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工委,帮我找到了结对企业;感谢海亮集团,让我圆了大学梦。”日前,草塔中学应届毕业的贫困学生小丁,发自内心地向市关工委表达感激之情。这个今年高考的幸运儿,以650分的理科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可成绩出来后,小丁却忧心忡忡,因为他家因其父亲身患重症,已经债台高筑,家人无力为他筹措读大学的费用。在市关工委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愿意结对帮助他完成学业的海亮集团,使得他的求学之路得以延伸。
诸暨市关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有一些高考学子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为此,市关工委自2001年推出了结对助学活动,由关工委出面,发动社会上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捐资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我市盾安控股集团在2005年设立“盾安关爱助学金”,每年投入20万元资助寒门学子。海亮集团1997年就开始助学,今年又成立“海亮关爱助学金”,计划每年出资20万元资助15名左右贫困学子上大学,并制订了2007—2014年的助学经费测算表,列入了企业文化计划,使助学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我市的青年企业家也加入到助学队伍中,今年,由市青联发起,27位青年企业家共同建立“青年励志基金”,用以进行“助学—奖学—实践—创业”的链条式扶持。现在我市捐资助学已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帮困助学的行列中来。
今年我市的助学行动,在关工委的倡导下,于4月下旬开始。我市的各高中在困难学生自愿申请的前提下,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搞好帮困助学基础档案。5月底,有16所中学的126位应届高中毕业生填写了《诸暨市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申请表》,经所在镇乡(街道)签署意见,由学校认定后,上报市里。此后,市关工委及时走访核实相关情况,经市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协调小组商定,凡录取二本及以上对象,归口市关工委和团市委牵线,由企业、单位、个人和青年励志基金出资结对资助,每生全程资助12000—15000元;三、四、五批对象由市慈善总会负责,一次性资助3000元,其中低保户子女由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负责一次性补助3000元。
目前,首批由市关工委负责结对的46名品学兼优的应届高中毕业特困生,都已经落实了结对单位,其中海亮集团结对15人,盾安集团结对15人,上海陈氏集团结对10人,另有社会上乐善好施的热心人士结对6人。市青联、慈善总会、市人民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工作,目前还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在高校开学前,已经申请的贫困家庭大学生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
诸暨市关工委办公室
200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