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1-148667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1-12-29
主办单位: 文广旅游局

关于诸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12-29 浏览次数: 字体:[ ]

赵丽萍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扩大乡村旅游经济,促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建议》(第1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围绕打造“长三角健康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以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为总抓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一是全域创建有广度。围绕《诸暨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年,山下湖镇、同山镇创成AAAA级景区镇,五泄镇、枫桥镇等10个镇创成AAA级景区镇;完成紫阆村等8个3A级景区村和291个A级景区村创建工作。同山镇创成浙江省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单位、绍兴市研学旅行实施标准试点单位、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东和乡入选第五批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春风十里小镇、沉香湖景区创成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

二是项目建设有强度。积极推进文旅项目库建设,近年来陆续推动建设了“云溪九里”浙江文旅康养小镇、春风十里项目、珍珠小镇建设项目文旅项目等,目前山下湖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马剑镇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已正式对外营业。

三是产业复苏有厚度。围绕“六稳”、“六保”,扎实推进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去年评定公布23家“诸暨老味道”示范店、体验店,深化诸暨十碗、西施宴等特色美食产品,唐韵广场成为诗画浙江百县千碗——诸暨老味道美食街和绍兴市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组织开展2020诸暨市文化创意产品暨旅游商品大赛、全域旅游“产品研发推广奖”评选等活动,打造具有诸暨地域特色的优质旅游产品。借助FM93、FM104.5、地铁等平台,着力推广一批特色旅游打卡点和旅游线路,举办“同萍共振,荷力共赢”——2020杭州西湖诸暨西施荷花会暨杭州人免费游诸暨发布会,做好城市旅游推介。

四是非遗传承有深度。2021年完成西施传说记录工作与保护研究项目课题,对“西施传说”相关的故事、古籍、出版物、文献资料等传承保护资料进行全面集成和梳理,形成“西施传说”影像志、文本、照片等成果,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验收。“西施传说”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创排西路乱弹小戏《梅花催春》获浙江省2020小品小戏比赛金奖,入选“中华颂”第十一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新时代戏曲文化魅力影像工程》之《诸暨西路乱弹系列集锦》列入省文旅厅创作类重要课题。全市现有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2个、浙江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1个,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个,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10个。

进入新时代,旅游业发展迈入大众旅游时代。接下来,我局将紧扣“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依托我市乡村独特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一是以“系统化理念”为引领,落实规划推进镇村创建。按照《诸暨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里提出的按照“一城、一廊、两环”的总体空间布局打造“长三角健康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形成5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接下来,我们将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连续性谋划“一廊”“两环”的建设打造,加强景区镇和景区村的建设,推进同山镇5A景区镇创建,致力五泄镇、马剑镇、东和乡4A景区镇创建,谋求店口镇、牌头镇、璜山镇、姚江镇、浦镇、陈宅镇、岭北镇推进3A景区镇创建,指导创建4个浙江省3A景区村、提升20个浙江省A级景区村。

二是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产旅融合丰富旅游产品。立足“存量”出“精品”。结合“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用好“绣花功”,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以及文博场所进行品质提升,潜力挖掘。今年重点推进同山镇省山地旅游度假试点建设,推动东和乡创建省山地旅游度假试点单位、东白湖镇创建省旅游风情小镇、宣侠父故居创建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璜山镇黄家店村金萧支队纪念馆创建绍兴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增加“增量”求“亮点”。今年将重点推进珍珠小镇4A景区建设,完善游客中心、标识系统、景区导览图、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景区复核通过。同时丰富诸暨旅游特色商品,新增2家旅游特色商品店,完善游客中心内部的购物功能。并完善全市景区电子讲解、语音导览、手绘地图等功能及相关内容介绍。

三是以“标准化打造”为激励,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一方面,结合诸暨特色,优化全域旅游标识系统设计及布局。设置、整改A级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等场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体现诸暨文化特色。对全市驿站进行提升,增强驿站内部主题氛围营造及西施文化元素植入,落实管理措施,确保常态化开放。指导属地镇乡(街道)做好旅游厕所、生态游步道等文旅设施维护及环境保洁工作,推进诸暨文化元素植入。另一方面,运用数字化理念,完善新增景区、景区村、文化场馆等场所的智慧设施建设,实现重点游客集中场所免费Wi-Fi、视频监控全覆盖,客流量、视频监控接入市文旅大数据中心。完善文旅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市文旅大数据中心日常维护运营,强化数据分析及各类应用功能。完善“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微信小程序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文旅服务。

四是以“活化利用”为导向,促进非遗事业健康发展。力争新上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搭建非遗产业化经营服务平台。整合文广旅游局、供销合作总社、商务局、文旅集团等部门,加强与淘宝、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建设网络营销商场、电子展厅等,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推广,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展示和销售非遗文化代表作品、非遗衍生商品及各类非遗美食等。拓展非遗研学游。联合教体局试点探索在部分学校开展传统体育进体育课、传统技艺进手工课、传统美术进美术课、传统音乐进音乐课的非遗“四进课”。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打造一支会设计、懂营销、善技艺、有产权意识的传承队伍,提升非遗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创新。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关注、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6月21日

 

承办人姓名:何建国、张  

联系电话:88591136


全文链接:诸文广旅字〔2021〕40号 关于诸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pdf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