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图书馆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 “十二五”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与“十三五”的承接之年,诸暨市图书馆通过新馆搬迁将抓住此重要时间节点,目标明确,思路明晰,着手构建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资源、技术与服务新业态,响应群众文化新心态,引导全民阅读新生态。同时,着力全馆上下统筹,深挖事业发展使命,砥砺业务创新精神,提升一线窗口热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贡献应尽之力。
一、确保新馆保质保量顺利开馆,结合社会捐赠和2015全民读书活动,举办有影响力的开馆系列活动。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全市人民阅读推广工作,进一步营造关心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诸暨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全民阅读浓厚氛围。结合图书馆新馆开馆仪式启动诸暨市2015年全民读书系列活动。以“五水共治,两美浙江”主题读书活动为重点,积极开展讲座、展览、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大众传媒介绍新书、好书,刊播读书心得、评论,宣传介绍图书馆服务项目等,扩大图书馆的社会效应,引导市民把读书当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二、利用新馆软硬件优势,拓宽渠道,借助社会力量和社团组织,深入广泛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次大型讲座,切实培育全市人民的读书习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全市人民阅读推广工作,进一步营造关心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诸暨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全民阅读浓厚氛围。我们结合图书馆新馆开馆仪式启动诸暨市2015年全民读书活动。
三、利用新馆数字化设备优势,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力推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诸暨市图书馆利用新馆优势开通并发布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网站,新媒体传播载体已较为齐全。接轨大数据时代下的文化传播,更为灵活地运用以上新媒体工具,更为充分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微信大众社交平台的权威集群发布效应,以及官方网站、移动图书馆的虚拟资源应用实体和资讯传递主体效用,打造文化宣传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全面化传播形态。对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工具开展线上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缩短服务距离、扩大服务半径的涉及面和侧重点进行认真思索并实际推进,如对开发微信公众号接入端功能,使持证读者可绑定“一卡通”,随时随地使用部分借阅功能。
四、继续做好古籍保护工程,年底前完成全国古籍普查。卓有成效地推动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库建设。
继续做好古籍保护工程,年底前完成全国古籍普查。卓有成效地推动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库建设。
进一步丰富馆藏特色资源。继续实施优秀古籍地方文献的再版发行规划工作,深入开展古籍普查和地方文献征集、开发、利用工作,重点做好馆藏宗谱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做好《诸暨市谱牒文化》、《越读》等期刊的编辑发行工作。
五、深入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以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设施和资源为依托,紧密结合文化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社区、村级文化中心建设,大力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进一步增强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努力把更多适应群众需求的数字资源传送到社区和乡村,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
六、继续做好镇乡图书分馆和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建设。
抓好图书馆主阵地服务工作,以“送书下乡”为抓手,继续完善5个省级中心集镇的图书分馆建设,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围绕各图书分馆和农家书屋开展延伸服务,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图书资源共享。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读书需要。同时,建设完善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积极做好送书下乡,图书流通、业务指导等工作,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