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6002001/2020-136320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水利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12-21
文号: 诸政办发〔2020〕58号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0- 12- 23 09: 3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诸暨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诸暨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保障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绍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诸暨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把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实施双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用水单元节水改造,提升节水成效和管理水平;完善六项机制,推进节水政策和技术创新,加强监督管理,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窗口”建设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多方联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节水主体联动机制,有效调动节水主体对创建节水载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充分结合本市节水工作实际,聚焦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制定可操作性好、指导实践性强的节水行动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可达性,全面推动节水行动的贯彻落实。

巩固成效,创新突破。以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基底,进一步巩固提升节水成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珍珠养殖、再生水利用、节水服务等方面创新节水模式,加快节水先进管理理念、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标杆引领、营造氛围。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强力打造高标准、引领性节水标杆载体,拓展节水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节水氛围,激发全社会节水的内生动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2年,重点领域节水工作取得快速突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37%和5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5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5亿m3以内。

到2025年,节水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市场调节机制基本完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用水效率指标持续向好,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风尚,全市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建成智慧节水城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43%和58%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5.30亿m3以内。

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市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节水“双控行动”

(一)实行总量强度控制。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强化节水指标约束性,落实年度用水控制目标管理。开展市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探索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开展差别化管控措施的研究。全面实施“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主要园区平台实行取水许可承诺备案制,简化取水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到2022年,主要园区水资源论证完成率达到100%。

(二)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强化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执行节水评价制度,从严从紧审批新增取水许可,做好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严格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依法将用水户违法取水和建成水效领跑者、节水标杆等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展信用联合奖惩。

三、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单元,推进节水“六大工程”

(一)农业节水增效工程

1.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加强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引导农户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着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到2022年,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累计达到2.27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5万亩以上,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累计建设省级绿色发展示范区6个、绍兴市级绿色发展示范区26个、省级节水型灌区3个、“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200个。

2.发展节水畜牧渔业。有序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与建设,稳步推进取水用水和计量监测规范化,大力支持采用节水型自动饮水装置和干清粪工艺。重点推进水产养殖发展模式,有效降低养殖用水量和尾水排放量。到2022年,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100%,完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建成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以上。

3.推进农村生活节水。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落实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制度,提速农村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提高有水费收缴执行力。推动农村节水器具应用,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效。到2022年,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保持95%以上,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

(二)工业节水减排工程

4.加速工业节水改造。推广应用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清洁生产等节水相关工艺技术,加大企业节水改造支持力度。建立高耗水工业用水户名录,开展周期化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工作,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到2022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全市五大高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90%以上。

5.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加大园区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绿色升级;统筹新建工业园区供排水和循环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印染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等节约用水模式。到2022年,力争创建1个节水标杆园区,完成1个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三)城镇节水降耗工程

6.强化服务业节水。加强和规范服务业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城市高档洗浴、洗车、酒店、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服务业企业用水定额,加大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推广力度,推进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和引导洗车、高尔夫球场等特种行业、城市公共绿化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

7.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有序开展城乡供水管网改造,降低原水输水损失率和制成水供水管网漏损率。全力打造智慧水务,强化公共供水系统监督管理,持续深化供水管网三级分区建设,科学分解管网漏损管控目标,着力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逐步建立城乡清洁高效供水管网。到2022年,新改建供水管网30km以上,新建泵站2座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8.促进公共领域节水。以公共机构为试点开展供水管网、绿化灌溉系统节水诊断,以点带面,扩大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应用范围,全面普及节水器具。针对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水三同时”,推进城镇居民家庭新型节水型器具的广泛使用。到2022年,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稳固在100%,全部市级机关和市直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

(四)节水标杆示范工程

9.打造节水标杆载体。分级建立重点用水户名录,聚焦聚力推动重点用水领域节水载体建设与节水标杆打造,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推进节水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到2022年,打造2个节水标杆酒店、2个节水标杆校园和5个节水标杆小区,培育3个节水标杆企业,建成2个节水宣传教育基地,节水型公共机构全面节水达标。

10.创建水效领跑者。循序推进重点用水行业、用水产品、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城市等方面的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重点筛选培育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水效领跑者用水产品型号、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

(五)非常规水利用工程

11.加大非常规水利用。深入开展水资源配置相关规划编制研究,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因地制宜开展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配套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浣东再生水厂配套工程建设,推动实施年用水量超400万立方米的诸暨八方热电厂的再生水利用项目。到2022年,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6%以上。

(六)节水科技引领工程

12.重视节水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强节水产品和设备制造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引进节水先进技术,扩大应用范围,重点推广用水精准计量、水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区域内智能生物链靶向养殖治水技术、工厂化养殖等珍珠养殖技术的节水效能。

13.建设智慧节水城市。以统一水管理平台为支撑,以水量监控、水源管控、用水计量、节水评价为抓手,建设全流域水资源调配系统和全领域节约用水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动各领域用水节水指标化,建立全领域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水效单耗管理的节水模式。加速节水信息数据的互补共享,将节水计量的数字化改造、节水数据的集成化展示有机融合起来,实现节水信息采集实时化、水效管理科学化。

