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诸暨市关工委报告团 副团长 侯生才
诸暨市关工委和市新四军研究会报告团老同志,回眸当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抗日救亡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峥嵘岁月,满怀爱国激,决心为“让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教育奉献余热。他们早就厉兵秣马,整理资料,精心备课,并于今年三月起唱响了这一主旋律,至今已给9个单位、53所学校作报告62场,听报告人数达36800余人。
清明节期间,报告团老同志抓住这一时机,在老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为前来祭英魂的干部、职工、广大师生宣讲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可歌可泣事迹。华东人民战斗英雄郭荣熙虽已80高龄,仍念念不忘以史育人的重任,早早来到纪念碑前,结合亲身戎马生涯来青少年讲抗日战斗故事。老同志们短小精悍绘声绘色的演,讲激发了听讲者的爱国热情。浣江中学老师万喆东深有感触地说:“老革命谆谆教诲,新一代永志不忘。”市二中团支部青年志愿队38位同志总忘不了往年老同志在纪念碑前讲的一席话,今年又再请老同志给他们讲抗日战争的战斗历史,抗日英雄们的英勇杀敌故事。他们纷纷表示:我们青年志愿队一定要带头弘扬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毋忘国耻,振兴中华。青年们把8年抗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的精神牢记心中,并在实际行动上做到不断深入社区、农村,服务于公益事业,慰问和帮助孤寡老人。暨阳街道石门槛村村委会给他们的感谢信中,盛赞这种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
报告团老同志又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到双桥、城南、暨阳初中、草塔、马剑、山下湖、牌头镇中、阮市镇小、外陈、新壁完小和实验幼儿园等45所学校作“让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报告,老同志深切希望师生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日寇在全国和诸暨犯下的滔天罪行,指出日军侵华期间是中国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最黑暗的一页。大力宣扬了“枪声惊醒睡狮,怒吼威震敌胆”抗日军民爱国救亡的大无畏精神,深刻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衰落走向解放振兴的传大转折点,提出了“毋忘家国仇,扬我中华魂,强我大中国”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也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我们要和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们反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侵略历史,东山再起,务必居安思危,但不要因反对日本右翼势力而做出伤害日本人民、影响稳定的错事来。有的老同志在宣讲中还穿插唱几句抗战名曲,使师生们心中的那股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所到学校的领导、师生,都盛赞老同志的报告声情并茂,生动感人。城南初中撰文《诸暨日报》教育专刊,称赞老同志的报告让师生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外陈完小10年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请老同志到校作过报告,受益匪浅。今年再次请老同志到校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报告,老教师说:老同志10年未变,青春不老,我们校10年却发生了巨变。数学老师陈冲说:“10年前,我听了老同志的报告,那时还是学生,印象非常深刻;10年后,我成了一名老师,又听了老同志的报告,他们讲起来还是那么充满激情使人振奋。我想现在我的任务会更重,要让自己的学生也能深刻体会当年抗战的艰辛及日寇的罪行,为让祖国变更加强大而发愤努力。”
报告团老同志还与市新四军研究会合唱团一起,到市综合高中,为2500余名师生宣传演出,纵情演唱了《松花江上》、《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高潮迭起。校书记潘丹衷心感谢老同志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并向报告团赠送了一面题写“春风化雨,滋蕙润兰”的锦旗。
200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