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外出,谨防马蜂蜇伤
马蜂,又名黄蜂、胡峰等,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科,目前全世界已知约有5000多种。每年秋收农忙季节活动频繁,被蜇伤的事件也频有发生。被马蜂蜇伤后局部伤口可出现疼痛、红肿、丘疹及红斑,或黑钉头似的坏死性病灶,可伴有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全身多系统的损害,严重中毒者可死亡。
马蜂蜇人事件为何多发?
秋季是农作物以及瓜果成熟时候,也是马蜂活跃的季节。除此之外,随着近年来森林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为马蜂繁殖创造了条件。马蜂繁殖多了,马蜂蜇人事件发生概率也增加了。
医生:严重蜇伤可能致死
被单只马蜂蜇伤后,局部会出现显著的烧灼感和(或)痛痒感,受蜇皮肤也会出现红肿、疼痛症状。较严重的可形成水疱,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现象。如果被成群的马蜂蜇伤,则非常有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情况,若得不到及时医治,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被马蜂蜇伤?
1.马蜂一般匿藏在野外植被茂盛的地方,所以到野外郊游或作业时,最好穿长袖衣裤和戴上帽子,随身不要带香(异)味物品。树梢枝头、地形险要处往往是马蜂筑巢的地方,需要留心观察。
2.如与蜂群相遇要保持镇静,伺机躲避。不要盲目拍打或驱赶蜂群,以免激怒蜂群蛰人。
3.一旦招致蜂群追击,要马上采取自保措施,如躲进建筑物。用衣物等包裹身体,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尤其要保护好头面部、颈部、四肢等部位。
4.发现蜂巢,非专业人员不要随意触动。
被蛰伤后应如何自救?
1.被马蜂蜇伤后应立即检查伤口,残留蜂刺的,要及时拔除。伤势较轻者可挤出毒液,局部涂抹食醋,用清水清洗伤口。
2.清洗时候不能用肥皂水(因为马蜂毒液是弱碱性的),可用弱酸性液体进行中和,比如用食醋或柠檬涂擦患处,通常能起到止痛消痒的效果。
3.出现风疹、烦躁、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及时就医。
4.若伤势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就近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