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 信息公告 > 报告讲话
杨元清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9-12-27 10:18 浏览次数:

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杨元清

2019年4月1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各项议程顺利完成。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研究会领导成员,审议通过了新的《章程》。借此机会,说两句心里话。

第一句:感谢。

承蒙大家的信任,我有幸当选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新一届的会长。在此,深表感谢。

一是感谢组织的信任。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史学研究团体,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而我一直在党委、政府部门任职,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门外汉,但组织上还是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追求,全情投入,全心履职,努力向组织交上满意答卷。

二是感谢同志们的厚爱。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有我的老同事、老朋友、老熟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新面孔。你们出于对我的厚爱,推选我为会长,这是我的福气,也是我的幸运。我定会把这份厚爱,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以诸暨木柁“热桐油滴背脊”的干劲,与同志们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是感谢历届班子和会员作出的努力和创造的成绩。这些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研究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会接好历届研究会传承下来的接力棒,翻篇归零再出发。

第二句:希望。

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班子今天已经产生,我希望研究会能精准定位,精诚共事,精品叠出。在四个关键字(词)的定位上作点努力。

第一个:会

研究会的“会”,代表着这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组织、一个团体,那就必须有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一是讲政治。讲政治,首先要对党忠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其次要政治敏锐,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稳脚跟,辨得清方向,经得住考验,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再次要信仰坚定。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鉴史育人者,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到对党的理论真信真懂,对党的道路真随真行。

二是讲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因为不学习不知道历史的方位,不学习不知道工作的方略,不学习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前些日子,我的一位朋友说,现在上老年大学跟上幼儿园一样难,要开后门才能进。我想,作为研究会的同志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党史军史,学习形势任务,学习业务技能,做到勤学善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相信,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政治的敏锐性,思路的灵活性,工作的创造性。

三是讲纪律。大家知道,新四军之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有铁的纪律;新四军之所以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守规矩。研究会要有好口碑,要让人高看一眼,必须讲纪律、守规矩。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更要自觉执行研究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新的《章程》,这是工作的底线。比如: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申请的条件、会员入会的手续、会员履行的义务等等。

第二个:研究

“研究”是我们工作的本行,也是我们的手段。而研究的方向如何,研究的深度如何,研究的成果如何,则考验着我们的能力与水平。对“研究”两个字,我个人觉得要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大局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我们的首要责任。作为一个地方研究会,就要做好“拓展”和“结合”两篇文章。所谓拓展,就是不仅要研究新四军在诸暨的历史轨迹和战斗历程,还要研究新四军在开辟浙中抗日根据地过程中抓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文化教育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指导我市新时期党的建设。所谓结合,就是要把党史军史研究与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结合起来,与幸福诸暨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回答我市“四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努力推出一批有较高史料价值、学术水平和现实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以史为鉴、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切实把研究历史与服务大局推向深入。

二是主业意识。研究新四军的历史是我们的主业。虽然这方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更高的标准来看,我们只是走近了诸暨党史、军史、抗日史这座富矿,还没有真正走进去。今天,这个任务已落到我们肩上,必须全力以赴。因为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谁去研究?我们不去挖掘,谁去挖掘?我们不去利用,谁去利用?这是工作所系,更是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树立主业主抓意识,牢牢扛起“研究”这面旗帜,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相统一,集中精力、人力、智力,确保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时期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赋予新四军军史更多的“诸暨”元素。

三是精品意识。我以前无论在乡镇还是在部门工作,都一直讲,做任何事情,都要树立“凡经我手,必成精品”的理念。出精品,首先是态度。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学习、研究、宣传、服务”,我希望大家能做到精勤学习,精心研究、精准宣传,精细服务,尤其是史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下绣花功夫,精打细磨,字斟句酌,唯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研究成果。其次是行动。一届有一届的任务,一届有一届的使命。我们必须立说立行,尽心尽责,切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建议,研究会每年要干二到三件,群众欢迎、市委市政府点赞的拿得出手的事情。这样,一届下来,就会硕果累累。

第三个: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是历史的研究者、保护者、传承者,更要懂得“历史”两字的含义和责任。

一是历史思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今天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从我们诸暨来说,无论是跃江东进、越山西拓,还是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无论是四个轮子一起转、千家万户促翻番,还是大集团大企业的培育,当前的接沪融杭,都能从我们诸暨的革命斗争史中找到精神内核,都能从新四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铁军精神”中找到文化基因。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历史思维来分析问题,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找到答案,从而告诉群众: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二是以史育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资政育人,方能传千秋。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育人,如何增强做诸暨人的骨气和底气,我觉得关键是创新思维。我们要跳出旧框框,打造育人新模式。从宣教内容来说,要从大块头向微型化转变,注重主题性和地方性;从宣教对象来说,要从大呼隆向分层化转变,注重小众化;从宣教方式来说,要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注重感官性和参与性;从宣教阵地来说,要从传统向融合转变,注重新媒体的运用;从宣教手段来说,要从灌输式向情感式转变,注重故事性、生活性,既会讲普通话,又会讲乡土话。我相信,只要我们以敬仰之心,讲好历史故事;以敬畏之心,做好育人工作,就一定能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铁军精神”流芳百世。

三是立史存史。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诸暨人民与新四军指战员生死与共、共克时艰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我们不但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有责任把它挖掘好、整理好、保存好。要把立史、存史作为基础工程,动员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和征集整理新四军历史史料,尤其对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所掌握的历史史料,要进行抢救性挖掘,记录成册,丰富新四军史料内容,为今后的研究,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个:新四军

“新四军”既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们的工作主体,更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要无愧“新四军”三个字,就要做到三个“好”。

一是建好数据库。目前,全市有1000多名烈士,100多名新中国成立后在军队任职的诸暨籍英杰,这些烈士和英杰是诸暨的宝藏。我们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技术,为每一位同志建好数字档案、搭好数字平台。这项工作的标准是:科学建档,不落一人,详实记录。对烈士要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对英杰要采集他们的工作经历,生活情况等,既要有文字,也要有图像,并及时充实更新。我们要通过建立数字平台和广泛宣传,让这些英烈、英杰成为诸暨的“城市记忆”。

二是拴好情感线。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离不开广大老同志、老会员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要常怀敬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好、照顾好老同志、老会员,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他们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让老同志、老会员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多的幸福感。

三是筑好朋友圈。现在大家都喜欢在微信上玩朋友圈,圈子越大,朋友越多。国家也是。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意大利、摩洛哥、法国去访问了,也是在建朋友圈。时下有句流行语叫“圈子决定命运”。像我们这样的社团组织,工作要出彩,更要筑好朋友圈。要在市内找朋友,加强与宣传、文化、民政、新闻等部门,以及史志办、老促会、关工委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取得各方的支持与帮助。要去市外找朋友,主动走出去,多向兄弟县市和先进单位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星云大师曾经说: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我们已经把心放在了研究会,只要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实干,就一定能收获满满。

 

 

信息来源: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