四、推进节水政策技术创新,完善节水“六项机制”

(一)推动价税综合改革。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强化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差别化水价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落实农业用水补贴。有序开展水价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配合省市推动水资源税改革。

(二)完善用水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省市节水标准,逐步形成节水标准执行情况跟踪、评估和监督机制,强化用水定额管理。高质量开展用水统计,提升用水计量监测能力,动态监测各行业重点用水户用水,着重提高农业灌区用水计量覆盖率。协同开发节约用水管理模块,推进节水数据共享和应用。

(三)落实节水奖励机制。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措施,政策激励再生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节水技改等节水项目,完善节水奖励细则,扩大节水奖励范围,对节水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创新节水服务模式。鼓励金融资本合法合规投入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利用等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具有一定收益的节水项目,重点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工作。到2022年,力争完成1例合同节水试点项目。

(五)深化水效标识管理。贯彻实施《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开展水效标识专项检查工作,构建长效机制,有力有序淘汰低等级水效产品。同时着力加强水效标识宣传造势,推动高效节水产品的应用。

(六)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的研究,探索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严格核定取用水户许可水量,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保障区域取用水权益。探索开展水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开展水权交易实践与研究,推动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化。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府对节水工作的领导,统筹推动节水工作。成立诸暨市节水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市节水行动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日常工作由市节水行动办公室承担。各分项任务牵头单位制定印发年度实施计划,并对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完成节水行动各项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节水专项资金,加大对节水行动方案实施的支持力度,提高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标准。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重点支持节水“六大工程”建设、水资源节约保护、节水宣传教育、节水奖补等,助力节水行动顺利推进。

(三)加强目标监督考核。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将节水行动年度目标任务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五水共治”考核,同时围绕省市在考核指标等方面变化,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通报制度。

(四)营造全民节水氛围。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突出宣传效果,有力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公众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客观规律的认识,扎实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节水常识普及,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附件:1.诸暨市节水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节水行动职责分工表


附件1

诸暨市节水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陈军卫

副组长:寿晓东(市府办)        吴国强(水利局)

成  员:俞  燕(宣传部)       吕寒平(发改局)

詹晓春(经信局)        胡伟霞(教体局)

阮志浩(科技局)        戚俏新(财政局)

赵  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戴立功(建设局)

柴铁飞(水利局)        斯伟峰(农业农村局)

郑轩扬(文广旅游局)    俞  明(卫生健康局)

郭舜尧(市场监管局)    斯  晔(金融办)

黄美丽(统计局)        黄拥冈(生态环境分局)

郑雪斗(税务局)             金   益(水务集团)

叶若帆(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宣浩军(融媒体中心)

史小猛(人行诸暨支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诸暨市节水行动日常工作,柴铁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以上成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接任人员自然更替。


附件2

节水行动职责分工表

类  别

具体工作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实施节水双控行动

1

实行总量强度控制

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强化节水指标约束性,落实年度用水控制目标管理。

水利局

发改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

开展市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探索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开展差别化管控措施的研究。

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

全面实施“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主要园区实行取水许可承诺备案制,简化取水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到2022年,主要园区水资源论证完成率达到100%。

水利局

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

2

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

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强化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执行节水评价制度,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水利局

发改局、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严格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

水利局

建设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依法将用水户违法取水和建成水效领跑者、节水标杆等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展信用联合奖惩。

水利局、发改局

经信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推进节水“六大“工程

 

1.农业节水增效

实施农业节水灌溉

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着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到2022年,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累计达到2.27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5万亩以上,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累计建设省级绿色发展示范区6个、绍兴市级绿色发展示范区26个、省级节水型灌区3个、“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200个。

农业农村局

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

推动节水灌区建设,到2022年,累计建设省级节水型灌区3个。

水利局

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

推进节水“六大“工程

 

1.农业节水增效

发展节水畜牧业渔业

有序开展养殖业标准化改造与建设,稳步推进取用水和计量监测规范化,推行采用节水型自动饮水和干清粪等工艺;重点推进珍珠等水产绿色发展,降低养殖用水量和尾水排放量。到2022年,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100%,完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建成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以上。

农业农村局

财政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

推进农村生活节水

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落实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制度,提速农村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强化计量设施建设,落实水费收缴制度。到2022年,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保持95%以上,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

水利局、水务集团

发改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卫生健康局

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实现农村公厕长效保洁。

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

发改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文广旅游局

2.工业节水减排

加速工业节水改造

推广应用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清洁生产等节水相关工艺、技术,加大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再生水回用改造、清洁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高耗水工业用水户名录,开展周期化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工作,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针对水效未达标企业限期实施节水改造。

经信局、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

发改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市场监管局

到2022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全市五大高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90%以上。

经信局、水利局

发改局、建设局、市场监管局

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

加大园区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绿色升级;新建工业园区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和循环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印染园区集聚工作,着力推动工业园区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等节约用水模式。

经信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

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水务集团

到2022年,力争创建1个节水标杆园区,力争完成1个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

发改局、经信局

建设局、水利局

推进节水“六大“工程

 

3.城镇节水降耗

强化服务业节水

严格控制城市高档洗浴、洗车、酒店、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服务业企业用水定额,推进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和引导洗车、高尔夫球场等特种行业、城市公共绿化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

