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的专项民主监督报告
兴一方水利 守诸水安澜
——关于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的专项民主监督报告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2024年11月,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民主监督,调研组听取了市水利局、水务集团及属地镇街的情况汇报,并先后赴陶朱街道苍象湖、浣东街道潺头湖、暨阳街道安家湖等点位实地踏看工程建设情况,全面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在征求相关部门、属地镇街和委员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监督报告。
一、基本情况
诸暨市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是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浦阳江流域防洪规划的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8.83亿元,涉及安华、牌头、暨南、暨阳、陶朱、浣东、姚江、店口等8个镇街,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浦阳江流域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建设内容包含加固改造提升堤防23段,总长度62.56公里;新(改)建主要交叉建筑物73处;新建水文化节点1处,便民服务点4处,堤防景观绿化及亮化提升等。工程划分三个施工标段,浦阳江东江区域为1标,浦阳江西江区域为2标,城区上游区域为3标,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至目前,已完成2.6亿元,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23%。
二、存在问题
(一)土地报批进展缓慢。目前,该工程土地报批尚未完成,导致安家湖退堤段、潺头湖左岸退堤段等多个堤段及沿线10多处穿堤交叉建筑物施工工序衔接受到影响,施工现场存在空转现象,无法按既定计划进行施工,工程进度相对滞后。同时,关键节点的延误已影响后续施工工序安排和项目整体进展,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及成本压力,将导致总工期拉长。
(二)三线迁改作业冗杂。工程涉及三线迁改数量多且复杂,而强弱电单位内部迁改流程繁琐,审批环节及协调工作耗时较长,因此三线迁改虽已进场,但推进力度与施工要求不相匹配,施工进度受制于迁改进度,部分堤段作业面无法展开。其中,强电迁改进度滞后较为严重,导致白塘湖、柘前湖、堰底湖、道仕湖、朱公湖、渔村湖等6处重要堤段工程出现阶段性停滞,使堤防桩基施工及后续施工环节无法及时启动,项目工期延误。
(三)政策处理阻力较大。工程多处政策处理面临困难,如杨蔡小湖段,村民房屋紧邻施工红线,且房屋老旧、开裂严重,在得到房屋检测安全保障情况下,村民仍阻扰施工;月塘湖段个别村民以房屋安全为由要求拆迁,且不同意进行房屋安全检测,致使施工无法正常开展;了山段村民认为工程施工影响其日常生活,要求拆迁,并开始出现阻工问题。同时,堤防施工沿线涉及大量鱼塘、蚌塘、大棚基地等政策处理问题,虽经属地镇街多次协商,但部分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三、建议对策
(一)加快土地报批,推进项目工程进展。一是优化审批流程。业主单位要充分考虑土地报批的复杂性,积极与水利、自规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梳理和解决审批过程中的问题,建议采取并联方式推进审批,缩短审批环节时限。二是加强配合协作。沿线8个镇街及水利、水务、自规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明晰资料收集、审核、报批、反馈等流程,形成协同机制,统筹管理、高效工作。
(二)加强要素保障,提升项目实施效率。一是配强迁改施工班组力量。根据迁改任务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合理扩充迁改班组规模,确保人员设备投入能满足施工需求,提升迁改工作效率,补齐工程推进短板。二是简化内部迁改流程。加密沟通协调频次,简化强弱电单位内部迁改流程,减少审批和协调衔接耗时;科学合理制定迁改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员,提高内部协调效率,缩短迁改周期。
(三)加紧政策处理,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将传统的“先政策处理后施工”方式转变为“政策处理和施工同步推进”方式,确保“工程进度、村民利益”两保障、两不误。一是疏堵结合强护航。公安部门要对非法阻工等违法犯罪行为,快速查办,重拳出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全力护航项目建设。同时,相关镇街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座谈会、现场走访等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村民能充分理解工程实施的意义和长远利益。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协调解决因施工中实际问题,力求破解一个、推进一段。二是细化措施保安全。业主单位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沿线有影响的房屋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必要的施工安全措施,如引入隔震和减震技术、优化施工流程等,确保对周边房屋的影响降至最低,切实消除村民对施工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顾虑。同时,要及时公告施工过程风险和防护措施建议,避免村民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减少施工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