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暨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困难挑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秉承“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努力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当年财政实现收支平衡,促进了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总体情况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938万元,完成预算的93.3%,同口径增长2%。加上转移性收入987585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29089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6756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616151万元,调入资金24553万元,上年结转资金6013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0095万元),收入合计1705523万元。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23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8%,增长20.2%。加上转移性支出733166万元(其中:上解支出20346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1615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0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3555万元),支出合计1705523万元。
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收支具体执行情况
(1)收入主要科目执行情况。增值税119154万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57913万元,营业税85988万元,企业所得税(40%部分)63497万元,个人所得税(40%部分)59910万元。
(2)支出主要科目执行情况
农林水事务支出105028万元,增长23.5%,主要是新增债券安排支出45400万元;
教育支出215429万元,增长3.2%;
科学技术支出51885万元,与上年持平;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826万元,增长80.1%,主要是新增债券安排支出8600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85946万元,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989万元,增长2.4%。
节能环保支出17178万元,下降4.1%。
城乡社区支出116354万元,增长86.8%,主要是新增债券安排支出96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732149万元,增长45.9%;加上转移性收入506849万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8204万元,调入资金261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36153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1450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为1238998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744818万元,增长47.4%;加上转移性支出494180万元(其中: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61530万元,调出资金8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4650万元),支出合计1238998万元。
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49154万元,增长2.6%。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90193万元,增长22.1%。
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5896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0万元。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财政厅核定、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2016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5.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5.2亿元,专项债务50.2亿元),比上年增加债务限额20亿元。至2016年末,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85.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5亿元,专项债务50.2亿元,未超过省财政厅核定、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当年政府债务限额。
(六)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1. 稳增长,促转型。
把促进发展作为财税工作的第一要务,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推动政策加力增效,全年累计兑付企业奖补资金6.94亿元。全面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水利建设基金减免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免各项税费12.2亿元。健全财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宽“税银互动”合作范围,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66亿元。继续做好应急资金转贷工作,全年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资金转贷服务,共计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3500万元。充分发挥产业基金撬动效应,按照“121”基金发展计划,积极推进我市产业基金运作,已投资和拟投资资金规模达到81.87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市产业创业创新与新经济发展。
<ol list-paddingleft-2" style="list-style-type: decimal;">
<ul list-paddingleft-2">
抓改革,重创新。
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改革健机制、调结构、降成本,形成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高成本融资向低成本融资转变、短期融资向长期融资转变的基本格局,政府综合融资成本降至4.48%,平台融资和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更为健全高效。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成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PPP基金,其中省PPP基金出资2亿元,无偿使用存续期10年,环城东路延伸段工程、智能综合物流产业基地项目以及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师公寓3只省级示范项目落地,有效引导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我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城乡公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评审、校车运行等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全面启动。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性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全年争取新增债券20亿元、置换债券105.67亿元,水利建设项目转移支付4.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转移支付2.7亿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300万元,为保障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和财政支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补短板,惠民生。
坚持公共财政导向,将补短板与惠民生结合起来,集中财力向农民持续增收倾斜、向科技创新延伸、向公共服务民生领域覆盖,全年累计执行民生支出71.84亿元,同比增长16.5%,占总支出比重为79.1%。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三农”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运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93元,建立残疾人全面补贴制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推广使用“创新券”,建成启用市科创中心,填补政府孵化器空白。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传统特色文化保护等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场馆)免费开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三环线建成通车,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公路175公里,开通诸暨至杭州城际通勤列车,城乡公交一体化深入推进。建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投入保障机制,助力特色小镇建设,全力做好G20峰会和十方面惠民实事经费保障。
强监管,提绩效。
严肃财经纪律,按照“镇乡(街道)全覆盖,部门两年轮一遍”的要求组织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并对问题单位严肃问责。全力推进公车改革,摸清全市涉改车辆底数、司勤人员底数和公务车辆经费支出,严格公车改革补贴发放管理和车辆处置程序,改革节支率达到7%。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规范政府性资金竞争性存放,将住建局等资金规模较大的四家单位纳入竞争性存放范围。严格资金拨付审核,全年完成448只项目概算审核工作,总送审金额32.4亿元,净审减金额2.94亿元,审减率为9.06%;全年政府采购总金额27.02亿元,节约资金3.42亿元,节资率11.25%。健全预决算公开制度,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决算,接受全社会监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仍然面临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收入组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支出刚性需求项目只增不减、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7年经济财政形势
2017年,我市财政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财政收支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市经济运行总体趋稳,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前期项目效益逐步显现,改革红利继续释放,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我市经济在新旧发展动力转换期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减税、减负力度将持续加大,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的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同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重大战略项目建设、深化改革等支出刚性增长,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任务趋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紧平衡依然是财政收支运行的常态。
(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根据财税改革总体要求和市委决策部署,结合对2017年经济财政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我市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央、省、绍兴市有关决策部署和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开放创新、攻坚破难、精品精致、勇立潮头”的工作基调,切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实施“拆治归”转型升级组合拳,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公开透明;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培育涵养税源;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强化民生托底,支持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提高支出精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2017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
依法依规组织收入,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在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同时,坚决防止收取“过头税”等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稳步推广应用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严格实施收费清单制度,不折不扣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持税源导向,加大促进税源回归发展注册地经济奖励政策兑现,培育一批符合转型升级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税源,增强税源转化为税收的能力。
2.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继续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围绕“五水共治”战略部署,加大对防洪水、保供水等重大水利项目支持力度。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的支持力度。
3. 推动落实科教兴市,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产出绩效。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深化文化礼堂建设,加大文明城市创建投入力度,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和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4. 健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农村居民低保、残疾人低保及生活补贴、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等政策提标,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强化民生托底保障。健全就业保障制度,继续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进一步深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全科医生签约补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扶助等。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加强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
5. 创新财政扶持方式,进一步促进改革落地和经济发展。强化资金供给和政策保障,推进改革落地,强化创新驱动,综合实施“拆治归”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促进我市产业升级和经济转中向好。顺应“营改增”改革要求,优化财税政策,创新扶持方式,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动政府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四)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735820万元,同口径增长7.5%。主要收入科目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5820 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254262万元(其中:预期税收返还3987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1438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0万元,调入资金50000万元),收入合计990082万元。
2.支出预算
2017年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7082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0.4%。主要科目支出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7082万元,加上转移性支出203000万元(其中:预计上解支出19300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支出合计990082万元。
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703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 4%;加上转移性收入22425万元(其中:提前下达转移支付8425万元,调入资金14000万元),收入合计725425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2542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2.6%。
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637941万元,下降-6.1%。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614449万元,下降-0.2%。
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23492万元。
(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12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00万元。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平衡。
(八)转移支付预算草案
我市政府预算为县(市)级政府预算,所有支出均纳入本级支出,无转移支付支出。
附件:预算报告名词解释.doc
2017年诸暨市三公经费预算说明.doc
2017年诸暨市政府预算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