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开展“海姆立克法”专项培训

2021-04-26 15: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

当身边的人发生噎食,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做?

不同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不仅能够自救,还能及时挽救周围人的生命,为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掌握程度,我院组织开展了专项培训,从操作原理到噎食征兆判断、具体抢救手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海氏腹部冲击法,用于气道异物梗阻的抢救,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拯救了无数患者,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气道异物梗阻易在孩子和老人身上发生,一旦被噎住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会导致意识丧失,甚至心跳停止。因此,发生噎食后的及时救治十分关键。


二、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急救?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口唇发绀,甚至昏迷倒地状况,尤其是在进餐时,应该立刻联想到他很可能发生了气道异物阻塞。

如果当时他神志尚清,会感到极度痛苦,通常情况下会不由自主地将手呈现“V”字形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这个姿势在急诊医学领域被称为“海姆立克征象”。

“海姆立克征象”的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

① 三不能: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② V型手: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

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后,需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


三、如何正确地急救?

1、婴幼儿群体

如果发生意外的是婴幼儿,抢救者一手固定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有无异物排出。

如未发现异物排出,立刻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反复交替上述两个步骤,直至异物拍出。

2、普通群体

如果发生意外的是普通群体,抢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后脚伸直。将患者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巴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排出。随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廓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位置(以脐上两横指处为宜),形成“合围”之势。

然后急速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快速向内、向上用力压迫患者上腹部,迫使其上腹部下陷,动作要求快速、大力。这样由于腹部下陷,腹腔内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这样每次冲击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的气量,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3、肥胖及孕产妇群体

对于极度肥胖以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只是将左手的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分即可,注意不要偏离胸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4、意识不清群体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抢救者可以先将患者仰平卧,然后骑跨在患者的髋部,双手手掌重叠置于患者胸廓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用掌根向前、向下突然施压,反复进行,直到异物被吐出。

如果患者已经发生心搏停止,此时应按照心肺复苏的常规步骤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直到医务人员到来。


四、如何进行自救?

如果独自一人时发生噎食,可以找到就近坚硬、突出的物体作为支撑物(如:椅背、桌边等),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胸廓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位置。将双手靠在支撑物上,用肚脐上方部位对准拳头向内、向上用力撞击,直到吐出异物。


★ 重要提醒:

因为海姆立克手法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破裂或撕裂,所以,如果患者只是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应该鼓励患者用力咳,并自主呼吸。

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有无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