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100%放心
2021-03-29 09:2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中心医院
听力障碍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可引起患儿言语-语言、智力发育迟缓及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听力损失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手段。
医生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为耳声发射(OAE)或(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
新生儿出生后3至5天,在住院的期间就应该进行初步筛查。如果是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仍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之所以会设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因为有时候宝宝刚出生,包括视力、听力很多方面都没发育完全,而且无法凭借自身感觉去判断宝宝内在的发育。新生儿做听力筛查有利于清楚了解到宝宝的听力情况,以及发现宝宝是否有听力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医生表示,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及早实施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医生提醒,如果孕妈有家族耳聋史,在孕期服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妊娠期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或宝宝出生后有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巨细胞病毒等情况,即使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也应定期随访听力,预防迟发性、渐进性听力损失。
许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