建设局、水利局

发改局、市场监管局、文广旅游局

控制供水管网漏损

有序开展城乡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打造智慧水务,持续深化供水管网三级分区建设,着力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逐步建立城乡清洁高效供水管网。到2022年,新改建供水管网30km以上,新建泵站2座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建设局、水务集团

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

促进公共领域节水

针对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水三同时”,推进城镇居民家庭新型节水型器具的广泛使用。到2022年,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稳固在100%。

建设局

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以公共机构为试点开展供水管网、绿化灌溉系统节水诊断,扩大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范围,全面普及节水器具。到2022年,全部市级机关和市直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水利局

市级有关单位

4.节水标杆示范

打造节水标杆

到2022年,打造2个节水标杆酒店。

文广旅游局

水利局、建设局

到2022年,打造2个节水标杆校园。

教体局

水利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到2022年,打造5个节水标杆小区。

建设局

水利局

到2022年,培育3个节水标杆企业。

经信局

建设局、水利局

到2022年,完成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达标工作。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水利局

聚焦聚力重点用水领域,建立重点用水户名录;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到2022年,建成2个节水宣传教育基地。

水利局

发改局、经信局、教体局、财政局、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文广旅游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创建水效领跑者

循序推进重点用水行业、用水产品、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城市等方面的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重点筛选培育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水效领跑者用水产品型号、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

发改局、经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水利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

推进节水“六大“工程

 

5.非常规水利用

加大非常规水利用

深入开展水资源配置相关规划编制研究,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

水利局

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

开展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配套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浣东再生水厂配套工程建设,推动实施诸暨八方热电再生水利用项目。到2022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6%以上。

建设局

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

6.节水科技引领

重视节水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

加强节水产品和设备制造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

经信局

发改局、科技局、建设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

引进节水先进技术,扩大应用范围,重点推广用水精准计量、水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域内智能生物链靶向养殖·治水技术、工厂化养殖等珍珠养殖技术的节水效能。

科技局、水利局

发改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

建设智慧节水城市

以统一水管理平台为支撑,以水量监控、水源管控、用水计量、节水评价为抓手,建设全流域水资源调配系统和全领域节约用水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动各领域用水节水指标化,建立全领域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水效单耗管理的节水模式。加速节水信息数据的互补共享,将节水计量的数字化改造、节水数据的集成化展示有机融合起来,实现节水信息采集实时化、水效管理科学化。

水利局、建设局

农业农村局、经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水务集团

完善节水“六项”机制

1

推动价税综合改革

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强化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差别化水价制度执行力。

发改局

经信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水务集团

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落实农业用水补贴。

水利局、财政局

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

有序开展水价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

发改局

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水务集团

配合省市推动水资源税改革。

财政局、水利局

税务局、发改局、建设局

2

完善用水监管制度

严格执行省市节水标准,逐步形成节水标准执行情况跟踪、评估和监督机制,强化用水定额管理。

水利局、市场监管局

经信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高质量开展用水统计,动态监测各行业重点用水户用水,着重提高农业灌区用水计量覆盖率。以诸暨市智慧水利平台为基础,协同开发节约用水管理模块,推进节水数据共享和应用。

水利局

改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建设局、统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水务集团

完善节水“六项”机制

3

落实节水奖励机制

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措施,政策激励再生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节水技改等节水项目,完善节水奖励细则,扩大节水奖励范围,对节水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水利局、财政局

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4

创新节水服务模式

鼓励金融资本合法合规投入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利用等项目。

人行诸暨支行、金融办

市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具有一定收益的节水项目,重点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工作。到2022年,力争完成1例合同节水试点项目。

水利局

发改局、经信局、教体局、财政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5

深化水效标识管理

贯彻实施《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开展水效标识专项检查工作,构建长效机制,有力有序淘汰低等级水效产品。着力加强水效标识宣传造势,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阵地,推动高效节水产品应用。

发改局、市场监管局

经信局、建设局、水利局

6

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

有序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的研究,探索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严格核定取用水户许可水量,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保障区域取用水权益。探索开展水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开展水权交易实践与研究,推动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化。

水利局

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大”保障措施

 

1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政府对节水工作的领导,统筹推动节水工作。成立诸暨市节水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市节水行动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日常工作由市节水行动办公室承担。各分项任务牵头单位制定印发年度实施计划,并对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完成节水行动各项任务。

市府办、水利局

各市级有关单位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落实节水专项资金,加大对节水行动方案实施的支持力度,提高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标准。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重点支持节水“六大工程”建设、水资源节约保护、节水宣传教育、节水奖补等,助力节水行动顺利推进。

财政局、水利局

各市级有关单位

3

强化目标监督考核

将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将节水行动年度目标任务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五水共治”考核,同时围绕省市在考核指标等方面变化,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通报制度。

水利局

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统计局、市场监管局

4

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充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突出宣传效果,有力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公众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客观规律的认识,扎实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节水常识普及,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宣传部

水利局、建设局、发改局、经信局、教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游局、市场监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

【全文下载】58 关于印发诸暨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