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提高我们的机体免疫力
持续了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国内和国际疫情防控形势又严峻起来,在这样本就是疾病高发季的寒冬腊月,市民朋友们,我们除了继续坚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基本防疫原则外,增强抵抗力,具有强大的免疫能力才是真正的硬实力。下面,让我们听听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汤海平对免疫力的科普讲解。
什么是免疫力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支由免疫细胞构建的卫士军团,它们分工有序,有着精密的作战机制,存活在身体各系统严阵以待。当身体受到外来侵害,如病毒感染、菌群围击,它们就会开始奋力抵抗,昼夜不息地守卫着我们的机体,而这支卫士军团又分为两大军种:
固有免疫系统
所谓固有免疫就是所有的动物天生就有的这样一套免疫系统,这套系统已经进化了大概5亿年了。所以我们今天每个人身上带着这套固有免疫系统,已经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历练。这套系统主要的大将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
其实,对于我们机体一般程度的感染,固有免疫系统这些战士们联合作战,基本就可以结束战斗了。
但是有的时候如果入侵的规模大,“敌人”的战斗能力和繁殖能力太强了,固有免疫系统就打不过了,这时候他们会赶紧通知我们人体另一个免疫军团,就是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在后天经过感染、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等等各种“历练”后获得的抗感染的能力。
简单理解,就像警察系统队伍内某一支担负某些特殊功能的小分队,当受到外来侵害时,肩负重要作用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就会出来辨认敌友身份。这支卫士小分队的主力就是5种免疫球蛋白——IgG、IgE、IgD、IgA、IgM,其中IgG是队伍中抗感染主力军。
如何提高免疫力
睡眠充足
夜晚睡眠期间, 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修复,一些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数量水平在睡眠期间也会达到峰值。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修复时间,进而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途径。美国阿帕托契州立大学有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每周5次,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
但运动也要张弛有度,有规律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使外周血中许多重要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增强,清除病毒的能力增强,同时抗炎因子的产生增多,抗炎基因的表达上调,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而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却反而会使免疫功能受损。
情绪乐观
现代免疫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情绪对免疫力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的情绪压力会打破免疫平衡,造成免疫失调,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而积极乐观的情绪则能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使身体减少分泌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激素,还能增加免疫细胞和抗体的数量,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增强免疫力。
因此,我们要尽量保持开朗乐观的态度,多和家人交流沟通,多交一些朋友,抽空多去旅行踏青,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积极乐观的生活,有好心情才能有好免疫。
饮食营养
充足的营养是免疫系统自我修复、免疫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疫情下,我们更应该注意饮食的营养,有些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要进行调整。比如说很多家庭习惯早餐吃清粥小菜,虽然清淡爽口,但白粥当中几乎不含蛋白质,营养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如果只吃白粥咸菜,就容易造成营养不够。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是孩子身体健康发育、免疫力强大的重要因素。
因为蛋白质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上皮、粘膜、胸腺、脾脏、白细胞,以及抗体、补体等都主要由蛋白质参与构成。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才能让免疫士兵的数量更多、使用的免疫武器更高级、战斗力更强。
牛奶、鸡蛋、豆制品、鱼、虾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此外,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免疫系统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支持。日常的饮食中要尽量保证每天都摄入足量的新鲜蔬果,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还要有针对性的吃一些坚果、瘦肉、海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免疫系统所需要的铁、锌、硒等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