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暨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
发布时间:2016-12-27 15: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财税局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困难挑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新预算法,切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努力落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财政改革稳步推进,重点支出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当年财政实现收支平衡,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总体情况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5894万元,完成预算的94.8%,增长2.8%。加上转移性收入354305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39878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3885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2000万元,调入资金4332万元,上年结转资金5961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830万元,11项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2796万元),收入合计1070199万元。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8559万元,完成年度指标的97.1%,增长5.5%。加上转移性支出261640万元(其中:上解支出18401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2625万元),支出合计1070199万元。
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收支具体执行情况(1)收入主要科目执行情况。增值税(25%部分)78994万元,下降6.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2240万元,增长57.1%;营业税188663万元,增长13.8%;企业所得税(40%部分)85291万元,下降3.3%;个人所得税(40%部分)31101万元,增长5.9%。
(2)支出主要科目执行情况
农林水事务支出845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10.5%;
教育支出20873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25.8%;
科学技术支出5188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6.4%;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11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1.5%;
医疗卫生支出859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10.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94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10.8%。
节能环保支出1791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2.2%。
城乡社区支出6227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为7.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501795万元,下降50.2%;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936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3111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为642275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505160万元,下降48.8%;结转下年支出137115万元,支出合计642275万元。
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3487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01463万元。
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13341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1000万元。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始终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加,对我市财政收入增长带来较大影响,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年初收入预期相差较大。另一方面,各项刚性增支不断加大,保运转、保民生、促改革、防风险等工作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短收近4亿元的情况下,我们紧紧依托科学理财,通过严格规范支出管理、统筹存量资金、争取上级补助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足额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确保了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支出任务顺利完成。
1.大力支持经济发展。
充分释放财税政策“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年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7.8亿元,落实“工业经济三十条”等各类财政扶持政策,累计兑付企业奖补资金6亿元。积极转变财政扶持经济发展方式,建立20亿元转型升级产业基金,并入围全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第一批参股基金项目,获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配套出资8亿元。针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大、融资困难的实际,扩大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规模,及时为市级规模企业和市级“苗子”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全年为企业提供转贷周转资金总额累计达177亿元。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争取政策性银行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千方百计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2.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公共财政导向,集中财力向农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延伸、向民生领域覆盖,切实做好政府“十大惠民实事”和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民生事业的资金保障工作,全年累计执行民生支出66亿元,同比增长6.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6%。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加大投入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美丽村庄建设等工程。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满足农民精神文化多元化需求。落实传统特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1000万元,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建立和实施独生子女特殊家庭关爱制度,设立独生子女特殊家庭关爱扶助金。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水平。
3.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和PPP合作模式,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储备,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姻”,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浣东污水处理厂项目被列为全省PPP合作模式示范项目。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切实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资金21.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项目资金5.2亿元,为缓解政府融资压力、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改革,按照“三统一”原则(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出租出让、统一调配使用)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集中管理工作,已完成土地确权966.7万平方米,完成房产确权287.6万平方米,确权率为94%,经营性房产实行统一招租后,租金溢价达64.6%。积极探索和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引导培育浣江传媒集团、水务集团,拓宽经营范围,注入优质资产,提高盈利能力,探索资产证券化发展之路。积极推进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打造“阳光财政”。着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指导目录和预算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城乡公交一体化等领域购买服务试点工作。
4.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硬化预算约束,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结余结转资金清理,清缴部门单位结余资金7亿元,对于到期未使用的结转结余资金进行回收统筹使用。从严从紧规范财政资金存放,开展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建章立制、量化考核,保障政府性资金存放的公正、公平、公开。开展全市镇乡(街道)机关单位“一把手”和财务人员财经纪律专题培训,加强风险源头防控。严肃财经纪律,按照镇乡(街道)全覆盖,部门两年轮一遍的要求组织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并对问题单位严肃问责;严格资金拨付审核,全年完成154只项目概算审核工作,总送审金额20.2亿元,净审减金额3.7亿元,审减率为18.3%;全年政府采购总金额23.3亿元,节约资金2.2亿元,节资率9.5%。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然面临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受经济持续下行影响,财政收入缓增长趋势明显,收支矛盾突出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历史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显性化,推进改革的任务复杂艰巨;财政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6年经济财政形势
收入方面,经济运行“三期叠加”的挑战更加突出,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业企稳回升的态势仍不明显,影响相关主体税种收入的进一步增长;“营改增”继续扩围、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将进一步影响财政增收。预计2016年财政收入形势仍不容乐观。支出方面,积极财政政策、重点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财政收支“紧平衡”将成为新常态。
(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根据财税改革总体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结合对2016年经济财政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我市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央、省、绍兴市有关决策部署和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落实“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发挥好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努力确保收支平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控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2016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大会和诸商大会精神,统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和转移支付等各项资金6亿元,确保“工业经济三十条”和“八大创新举措”等转型升级扶持政策落地。按照产业基金三年出资计划,安排产业基金出资4.8亿元。围绕产业基金“121”发展目标,加快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健全产业基金风险防范机制。
2.健全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继续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围绕“五水共治”总体部署,加大对防洪水、保供水等重大水利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大大气、水污染防治财政投入,切实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等措施,加强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继续大力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设立文明城市创建和生态市创建专项资金,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生态市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落实村(社区)干部报酬,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管理和运行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运行保障。
4.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公共服务优化。
加大民生投入,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健全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体系,继续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和养老、医疗等底线民生保障。加大住房制度改革力度,继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创新融资体制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教育科技文化投入,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精神,不折不扣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农村特岗教师津贴、中职免学费等政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设立科技专项资金和人才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研究开发、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深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继续实施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文化下乡”等惠民工程,积极支持传统特色文化保护、文物保护、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
5.强化十大惠民实事资金保障,促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以政府“十大惠民实事”项目为重点,全力做好资金保障,确保全年财政增量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关于“三公”经费支出的相关要求,坚持勤俭办事,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格监督检查,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落地生根。
(四)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
根据财政部规定,从2016年起,水土保持补偿费等5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为此,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76960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7.5%。主要收入科目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960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209572万元(其中:预期税收返还40788万元,提前下达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0527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000万元,调入资金16510万元),收入合计979172万元。
2.支出预算
2016年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3751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759641万元(不含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支出数,该部分支出为线下支出)增长3.2%。主要科目支出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3751万元,加上转移性支出195421万元(预计上解支出195421万元),支出合计979172万元。
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根据2016年起,水土保持补偿费等5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新规定,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317909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下降36.6%;加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8266万元,动用上年结余1946万元,收入合计32812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8121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下降35%。
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529424万元,下降1%。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441253万元,增长9.9%。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88171万元。
(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1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0万元。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平衡。
附件一:预算报告名词解释.doc
附件三:2016年预算报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