年糕等一批年产值达3000万的市场品牌。鼓励小吃生产主体提档升级,累计建成SC企业、小作坊均超10家。二是企业抱团共发展。依托小吃产业协会组建诸暨小吃产业农合联,吸收会员87家,基本涵盖市内所有特色小吃,其中11家会员单位创办诸暨市越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实体化运作,将部分收益反哺小吃产业协会,改变了诸暨小吃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团队合力作战。目前诸暨市越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建成“次坞打面+小吃”融合门店4家,投资开设岭北盐焗鸡连锁加盟门店20家,年产值达1600万元以上。三是全链延伸再发展。深挖小吃产业链,从基地种植、工厂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盘活“上下游”,形成协同发力的产业图谱。山下湖镇成立“次坞打面”原材料加工基地,取得多种原材料配方生产经营许可证,满足300余家门店日常用料。岭北镇8个行政村联合成立盐焗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构建“生态化养殖+标准化制作+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推广”的产业链,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目前在建养殖基地20亩。

诸暨次坞打面品牌发布


三、多层次宣传推广,助推产业“藤蔓延伸”

一是活动载体有形有效。举办首届诸暨次坞打面比武大赛、“供销飘香”诸暨小吃节等活动,邀请全省知名小吃企业参展,吸引人流量10万人次,销售总额近500万元。组织参加浙江省乡村美食大赛、CBA全明星周末等高层次展示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今年来,“岭北盐焗鸡”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乡村美食大会金奖产品,“诸暨次坞打面”“西施团圆饼”荣获全省十佳名小吃、入选“味美浙江”城市地标美食榜单。二是平台推广有质有序。建设集文化展示、产品销售、体验互动为一体的诸暨小吃展示展销中心,集中对外展示诸暨小吃品牌。成立“诸暨市供销电商为农服务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供销电商为农服务中心特色产业站点,线上宣传销售特色小吃,全年开展直播265场,累计成交150万元。三是媒体造势有声有色。邀请央视《生财有道》《家乡至味》等栏目组多次拍摄并播放次坞打面专题节目,其中《生财有道》栏目当期获当日收视第一。委托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共富经》栏目播放乡村振兴赋能计划“诸暨次坞打面”展播视频,不断提升诸暨小吃知名度、美誉度。

诸暨小吃展示展销中心开馆暨一乡一品共富直播开播仪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