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万能药?
“医生,我咳嗽了,给我开点消炎药吧。”“医生,我发烧了,为什么不给我开消炎药?”
在门诊工作中,医生常常听到患者提出这样的想法和要求。很多人觉得抗生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吃抗生素?抗生素真的是万能药吗?
一、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1928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实验中偶然发现青霉菌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在二战期间拯救了无数生命,被誉为“医学奇迹”。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问题逐渐显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如果不积极管制抗生素的滥用,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将有1000万人。
二、抗生素真的是万能药吗?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炎症无效。而且抗生素不等于感冒药,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对病毒完全无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感冒,还可能削弱免疫力。
三、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哪些后果?
1.产生耐药性:催生“超级细菌”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会让细菌在“适者生存”中不断进化,产生耐药性。也就是说,大多数抗生素会对这些“超级细菌”无效,导致感染难以治愈,甚至使简单的手术都变得致命。
2.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
抗生素就像“无差别炸弹”,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误伤肠道内的正常有益菌群,从而导致正常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还可能会诱发肠炎,使患者出现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
3.副作用不容忽视
抗生素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耳聋等副作用。故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相当于慢性自杀。
四、如何正确面对抗生素?
1.遵医嘱,不自行用药
医生会根据感染类型和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患者不应主动要求开抗生素,更不可将剩余药物当作“家庭常备药”。
2.拒绝“经验式用药”
即使症状相似,不同感染的病原体可能完全不同。上次用剩的抗生素不等于这次的对症药!
3.支持“精准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病原体靶向测序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实现精准治疗,减少盲目用药。
4.重视预防,减少感染风险
勤洗手、接种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降低对抗生素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