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浙江省会金萧分会原副会长章诚华,系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蒋忠的儿子。今年五一期间,章诚华在纪念蒋忠烈士诞辰110周年之际,撰写了《誓言》一文,回忆了72年前的1949年5月1日,中共金萧工委和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在富阳龙门召开“解放战争时期在金萧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追悼大会”的情景,现发上以飨大家。
誓 言
——记金萧游击支队进城前夕的革命烈士追悼大会
章诚华
72年前的1949年5月1日,中共金萧工委和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在富阳龙门召开了“解放战争时期在金萧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追悼大会”。这是金萧游击支队准备进驻城市时,向长眠在广袤农村大地的战友的一次庄严的惜别,是即将踏上革命新征程的一次动员,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追悼大会。
在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主力北撤至1949年5月3日浙江省省会杭州解放,历时3年8个月里,留守原地开展隐蔽斗争的少数负责干部和武工队员,面对数百倍国民党军主力、地方和土匪武装的疯狂“清剿”,毅然“依靠青山、依靠群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证了党的旗子不倒;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在与上级失联的情况下,以高度的党性自觉,执行党的武装斗争方针,重建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7月,根据浙东工委的决定成立中共路西工委。路西工委重建路西地区主力——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部队。这支部队于1948年5月18日,经中共浙东临工委决定正式使用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番号。1948年12月20日,中共浙东临工委决定路西工委更名为中共金萧工委,路西地区也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金萧地区,虽与抗日战争时期的金萧地区不同,仅为浙赣铁路线以西部分,但其涵盖了富春江两岸的萧(山)、诸(暨)、富(阳)、浦(江)、桐(庐),金(华)、义(乌)、兰(溪)、建(德)、寿(昌),南至龙(游)衢(州),北及湖州。金萧地区武装力量达5千余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最大的游击根据地。
胜利来之不易。在这3年8个月血与火的岁月里,金萧地区有二百余位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其中有19位烈士牺牲后被敌人割去头颅,他们中有:
金萧游击支队前身,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军需周达。1947年7月21日,国民党军“八县联合清剿”总指挥吴万玉召集八县乡镇长600余人,布置“清剿”,在大会上当众命令刽子手割去周达的鼻子、耳朵、割断脚筋,百般折磨,牺牲场景惨不忍睹。
路东县委委员兼武工队指导员吴人,1948年2月5日在洪家坞庙前遭敌袭击,受伤后自殉。吴人原名吴朝觐,牺牲时年仅25岁。吴人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游击队的宿营点,在敌人的“清剿”中,吴家三开间楼房被拆毁,父母、弟妹和外婆7口被关押。吴人牺牲后,敌人砍下他的头颅和一只手(儿时大姆子受伤,像小铜锣锤般大)故意扔给他母亲蒋爱花。吴母强忍痛苦否认是自己儿子,敌人走后才伤心落泪。
路西县政府秘书余人。1948年5月8日,在反“五县围剿”中,执行任务时,遭敌人偷袭。正发高烧的余人为不拖累战友,主动只身从正门冲出,牵制敌人,掩护战友从后窗突围,在负伤无法脱身情况下,用手枪自殉。敌人用菜刀切割他头颅。余人本名徐荷庭,年仅38岁。
金萧游击支队支队长蒋忠,6月17日牺牲,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挂在富阳县城关的恩波桥头。蒋忠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革命时期,是浙东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职位最高干部,时年37岁。
