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火炬网 > 工作信息 > 工作动态
爱心潮涌枫桥江
发布日期:2007-01-22 09:45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火炬网

“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平等教育。”这是枫桥镇的干部、老师和群众的夙愿。一直以来枫桥镇教办、镇关工委倡导师生及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结合学校减免、社会资助等形式,努力实现“学生入学一个也不少”的工作目标,让教育公平成为现实,有效提高了全镇的义务教育水平,积极创建人民满意教育。
为让每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都能上学,为让每一名家境贫困的学生露出希望的微笑,近年来,枫桥镇教办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大了资助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每学年开学,教办要求各校教师走村访户,全面家访,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展开深入的调查,取得全镇贫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摸清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建立详尽的贫困学生档案。各学校关工小组针对贫困学生建立了专门的帮扶小组,帮扶小组由学生和任课教师组成,定期找贫困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使每一个学生都露出了希望的微笑。
枫桥镇教办下属各校均成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会,每学年面向师生开展一次爱心捐助活动,“奉献一片爱心,关心我们身边的最需要关心的人”感染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爱心款”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资助贫困学生,认真做好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助学基金会”机制的确立,成为资助贫困生的源头活水。枫桥镇中是全镇最早成立爱心基金会的学校之一,自1999年该校创立爱心基金会以来,全校师生已爱心捐款91381元,发放基金56388元,受益学生达363人,使贫困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2006年3月教办所属七个教育支部与22位最贫困学生结对,开展了“党员教师受教育,家长学生得实惠”的群众满意活动,为贫困学生献爱心,让家庭贫困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精神上得到鼓励,让他们安心学习,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受到精神歧视。
2005年的春天,全堂小学的小瑜同学(化名)不幸患了白血病,家庭为支付巨额医药费而负责累累,他的病情深深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为了帮助小瑜同学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枫桥镇教办、教育工会、关工委、妇联、团委联合发起“献出一片爱心,挽救一年生命”的捐款倡议,广大机关干部、教师、学生、群众积极响应踊跃捐款,短短三天捐款就达5万多元,及时送到小瑜家长手中。病情好转的小瑜同学,已回到了同学们中间,和大家一块学习,现在他还是学校长期资助对象。跟小瑜的家长交谈,听到最多的话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老师,感谢社会热心人士,是大家救了我们一家”。
一人有难,众人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枫桥镇全社会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已蔚然成风,乐善好施、济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大批社会热心人士、企业家、实业家,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宣定章奖助学金”、“冯崇本奖助学金”、“杨婉珍奖助学金”等助学金的创设;每逢春节、“六一”节,镇、村干部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学校和贫困学生家中,问寒问暖,赠钱送物,慰问贫困学生;“携手慈善,共创和谐”的氛围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人士去年和今年分别向枫桥镇教办捐资了13万元和9万元人民币,让305位贫困学生受益,新学期刚开学另一位热心人向东一初中捐款5000元,资助16位贫困学生。救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人生,他们的慷慨解囊的义举将被我们铭记,他们的乐善好施将永远被社会尊重。
“在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你帮助了他,使他度过困境,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给他人希望的同时,你也会感到很快乐,因为你的爱心,点燃了别人的希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位热心人士捐助时说的话。
枫桥镇教办 葛永锋
 

信息来源:火炬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