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及脑梗死的健康教育

2018-03-12 15: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以原发性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慨压判断标准:正常成人血压的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90~60mrnHg;成人高血压为收缩压≥160 mmHg,及舒张压≥95mmHg,临界高血压指血压数值在上述二者之间。

【生活调护】

        1.居室要安静、舒适,注意休息,眩晕严重时需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2.合理安排生活,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

        3.定期检查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定期检查,至少每年测两次血压。

        4.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血压,病情稳定时应该有计划地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爬l'Lf、游泳、太极拳等,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爱好等情况进行选择。

        5.高血压病需终身服药,通过治疗使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服用药,不可自己盲目服用药物或不按医嘱服药或自行停用药物。

        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淡薄功利。学会自我调适心理,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善于排解压力,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不良刺激。

【饮食调护】

        原则:低盐、低糖、多纤维,戒烟限酒、忌辛辣。

        1.合理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豆类等,忌辛辣、刺激、肥厚之品,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2.肥胖者应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

        3.戒烟酒。

【食疗法】

        1.花茶: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作用,取白菊花20克,沸水泡眼代茶饮,对早期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效果佳。

        2.山馇茶:山楂能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具有促消fk增进食欲、降低血脂作用。取生山楂30克、何首乌20克,水煎代茶饮。对高血压、冠心病者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3.决明子茶:决明子可祛风散热、平肝明目、利尿,对高血压、便秘、高血脂症效果佳。取决明子30克、枸杞30克,水煎代茶饮。

        4.芹菜粥:芹菜100克,粳米50克,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将熟时放入芹菜末,再煮菜熟,即可食用,降压作用。

二.脑梗死

        1、定义:脑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或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

        2、哪些人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

高血压患者、高胆固醇患者、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房颤动的患者)、糖尿病患者、TIA和脑中风史患者,再发中风危险增加9倍、吸烟、酗酒者、其他(血液病、肥胖、年龄>55岁的男性、中风家族史等)

        3.急性期治疗:

        (1)溶栓治疗(最好在急性缺血性梗死发病3小时内)

         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

        (2)抗血小板治疗-对不能进行溶栓治疗患者

        (3)抗凝治疗-对心源性病因(如心房颤动)及其他类型患者

        (4)介入或手术治疗-对有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可择期进行

        4.预防:

        缺血性中风发病源头在哪里

        控制缺血性中风发病源头

        长期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律紊乱(心房颤动)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习惯有: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二级预防的措施

        a.控制高血压

轻中度脑供血动脉狭窄<140/90毫米汞柱、伴心衰或肾衰<130/85毫米汞柱、伴糖尿病<130/80毫米汞柱、定期监测血压、最好选用半衰期超过24小时的降压药,如络活喜,每日只需1次服药。即使偶尔漏服,降压疗效也可以维持更长时间, 避免因漏服造成的血压波动

        b.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

对既往有缺血性血管事件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5%左右、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没有禁忌症,应该终身服用阿司匹林

        c.治疗高胆固醇(他汀类药物)

胆固醇水平正常后,一定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建议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复查血胆固醇)、他汀不能随便停用,停用后血胆固醇还会上升

        d.治疗心脏病

积极治疗能引发中风的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及心脏瓣膜病、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华法林,监测抗凝强度、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适用于低危的患者)

        e.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食、合理选用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目标值: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f.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6倍、使血液中血凝块更易形成、产生血压一过性增高、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戒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可减少50%;戒烟小巧门:想抽烟时可用别的东西代替,如口香糖、瓜子、喝茶等、尽可能让自己忙碌一些、闲时可陪家人逛公园、做有氧运动或家务、尼古丁依赖患者需使用戒烟药物

        g.控制体重

        h.体育锻炼:避免过于疲劳、合理的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不能缺课和中断,除非疲劳过度而有意休息几天

        i.保持稳定的情绪           

        j.饮食: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糕、油炸食品、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少于半两、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用橄榄油或菜籽油烹饪、每周吃两次鱼、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食盐少于6克

       k.健康自我管理

建议您:

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保留所有的医疗记录、写健康日记,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使用药物的反应、血压、血糖、血胆固醇等、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复查和随访,获取防病的指导

总结:预防中风再发的注意事项

1.缺血性中风患者要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2.控制血压 

3.降胆固醇,坚持他汀治疗 4.控制糖尿病 5.合理饮食

6.适度运动   7.戒烟限酒    8.坚持康复训练 

9.保持心态平衡 10.接受患者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