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用诸暨 > 信用公示 > 守信示范

致敬诚信

信息来源: 诸暨信用网 发布时间: 2016- 04- 08 15: 07 浏览次数:

来源: 诸暨信用网
发布时间: 2016- 04- 08 15: 07

 春节还未过,80多岁的石老伯又一次来到了诸暨农商银行的信贷室,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信封里是一叠各种面额凑成的现金,整整1万元。他说:“我是来替儿子还贷款的。”

石老伯的儿子石某原先在当地从事建筑装潢的生意,2013年在诸暨农商银行贷款30万元用于购买建材原料,后由于经营不善,难以维持,此时又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综合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归还贷款。诸暨农商银行的信贷员也曾多次上门调查,正当他们心里默认这笔款恐怕很难再收回来时,石老伯站出来说:“我还。”银行的工作人员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当时的石老伯已经是年届耄耋的老人,只有每月不高的退休金收入,可是他态度坚决:“诸暨农商银行在我们资金紧张,有需要的时候支持帮助过我们,做人要讲良心讲信用,虽然我们眼下遇到了困难,但我儿子欠农商银行的钱我一定会想办法还上”。

三年来,诸暨农商银行这个辖区的信贷员已经换了好几茬,可是石老伯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承诺,他在自家地里种蔬菜瓜果,再拿到集市上卖,又揽下清扫街道的活,以换取微薄的收入。然后默默将自己的退休金和这些打工挣来的钱一点点凑成整数,又一次次走进银行。春来秋往,寒暑交替,石老伯的身体越发佝偻,可每次还款,他总会说:“真是对不住,还差不少,但是余下的钱我一定会尽快还上的。”银行工作人员百感交集,只能握着老人的手说:“您的人品我们信得过。”如今,石老伯已总计归还15万元贷款。

当前复杂的金融背景下,面对实体经济疲弱下滑的现实环境,银行承受着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困扰,信用风险已经占到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总有一些“老赖”变着花样拖欠贷款。然而,也总有像石大伯这样的人,用自己不起眼却善良坚定的行动,践行诚信、担当责任,维系着银行与客户之间互信的鱼水关系,共同打造更加和谐的金融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