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诸暨市图书馆2016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6-02-18 15:35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转型突破、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之年。诸暨图书馆馆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抓手,推进诸暨市图书馆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加快互联网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

一、确保新馆顺利运行,结合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和2016全民读书活动,举办有影响力的系列活动。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全市人民阅读推广工作,进一步营造关心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诸暨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全民阅读浓厚氛围。

二、利用新馆软硬件优势,拓宽渠道,借助社会力量和社团组织,深入广泛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继续推出“暨阳讲坛”品牌,上、下半年举办一次大型讲座,切实培育全市人民的读书习惯。

1.加强“暨阳讲坛”品牌系列公益讲座、公益展览、等活动。结合2016年“全民读书节”,面向不同年龄层读者开展文化活动,开展亲子阅读、家庭教育、书画展、摄影展等各类活动,增强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形成良好的活动文化氛围和文化韵味,推进全民阅读步伐。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少儿“小小采购员”品牌的升级,结合2016年未成年人读书节,以绘本阅读、亲子阅读等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知识平台和成长乐园,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好铺垫。

三、利用新馆数字化设备优势,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力推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在市区合适地点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室。“诸暨市数字图书馆”项目已经启动,争取在2016年彻底完成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全民推广数字借阅,试行借电子阅读器服务等,打造全新数字阅读体验, 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阅读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馆藏电子资源,争取资金引进符合实际需要的数字资源,加强对自建地方特色数据库的研发力度,购买点击量和群众需求量巨大的数据库资源;壮大“数字讲师团”,凝聚全体馆员和文化志愿者力量,着力开展数字图书馆的普及性宣传和教育,更多地将符合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数字资源带进基层,实现数字资源均等化服务。

为进一步延伸公益文化服务, 大力提升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读者获取公共文化资源,极大减轻图书馆的图书更迭、人工借还、上架等劳动强度,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向社会提供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服务,提升劳动效率,极大方便读者借阅范畴和时间(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把传统的借阅模式向数字化借阅转变,以形成公共文化资源的辐射力,使公共资源全面、最大化覆盖并使之产生效应。

四、继续做好古籍保护工程,利用“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浙江省省级古籍修复站”两块招牌卓有成效地推动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库建设。

高度重视古籍普查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工作,以全省第二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评估为主线,密切关注本市方志、年鉴、家谱、政协文史资料、专题汇编、画册等核心文献的出版信息,依托“诸暨市宗谱研究会”、“诸暨市浣纱读书会”、“诸暨市越览读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较为广泛的地方文献联系网络,扩大社会影响,加大征集力度。巩固已有的特藏和古籍资源建设。以项目开发和读者需求带动馆藏古籍、特色文献的数字化进程,积极做好古籍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五、深入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认真落实市文广局文化惠民精神,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图书资源共享,我馆在馆外图书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围绕各图书分馆和农家书屋开展延伸服务:对乡镇村建设有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覆盖。

六、继续做好镇乡图书分馆和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建设。跟新华书店合作,推出图书PDA模式,切实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围绕各图书分馆和农家书屋开展延伸服务,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图书资源共享。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读书需要。同时,建设完善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积极做好送书下乡,图书流通、业务指导等工作,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七、推出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借用社会力量,同时探索与暨阳学院图书馆共建的全面性,发挥双方最大优势

诸暨市图书馆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分院图书馆共建共享,积极鼓励引导大学师生加入志愿者队伍,畅通志愿者服务渠道,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培育一批志愿者优秀团队和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