金萧游击支队突击队队长慎水堂。同年7月21日,他带领队员4人执行任务中遭敌包围,突围中脚部受伤,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他将快机、子弹和钱袋交给战友,厉声命令“快撤!”。敌人冲到身边,他轻蔑地对敌人说:“开枪吧!生活做的利落点。”敌人向慎水堂的心脏开枪,将他的首级挂在浮桥边的电线杆上。慎水堂1941年入党,23岁牺牲。
最后一位是被服厂总务周秋水。1949年4月初,国民党二0三师2000余人,多路侵入金萧游击根据地腹地。14日凌晨,后方医院、金萧报社、修械所、被服厂等后勤机关安全撤到高山密林中。周秋水下山侦察、搞粮食,被埋伏的敌人抓捕,因宁死不屈,惨遭杀害。敌人残忍地锯下他的头颅,挂在丁家岭村的一株桕树上示众,年仅27岁。
在反吴万玉八县“清剿”的斗争中,路东武工队10位宁死不屈的烈士中,有路东县委副书记何志相、张雪泉夫妇双烈士,还有3位烈士是宁死不做俘虏,饮弹自殉的。武工队员章正林负伤后开枪自殉未死,被俘后以头猛撞门锁铁攀牺牲;蒋方灿被敌包围,用脚趾扣动扳机自殉。
……
解放了!胜利了!要进城了!在胜利的喜悦中,在踏上新的征程,接受新的任务,在要离开昔日浴血战斗的乡野,准备接受新的考验的时刻,革命的幸存者们哪能忘记安息在莽莽青山的忠骨,这是他们朝夕与共,出生入死的战友,这其中有他们曾经的领导和参加革命的领路人。在整军整风运动和进城纪律教育结束时,中共金萧工委和金萧游击支队支队部决定在富阳龙门镇举行盛大的追悼大会,追悼解放战争时期在金萧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缅怀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战士能继承先烈遗志,在新的城市环境中能接受考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新中国建设的新使命。
5月1日上午,在艰苦的游击战争环境下,没有系统的人事档案的当时,金萧游击支队政治处主任杨光凭着记忆,准确撰写了二百多位烈士的《英烈小传》,这是何等艰巨的工程;杨光写好一页,文印室的同志立即誊刻一页,赶印一页,保证了下午追悼大会的举行。
下午,追悼大会在富阳龙门祠堂隆重举行。会场庄严肃穆,烈士的灵位两旁挂着:“为中国人民亦为世界人民一死留光荣,某金萧解放即某中国解放舍生成英烈;对二百余殉难同志保证革命进行到底,向十九位断头先烈宣誓绝不腐化堕落。”等挽联。二千余指战员和江南县、路西县的干部和群众,代表金萧游击支队和各游击根据地五千多部队指战员和地方党员、干部参加。金萧工委副书记、支队长蒋明达同志报告了金萧地区3年8个月的战斗旅程,追述了金萧烈士为人民为革命而坚持斗争、英勇牺牲的经历,勉励活着的同志要继承先烈遗志,讲革命进行到底。金萧工委书记、支队政委张凡同志作了讲话,他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许许多多先烈的流血献身,才奠定了今天的胜利局面。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他告诫同志们,要永远忠于党、忠于革命,努力为人民服务,化悲痛为力量,克服自己的缺点,在胜利中不腐化堕落,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追悼大会通过了抚恤烈士;建议在马剑乡建立金萧烈士纪念碑;出纪念册;慰问烈士家属等四项临时动议。最后,参加追悼大会的全体,向204位殉难烈士的灵位宣誓,将大会推向高潮。这个追悼大会,开成了迎接解放,进军城市的誓师大会,也标志着整军整风的胜利结束。
在这一天,最活跃的是入伍仅几个月的城市知识青年。自1948年底到1949年2、3月间,有800多位城市知识青年强烈的革命热情来到金萧游击根据地参加革命。在经过“干部培训班”的革命理论学习和金萧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的教育,参加了一线部队的战斗或地方的民运工作,在与工农干部、战士的朝夕相处,克服了各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经受了革命斗争的生死考验,将成为城市工作的骨干。这一天,他们(短训班学员)吃粥一天,以盐代菜,节余伙食,与他们义卖纸花,主动捐献和动员募集等活动的收入用来慰问军烈属。在捐献活动中,数位学员捐献了离家时父母给他们的金戒指、金手镯。在追悼大会之外,他们又特别向19位断头烈士宣誓,绝不腐化堕落。
誓言天大,誓言永恒。
“仅以至诚,在革命先烈的灵前,宣读我们的誓言:一、不骄傲,不松懈,绝对保持谦虚勤奋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二、不腐化,不软化,坚定阶级立场,将革命进行到底;三、听命令,听指挥,反对独立分散,集中领导建设新中国;四、整思想,查作风,勇于检讨,接受批评,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