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您真的选对了吗?

2017-06-09 16: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9%,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高达40%。高血压患者多需终身服药,因此选对降压药至关重要。
1.什么样的降压药物才是理想的药物呢?
①   降压效果佳,能让血压长期持久达标;
②   安全性好,长期服用无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
③   方便服用,依从性高;
④   具有降压外的心脑肾保护作用。
2.降压药物有哪些?
★α受体阻断剂
    20世纪40年代上市,代表药物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此类药物通过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直接扩张血管而降压,还可以治疗前列腺增生。缺点是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临床不作为一线降压药,常用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利尿剂
    20世纪50年代上市,包括袢利尿剂(呋塞米等)、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等)和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利尿剂通过排钠降压,疗效好,价格低廉,主要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血钾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等。
★β受体阻滞剂
    20世纪60年代上市,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适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和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不适合哮喘、心脏传导阻滞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CCB)
    20世纪70年代上市,药名中都有“地平”两字,代表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壁的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而降压。降压效果好,起效快,不影响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包括牙龈增生、心跳加快、血管扩张引起的下肢水肿、头痛和脸色潮红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20世纪80年代上市,药名中都有“普利”两字,代表药物有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而降压,还能降蛋白尿、保护肾脏和逆转心室重构,适用于蛋白尿、冠心病、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有干咳、血钾升高、肾功能减退等。初始使用ACEI后2周,需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
    20世纪90年代上市,药名中都有“沙坦”两字,代表药物有缬沙坦、氯沙坦等。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而降压,适应证与ACEI类相似,也有保护心肾的作用,但不会引起咳嗽,也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3.何时需要联合用药?
    指征如下:①单药治疗2-4周仍不达标时应采用联合治疗;②血压≥160/100 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起始就可以采用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