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工作事关全市百姓幸福指数,事关党委政府执政公信,市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今年,常委会在总结往年督查形式和监督实效的基础上,提炼制定了“四项机制”助推民生实事项目增速提效。
“一事一小组”。在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后,常委会根据项目内容进行梳理归类,按照业务熟悉,工作对口的原则优先分工建立监督小组,明确组长、组员和联络员。同时,充分利用项目征集阶段常委会提前介入调研的先知优势,在与责任单位全面沟通的基础上,分项目将监督计划细化到月度或季度,有效压实工作责任,畅通沟通渠道。
“一季一督查”。民生实事项目具有时间跨度大,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年初、年中、年末等关键节点,紧盯项目计划、实施进度、工程质量等重要环节贯穿全年开展监督。针对督查发现的个性化问题,监督小组逐条形成专项监督意见送市政府及责任单位,并明确整改落实反馈时限,做到项目整体情况和个性化问题同跟踪、同监督。为进一步提升督查实效,经常性传导工作压力,常委会还将就季度监督情况向市委专报建议,督促项目按计划按要求实施推进。
“半年一报告”。相比于小组监督,常委会层面组织的监督活动声势更大,氛围更浓,推进效果也更好,必须做到监督有方、监督有力、监督有效。年中,常委会将在小组分头监督的基础上,组织集中联合监督,分项目听取半年度推进情况报告。下半年,有指向性的将主任会议听取市政府专题汇报时间确定为10月份的,一方面是盘点总结项目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对尚未完成且推进有阻力的项目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把脉问诊,督促政府及责任单位把握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节奏,及时对症下药,确保所有项目圆满收官。
“一年一测评”。测评是常委会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情况的民主评价,也是对完成结果的最终定论。为加强监督刚性,强化测评结果运用,常委会积极争取民生实事项目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中的占比。近年来,考核占比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充分体现了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中心工作中的分量逐步提升。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测评结果、完成情况还是项目质量,都是一年好于一年,一年高于一年。
民生实事项目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集中体现,抓实抓好民生实事项目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大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推动“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应有作为。下一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用好“四项机制”,展示人大力量,彰显人大担当,全力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市人大办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