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急救常识,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急救术。实际上,在心脏停跳4分钟后,大脑皮层细胞就开始不可逆转地死亡,若及时抢救,患者恢复如初的几率将超过50%。若超过10分钟,则抢救成功的几率只有2%左右。所以在前4分钟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术十分关键。
国际通用急救法DRABC
D是danger,即危险,当他人需要救助时,施救者要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如在高速路上发现车祸,应先在前后各50米的范围内设置明显路障,再去查看车祸现场。
Rresponse,即反应,看到确实有人需要救助,应首先拨打120呼救专业人员,同时观察救助者的清醒程度。
Aairway,即气道,要保持患者气道畅通。
Bbreath,即人工呼吸。
Cdirculation,即胸外按压,恢复血液循环。
注意:“ABC”急救步骤应尽可能一气呵成,此外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因为再正确的个人急救方法,也比不上专业的医疗救护团队。
◆心肺复苏术HeartlungResuscitation
由于突发性心脏病、窒息、电击伤、淹溺、严重失血等原因,均能引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将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术是挽救患者的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但是在进行心肺复苏前,要先进行两项判断,一是心脏是否骤停,二是呼吸是否停止。
判断一:呼吸
当患者没有意识反应时,施救者将面颊靠近患者的口鼻,停留十秒,如果没有感觉到呼吸的气流,没有听到呼吸的声音,也没有看见患者胸部的起伏。就可以判定患者已经没有自主呼吸。
判断二:脉搏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心率可以通过触摸腕关节以上2厘米处的桡动脉判断。靠近拇指一侧的脉搏最明显。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对于人事不省的患者,应在他的颈动脉处检查脉搏5到10秒,颈动脉在颈部气管与颈部肌肉之间。但是禁止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防影响血液循环。取固体异物。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时应使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应与躯干处在一个平面上。如果患者躺在软床或沙发上。应将其移至地面上或在其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木板。如果发病时患者处于俯卧位或侧卧位,应使其变为仰卧位。同时还要清除口腔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血液等。清理方法:双手扶在患者的头部,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从而使液体状的异物顺势流出;还可将食指或小指包上纱布或手帕等,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掏取出来,并取出患者易取出的义齿,以防脱落而进入气道造成窒息。对于没有意识反应的患者,不能盲目地用手指在其口腔中进行清掏。
还要打开患者气道。要一手压前额,另一手的中指和食指的指尖对齐,置于患者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若怀疑患者颈椎受伤,则要谨慎使用这种打开气道的方法。
人工呼吸:
救助者将一只手按压在患者前额,使患者头向后仰,压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则捏紧患者的两侧鼻孔,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上提下颌,保持患者的气道畅通。接着,救助者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患者的口唇,平稳地向内吹气。如果吹气有效,患者胸部会鼓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救助者的口唇离开患者,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频率为成人每分钟8—12次。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目的就是起到人工循环的作用。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段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救助者在实施按压时,应将上身前倾,以髋关节做支点,双臂伸直,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双手重叠,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处于下面的手的手指伸直,双手手指交叉互扣,贴腕翘起。按压时,以掌根垂直用力将患者的胸骨下压4—5厘米,然后放松。掌根始终不要离开患者的胸壁,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相同。心脏按压有效时可感觉到患者的颈动脉的搏动。
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按压时救助者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面色,在进行心肺复苏2分钟后,用10秒钟时间检查患者的呼吸及观察其循环体征,然后每隔数分钟检查1次,直到抢救成功或停止抢救时为止。
心脏复苏注意事项:
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如躺在软床和沙发,应将背部垫上硬板,或将患者挪到地面),头部不得高于胸部。若患者口中有呕吐物、血液、假牙等异物,应事先清除。可以采用将头偏向一边的方法清除液体异物。用包上纱布的手指掏取固体异物。
◆气道异物梗塞AirwayBlockage
体弱者卧床进食大块食物;婴幼儿口含食物说笑、哭闹时,容易将食物卡在气道引起阻塞窒息。此时拍后背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一旦进入气管,拍后背会让异物会由于重力作用下滑到气管更深地方,卡得更死。虽然是一块小小的异物,但是却能造成重大的悲剧。正确的方法是使用海默立克急救法。
发现异物梗塞后,施救者从背后抱住患者,一手握拳、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背。双手置于肚脐上一拳处。使用快速向上的力量冲击病人腹部,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每一次冲击应单独、有力地进行。
而婴儿的方法则不同,要5次叩背、5次胸外按压交替进行。
5次叩背法
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心绞痛AnginaPectoris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并嚼服阿司匹林1片(150至300毫克)缓解病情。若病情未减轻,每隔3分钟再含一片硝酸甘油,最多3次。同时,应及时拨打120,请医生现场检查和治疗。病情稳定前,不要随意移动患者。
◆处理伤口TreatmentOfWounds
在急救前,要用肥皂清洁双手。轻微的伤口,可以用清洁的水冲洗,再进行包扎。而出血速度快的伤口,要先止血再包扎。止血时,可以直接压迫伤处或者抬高伤肢,同时手指按压伤口接近心脏的动脉止血。如果伤口较大且严重,在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按住伤口进行止血。但是不要用棉花和卫生纸敷贴伤口,它们的纸屑和纤维不容易和伤口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