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公报】2017年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7-23 11: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统计数据中心

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开放创新、攻坚破难、精品精致、勇立潮头”的工作基调,实干当先,砥砺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转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8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0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608.6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520.05亿元,增长8.7%。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08706元,增长6.8%,按2017年平均汇率1:6.5342折算为16636美元。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3.78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01亿元,同比增长10.7%。财政支出侧重民生,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3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74.29亿元,占预算支出的81.4%。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225人,引导和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882人,新增大学生就业6989人,其中研究生3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以内。全市引进各类人才12500人,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573人,完成技能鉴定考核1527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9309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05亿元,增长1.9%,其中农业总产值48.17亿元,增长4.5%;林业总产值10.18亿元,增长4.1%;牧业总产值10.32亿元,下降10.6%;渔业总产值9.77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61亿元,增长6.8%。

粮食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66.18万亩,粮食总产量30.04万吨,面积产量保持稳定,其中早稻面积7.83万亩,晚稻面积33.81万亩。年末生猪存栏10.74万头,下降4.4%;出栏32.45万头,下降19.9%;年末家禽存栏157.16万羽,增长1.2%;出栏497.82万羽,下降2.2%;全年肉类产量3.46万吨。

全面完善美丽乡村景观带。围绕“西施文化”主题,完成“榧香古镇”、“东白古宅”、“七彩五泄”、珠乡湿地”4条市级美丽乡村景观带及支线的整体提升工程,开展沿线镇乡的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垃圾分类质量,新建完成“古越风情”美丽乡村景观带,已基本形成市域美丽乡村景观带骨干网布局。全面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有序推进14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启动农村历史建筑普查、建档工作,创作出版“诸暨百个美丽乡村”图书。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抓好“确权、赋权、活权”工作,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流转工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户承包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累计流出承包土地农户14.1万户,流转面积33.63万亩,流转率62.3%。农村产权交易总金额7517万元,同比增长37.8%。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余额6155万元,农房抵押贷款位居绍兴前列。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18.65亿元,增长7.7%,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93亿元,增长8.0%;实现利税总额171.09亿元,增长5.6%,利润总额124.17亿元,增长3.4%。

从工业主导行业看,我市环保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袜业和珍珠业等主导行业合计产值增长14.2%,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6%,其中智能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增长20.5%;铜加工及新型材料实现产值增长9.0%。

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增长21.7%,新产品产值率达47.3%;完成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69.34亿元,增长17.5%;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74.76亿元,增长13.0%;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9.61亿元,增长16.1%。

2017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0.84亿元,下降3.9%;完成建筑业产值2126亿元,其中22家建安创强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661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78.1%,新增特级资质企业一家,现有资质特级企业3家,一级企业43家,二级企业115家。全年获国优工程1项,创“钱江杯”等省级优质工程16项、绍兴市“兰花杯”优质工程3项。实缴建筑业地方税收8.3亿元;累计承接项目3096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工程534只,累计承接业务量1839亿元。建筑市场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在巩固长三角、京津冀、中东部等主力市场的同时,依托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丝绸之路以及西南地区的建筑市场。全市建筑业50亿元以上的省级区域规模市场达13个,其中100亿元以上6个,实现了省级区域市场全覆盖;一带一路上承接业务超330亿元,增长9.3%,其中在境外市场上承接业务约3700万美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7年,全市共完成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25.47亿元,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62亿元,增长48.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5.21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67.64亿元,增长15.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14.74亿元,增长26.3%。从投资结构看,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为1.5:41.8:56.7。

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176.56亿元,增长0.2%,其中住宅投资135.74亿元,增长17.5%。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59.92万平方米,增长40.5%,其中住宅销售185.89万平方米,增长22.1%;商品房销售额195.85亿元,增长49.9%,其中住宅销售152.41亿元,增长37.3%。

五、商贸流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67亿元,同比增长11.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80.61亿元,增长10.3%;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8.05亿元,增长15.6%。从批零贸易和住宿餐饮看: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453.89亿元,增长17.5%;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718.51亿元,增长15.5%。住宿业营业额13.48亿元,增长14.0%;餐饮业营业额41.84亿元,增长19.4%。

