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 防蚊灭蚊是关键

2020-07-06 08: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中心医院

    天气渐热,蚊虫容易孳生,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黄热病等都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其中,登革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预防登革热,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以下防蚊措施:

  1.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排干房前、屋后、屋顶、地下车库及地下室的沟渠死水及积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家用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天-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2.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日出后两小时左右和日落前两小时左右)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外出时可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

  3.外出旅行、工作时应提前了解当地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情况,做好防护准备。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回来后,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外出旅行及蚊虫叮咬史。

  杨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