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溺水和溺水时常用救护方法
2021-07-21 15: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每年夏天都是游泳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溺水高发时间,为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学生必须牢记“四不要”和“六不准”。
一、“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再未设置警示标示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度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二、“六不准”
1.不准学生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其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游泳。
4.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三、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发生溺水时不要慌张,如果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掰,以解除抽筋。
四、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1.可将救生圈、鱼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托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应视具体情况并在保证人身安全下开展施救。
3.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托运。
4.托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托运法。
5.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不能贸然下水施救。
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我们生活中要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时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施救,那么溺水引发的悲剧是可以被阻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