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考生营养、助力中考高考
中考高考即将来临,考生们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倒计时阶段,该怎么给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可能困扰了很多考生家长。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样的食谱才算营养呢?关于考试前的饮食有哪些误区呢? 诸暨市中心医院营养师提醒你赶快来看一下吧!
营养需要
考试复习期间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氧和某些营养素需求比平时增多,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会感到头昏脑涨,思维逻辑能力下降,容易打瞌睡。人体对某些营养素如蛋白质、磷脂、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铁的需要量增加。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三餐分配要合理,摄入充足的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天气渐热,学习紧张使食欲下降。为了满足紧张的复习需要,选择一些孩子爱吃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变换花样,使用多种烹调方法,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使记忆力、反应处于最佳状态。
具体怎样吃?
◆吃好早餐:上午的学习任务很重,血糖是大脑唯一能利用的能量物质,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上午第三、四节课时血糖水平降低,就会产生饥饿感,反应迟钝,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如果因为实际原因没有吃好早饭,可以给孩子带点鸡蛋或者面包,在上午10点左右补充。
◆午餐、晚餐别吃太饱:有研究显示,同样的食物内容,用餐量大的人会感觉更为困倦。因此建议,孩子在考试期间午餐、晚餐七八成饱,避免影响饭后的学习,两餐间宜有少量加餐,以水果、牛奶为宜。
◆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多选用鱼、虾、鸡肉、瘦肉、肝、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尤其是深海鱼含有丰富的DHA,可以增强记忆力。
◆适当吃粗、杂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片、番薯等。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VB1和膳食纤维,可促进食欲、促进糖代谢,帮助大脑利用血糖产生能量。
◆补充维生素C:人一旦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就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高考生营养食谱应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摄入量。每天需要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最好有300克以上的绿叶蔬菜和深色蔬菜如茼蒿、南瓜藤、番茄、青瓜等,水果每天1-2个品种,可选择现在上市的西瓜、山竹、荔枝、羊角蜜等。
◆保证矿物质的摄入:如果食物中缺碘也会造成心理紧张,可以补充一些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提供钙、碘、磷、铁等元素,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防治神经衰弱。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当体内铁的含量轻微不足时,思考力和记忆力会有所下降,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动物血、蛋黄、红枣、豆类等。
考前饮食误区
◆考前盲目进补:不要过分迷信依赖健脑益智品,只要科学、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都能满足。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导致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与家长的意图适得其反。
◆餐餐大鱼大肉:学生中、高考期间不要大鱼大肉,因为孩子的肠胃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高考压力越大,就越需要吃清淡简单的食物,尽量降低消化系统对人体精力和能量的消耗,才能保证饭后不至于昏昏欲睡,脑力效率下降。
◆乱喝提神饮料:很多考生以为喝浓茶、咖啡或红牛等就能提神醒脑,虽然喝浓茶或咖啡有即时提神的效果,但实际上在透支我们的体力,这类饮料食用过量的话,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若要提神,建议喝些淡茶。
◆进食难消化的夜宵:很多考生习惯熬夜复习,临睡前饿了又吃大量的夜宵,有的还爱吃一些难消化的煎炸食物。睡前吃多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影响脾胃,进而影响睡眠。
◆喜欢甜食:很多女生会觉得甜食解压。但是血糖反应过高的食物,不利于大脑的思考。研究发现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升高血液中5-羟色胺的水平,碳水化合物的别名是糖类化合物,即便同样吃大量米饭,吃高血糖反应品种的大米比低血糖反应的大米,感觉困倦的时间会显著提前,甜食就更加了。而且甜食还会引起胃管反流、反酸。因此,孩子考试期间,应尽量少吃各种甜食、甜饮料和含香精色素的加工食品。
◆考前食谱变化大: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大忌。食谱变化大,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这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尤其在考前三天,不要突然给孩子准备一些不熟悉或不经常吃的食物。
卫生问题要重视
不要在无证小摊上买东西。不吃或少吃冷饮,可在家里准备一些绿豆汤、新鲜水果用于解渴。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时特别要注意勤洗手、注意卫生,以免引起肠道传染病。
注意休息
除了饮食,高考学生应该还要注意休息。充足的睡眠不仅能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对保护脑组织细胞亦有裨益,还有助于将已获得的知识信息巩固在大脑的“记忆仓库”中。
愿每位孩子在健康、营养的饮食陪伴下考出理想成绩,走向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