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火炬网 > 五老风采 > 经验交流
骆楚楚:不忘初心 永存爱心
发布日期:2017-03-17 16:27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火炬网

不忘初心  永存爱心

枫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骆楚楚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41年,曾担任过学校领导,对教育事业怀有特殊的感情。1998年起兼任枫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18年来我与广大“五老”一起,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履行职责,尽我们所能共同关爱服务青少年。

    一、牢记党的宗旨,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是我镇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目标。去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抓住这一契机,以“我们的村史”宣讲活动为载体,在全镇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引导他们知乡爱乡、听党话跟党走。我与村、校关工委的同志精心谋划,先后组织梅苑、全堂、三江、桥择完小近千名学生文化礼堂开展教育活动在参观全堂文化礼堂感受全堂国术艺术参与文化互动后,学生们纷纷写了感言。其中全堂初中一位学生写到,“我们村的文化礼堂凝聚着乡村的精气神、它用多姿多彩的方式唤醒了独有的文化,留住了游子的乡愁,构筑了村民的精神家园,是集文化大礼堂、文化讲堂、民俗馆、春泥计划活动室、农家书屋及书画室、老年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场所,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文化礼堂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

今年1月18日、20日,我组织30名回乡大学生,组赴全堂、梅苑、杜黄新村、栎桥、新择湖、枫源等村文化礼堂活动中心与当地150多名小学生开展寒假“情系枫桥”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学知识、学艺术、学做人。

二、坚持帮困助学,努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

一直以来,我把孤儿、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对象,通过各种渠道牵线搭桥,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2005年,在北京经商的楼为华先生回老家枫桥楼家村探亲,他的弟弟楼建华在镇内办企业,兄弟俩想为老家的学生办点实事。得知这一消息,我与枫桥镇教办主任一起前去拜访,一番交谈后他们兄弟俩愿意出资200万元成立枫桥镇兄弟教育基金,资助枫桥镇的贫困中小学生。八年中共出资712040元,累计受助特困生1334人。枫桥镇兄弟教育基金无论是章程的起草,还是贫困学生的选定,以及助学款发放、受助生思想动态掌握、互动管理等,我都认真细、用心办事,得到了楼为华先生的赞誉。因此,楼为华先生2008年上半年又独资成立了“枫桥镇为华助学金”,每年从初一新生中确定10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实行全程资助。每生到大学毕业合计需21000元,楼先生计划10年出资210万元、资助100名贫困生。到今年已资助90名学生,其中39名已读大学。在落实为华助学中,我同样用心用情做好一切基础工作每年筛选、初定贫困学生对象,陪同基金会同志走访每名贫困生,受助生确定后,发放好每位学生的助学金。如今的财务手续十分规范,企业更是刻板细致。为保证助学金顺利到位,每年六月我不知要跑多少次银行、打多少个电话。楼为华先生行事十分低调,为华助学金助学近10年,从未与学生直接接触过,不少学生和家长提出想见见楼先生,当面表感谢,特别是受助大学生均已成年即将踏入社会,他们心头有份牵挂和遗憾,想见这位老乡一面。在我的提议和安排下,去年7月27、28日两天,楼为华先生出资为受助大学生举办了夏令营。在开营座谈会上楼先生首次与同学们见面,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业的酸甜苦辣,鼓励贫困学子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改变人生的命运给受助学生很大的触动。通过这次夏令营,受助大学生纷纷表示滴水之恩未曾敢忘,以后做一个能为社会作奉献的人,把为华精神传承下去。

如今,我镇先后建有枫桥镇中“寿彩凤资助金”、枫桥镇小的“王冕奖学金”、梅苑小学的“冯崇本资助金”、洄村完小的“莲花资助金”、石砩完小的“王冰助学金”、全堂学校的“宣林章奖助学金”等8个奖助学。今年楼为华先生又为枫桥增设“学勉中学奖助学”、“枫桥镇中奖助学金”,为顺利实施助学,我与“五老”一起,继续牵线搭桥,让我镇贫困学子分享社会的温暖。

    三、参与社会治理,帮扶失足青少年迷途知返

前两年我镇有失足未成年人24人,涉及16个行政村(社区),大多为盗窃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面对失足少年,我与“五老”一起,仔细摸清每名对象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违规原因,联司法、公安、镇村干部等开展爱心帮扶“6+1”结对帮教活动。为使爱心帮教出实效,我一方面邀请全国优秀民警杨光照镇司法所同志、派出所干警为“五老”作辅导,指导“五老”运用“枫桥经验”开展帮教,另一方面适时组织召开工作座谈会、分析交流会,引导“五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经过两年的实践,我镇“五老”用爱心、责任心,把关爱人、帮助人与教育人、引导人结合起来,帮教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如帮扶对象小陈,今年16岁,全家3人,父母均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小陈在读初中时因猥亵殴打他人成为帮教对象,自结对起我与陈老师多次到他家所在学校,家长、老师及其本人了解各方面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感沟通、关心引导,用我们的真心、热心、爱心感染小陈。随后一年多结对中,无论在校在家的表现还是各科的学习成绩,小陈都有明显的进步去年小陈升入诸暨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班主任让他担任班级的督查委员,负责检查纪律。由于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小陈利用检查晚自习的机会,回宿舍吸烟喝酒,出现旷课现象,并用200元钱买了一辆旧摩托车,节假日与几个朋友乱对此,我们多次上门做小陈的工作。去年11月21日,我与陈老师邀请杨光照一起到技师学院,在学校协助下,面对面与小陈交流,通过谈话使他认识了错误,写了检查,目前他表现比较稳定。

18年的关工委工作让我感触很深,我认为只有全心投入才会深入,只有全力付出才会获得。无论做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还是关爱帮教工作,都需要我们勤字当头,勤沟通、勤联系,用老同志的爱心触动青少年的内心,发挥老同志的优势解决青少年的困惑,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信息来源:火炬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