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可怕吗?

2020-04-22 09: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妇幼保健院

子宫内膜息肉”可怕吗?

 

张女士,35岁,平时月经挺规律的,突然从3个月前开始变得滴滴答答总是不干净;月经干净没几天后又出血, 最近体检B超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她听说息肉时间长了会癌变,担心得整晚睡不着,到诸暨市妇幼保健院找到周秀萍主任医师,听完她的讲解后,终于如释重负,做了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这属于微创手术,只要住院一天,现在月经已经恢复正常。那么“子宫内膜息肉”真的那么可怕吗?今天就带你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1、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人群发病率约为7.8%~34.9%,它是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突起,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是子宫腔内长了“多肉”。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小者1~2毫米,大者可充满整个宫腔。单发、较小的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多数是由B超或宫腔镜检查发现的。

2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息肉?

长息肉了并不是因为你多吃什么,或少吃了什么,跟豆浆、牛奶、大枣、阿胶、桂圆这些都没有关系,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可能发生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了年龄、高血压、肥胖和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的使用。

3、子宫内膜息肉有感觉吗?

患子宫内膜息肉大多不痛不痒,常见的症状包括不规则的子宫出血(可以是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不规则的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出血、不孕症等。

4、子宫内膜息肉会癌变吗?

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少数会发生恶变。与恶变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增加、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除了上述因素外,多发息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也会增加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概率。

5、必须手术治疗吗?

对于息肉直径较小、无症状、新发的年轻女性,可以先观察看看,建议2-3个月复查一下。

如果出现明显的月经延长、月经量过多,或者宫腔内赘生物无法完全排除恶性时,建议手术治疗。另外有生育要求者,如果息肉较大,建议手术后再试孕,可以提高受孕机会。

6、手术怎么做?什么时候做?

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有很多的手术方式可以采用,如冷刀摘除、宫内刨削系统(美奥舒MyoSure)、宫腔镜电切等,这些术式均能在去除息肉的同时避免破坏周围正常内膜。

手术时间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我们不建议刮宫手术,刮宫去除内膜息肉的概率仅8%,因无法直视宫腔,容易漏刮,且息肉根部无法刮干净。

7、怎样预防复发?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给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提高术后妊娠率。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采用孕激素后半周期治疗;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女性可口服避孕药,也可以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环,既能够避孕又能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