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及截肢的康复教育

2018-02-19 14: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在短期内难以根除,故平时应加强颈椎病的预防。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以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内因是致病的基础,而外因是可以预防的。应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诱发因素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疾病(如:咽喉部炎症、高血压、内分泌稳乱等)。

      (一) 防止外伤

       设法避免各种生活意外运动损伤,如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尽量防止,坐车时尽量不要打瞌睡。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在头颈部发生外伤后,应及时去医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 矫正不良姿势

       要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久之容易发生颈、肩部的软组织疲劳性损伤,进而导致颈椎失稳,发生颈椎病。预防慢性损伤,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另外一些规律性的长期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等亦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再发。

二.截肢

     (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

      现代义肢接受腔形、容量十分精确,一般体重增减超过3kg就会引起腔的过紧或过松,所以保持适当的体重很重要。

     (二)防止残肢肌肉萎缩

      残肢肌肉训练防止萎缩是非常重要的,如小腿截肢要做患足训练,即残留的肌肉训练。

     (三)防止残肢肿胀或脂防沉积

      残肢应该用弹力绷带包扎,只要脱掉义肢就要包扎。

     (四)保持残肢皮肤和假肢接受腔的清洁    

      防止残肢皮肤发生红肿、肥厚、角化、毛囊炎、溃疡、过敏、皮炎等,保持残肢皮肤健康。  

      (五)其它

       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密切观察残肢病情变化,防止残肢并发症,定期随访。截肢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协助和训练患者利用健肢做力所能及的事,促其生活基本自理。休养期间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充实生活内容。使患者能够早日回归社会,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为其提供社区护理,通过开展康复站、家庭病房等多方面利用病人康复的管理与指导,遵循“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原则,完成患者的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