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VR还能进行心理治疗?!
大家接触或者听说过VR技术吗?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虚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可以让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很多行业都有VR技术的身影,在心理学上,VR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训练者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克服多种心理障碍。
在虚拟环境中,训练者可以通过虚拟场景体验来提高学习和自我察觉能力,加上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支持,能让训练者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原理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系统的心理学原理起源于美国《科学》杂志在2007年8月24日发表的一篇关于“心灵出窍”的文章,以人的沉浸感为目标,通过对实时图像处理技术和效果器功能实现的研究,设计了虚拟现实的心理治疗系统。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的特点
1.场景逼真
借助VR技术,使训练者体验身临其境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融入感和现实场景感,模拟真实的呈现,加强现实感训练,引导训练者达到平时心理辅导所达不到的效果。
2具备沉浸感
在VR放松训练场景中,可以模拟真实的场景呈现,训练者感觉完全沉浸在真实的场景中,不会觉得单调无味,这种训练方式让用户体验更加真实,可以弥补现实场景训练的不足,加强用户的现实感训练。
3多种训练场景
VR心理训练场景多样化,比如恐怖焦虑场景可以分别针对训练者的恐高、电梯恐怖、幽闭恐惧、演讲恐惧、飞机恐惧等进行心理辅导及干预,让训练者能进入栩栩如生的场景中,进行系统脱敏训练。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研究和案例
英国纽卡斯特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在PLOS ONE上发布研究,利用“蓝屋”(Blue Room)系统将VR用于治疗心理恐惧,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这一实验的对象是九个7到13岁的男孩,将他们放置在360度无死角的全息影像世界“蓝屋”中,周围播放着此前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画面。心理学家在“蓝屋”内陪伴他们,引导他们逐步适应环境,最终帮助他们克服恐惧。
实验结果表明,9个孩子中有8个能够良好地处理恐惧情境,其中4个孩子完全摆脱了心理恐惧。
Thomas Overly,密歇根大急流城的虚拟现实治疗专家和心理学家,正在尝试使用Oculus DK 2为患有恐惧症和创伤后心理障碍症患者创造新治疗方法。
疗程中,Thomas 通过使用高配置的硬件和UE4虚幻引擎创造出与患者心理障碍类似的环境,从轻度相似环境到完全重现患症核心场景,让患者从适应再到接受,最后直面自己的心理障碍到完全克服它。从而让患者在现实中都可以正常面对。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适应症
强迫症、恐惧症等
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
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缺陷等
老年痴呆、记忆力衰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