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民警杨光照谈与“问题青年”结对帮教
7月29日,诸暨市关工委邀请枫桥派出所民警、市关爱团成员杨光照与部分成长顾问交流结对帮教经验。
杨光照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十余年来,已为辖区五所学校及社区青少年义务宣讲法制课80多场,受教育65000余人次。在枫桥,根据教育对象不同,采取法制学校、家长学校、归正学校三个层面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听(认真听课)、记(认真记录)、写(写心得体会)、谈(谈思想认识)、改(改存在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自己教育自己,使学生人人受到教育、个个得到提高。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本素质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抓源头、抓苗头、抓人头的工作思路。对学校内发生的侵害学生利益、身心健康的人和事做到早知道、早加入、早处理、不拖不推不含糊,主动管理,及时查处,全力维护青少年人身权益。对社区层面,实行村、镇、所、庭及有关部门联动跟踪管理,落实定点、定人、定责,实施月汇报、季考察、年总结管理程序。并动员部分违规青少年家长,采取积极防范措施:隔源——隔离团伙成员的源头,由其父母或亲属带离原居住地,外出务工、就学;断线——切断原有人员或同伙成员的联系;稳心——排除外界干扰,养成其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习惯,稳住心理状态。
帮教工作做到“四延伸”。即:帮教工作向家庭延伸、向学校延伸、向社会(企业)延伸、向监所延伸。对少量轻微违法的在校青少年,在帮教工作中首先采取逐户走访,尊重家长意愿,对违规学生实行单线联系、单个帮教、专人管理,不扩大影响。对“问题”学生,实行联系到村、走访到户,谈心到人。对特殊对象,采取特殊帮教。如“5+1”帮教形式,落实一位关爱团成员、团支部团员、社区民警、驻村指导员协助失足青少年家长对失足青少年进行有计划帮教。“六个一”帮教措施,即建立一份帮教对象档案,签订一份联动帮教责任书,每月书写一份思想汇报,帮教小组每月一次互动联系,帮教成员每季一次家庭走访,帮教对象每年参加矫正办1——2次的法制授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