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蚕豆,提防“蚕豆病”

2021-04-20 15:5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妇幼保健院

近期正是蚕豆上市时节,蚕豆以其鲜嫩可口、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但鲜为人知的与之相关的疾病可能也接踵而来,有极少数儿童吃了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症——蚕豆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红细胞缺陷性疾病,属于基因缺陷。如果父母有G6PD缺乏的话,孩子也有一定几率出现该病。在我国,此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这种疾病有哪些诱发因素和表现?医生表示,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或蚕豆而引起的急性溶血。常于服药后1至3天,或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后24至48小时内发病,常会出现茶色尿,酱油色尿,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血尿,同时可能会伴有头晕、晕倒等症状。

细菌、病毒感染也可诱发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一般于感染后几天之内突然发生溶血。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并不少见。

医生提醒,孩子食用蚕豆后,若出现头晕、发热、疲乏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蚕豆病患者或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应禁食蚕豆及蚕豆制品,在蚕豆开花的季节避免接触蚕豆花粉,避免使用磺胺类及解热镇痛等可引起溶血的药物,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