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021-11-25 14:3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超出了人体的代谢能力,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及其他脏器黄染,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类,其中生理性黄疸通常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则需要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治疗。
一、生理性黄疸
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有关,人类出生时的胆红素产量大于排泄量,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通常在生后2-4天出现,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通常不超过12.9mg/dl,且多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总胆红素水平一般 在15mg/dl以下,可延迟至3-4周消退。
二、病理性黄疸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度、肝脏对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等,需要及时干预,预防胆红素过高导致脑损伤。当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
1.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每日递增大于85umol/L,血清总胆红素大于220.6 umol/L(足月儿),血清结合(直接)胆红素大于34 umol/L。
3.足月儿黄疸持续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4.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
5.黄疸发生同时伴有难以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