全市服务业239只招商项目中有“大好高”项目49只,涵盖了现代物流、休闲养老、新金融、工业设计、互联网运行等业态,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服务业新模式融入生活。新农都农批市场、印象城、万达商业广场、风情不夜城、梦想小城、欧亚达建材家居等商贸项目完工开业,长弄堂商业步行街、越王街、万达金街等特色街区逐步形成。我市获省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试点,围绕体验经济着力推进商品市场转型、零售模式创新、特色商圈提档升级、服务品牌创建,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城东、旧城区、城南等服务业集聚区框架基本形成,大唐袜业智库、诸暨珍珠产业服务区两个省级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围绕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消费等新型消费需求,开展金秋购物节、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诸暨农博会暨新农都年货节等线上线下主题促销活动推动消费升级。

六、对外经济

2017年,按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337.26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出口305.72亿元,同比增长13.2%。

紧扣“4+X”、“3+N”产业新体系,主攻“大好高”项目,全力抓好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乡情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健全招商考核政策,完善“6+2+X”项目认定和推进机制,开展项目引进比学赶超活动。全年引进市外注册资金223.5亿元、实到外资2.86亿美元,“大好高”项目108只。突出诸商回归,成功举办2017诸暨发展大会签约仪式,签约项目64只,总投资517.6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

全市拥有境内公路总里程27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2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342万人次,公路货运量2242万吨;全年水运客运量45.4万人次,水运货运量480万吨。城乡公交新增线路49条(含村村通线路),调整优化线路2条;城市公交累计投放新线路3条,新增夜公交1条,优化线路13条。城乡公交新增双开门公交80辆及中小巴车55辆;城市公交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4辆。大力发展智慧公交,公交实现移动支付。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68.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6.16亿元,分别增长13.3%和16.3%。米果果小镇、大唐特色小镇创建4A、3A级景区通过验收,赵家镇东溪村等8个行政村成为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枫桥经验”陈列馆被评为浙江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有序推进仙人阁民族风情园、云溪九里、十里坪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项目完成投资25.6亿元。推动旅游“厕所革命”,2017全市新建旅游厕所18座,改建3座,完成投资869万元。

八、金融和证券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69.77亿元,增长1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50.60亿元,增长4.7%;贷款余额1285.92亿元,增长12.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70.84亿元,增长15.6%。

传统金融继续壮大,全市新增银行机构3家,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1家。新金融大厦平台建设工作有效推进,平台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共入驻企业22家,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企业136家。新金融业态组织引育工作效果明显,新增股权投资企业(含基金)133家,注册资金263.92亿元。

持续深化主体培育工作,全市完成股改企业38家、IPO辅导报会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7家,省股交中心挂牌84家。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域内上市公司累计完成2000万元以上并购项目9只,涉及金融51.52亿元。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工作,新增直接融资215.82亿。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5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苗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86家;实现技术交易总额3.64亿元;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规上工业技术创新活动“两个全覆盖”,新增省级企业重点研究院1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家。诸暨2025创意产业园已经投入运营,已入驻设计公司16家;军民融合、翠溪生物技术研究院和科创中心三大新建孵化平台均已投入运营,共入驻在孵企业17家;大唐纺织袜业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完成建设。

    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顺利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评估,新增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所、省等级幼儿园6所,创建率均达100%;新增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2个。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顺利完成全市镇乡(街道)所属初中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创新开发“一证通办入学事”云应用软件,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区初中、小学“阳光招生”网上报名录取,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开展首届“新莲奖”、“风荷奖”、“风范奖”教师评选,组织面向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的校园招聘。纵深推进教育“北承南接”和“走向卓越·诸暨校长领航发展计划”。2017年共有7名校长、教师入选长三角、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33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绍兴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6人获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育保障迈上新水平。启动实施2017-2020年城区公办幼儿园专项建设工程,建成投用中高档民办幼儿园3所,顺利完成陶朱街道景瑞上府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移交工作。教育惠民项目扎实推进,暨南小学扩建等7只城乡统筹大会战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小组,制定了我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文化下乡演出135场次、送书下乡2.7万册(不包括农家书屋)、送电影下乡7296场、送展览下乡30场、送培训下乡50场。周末剧场惠民演出完成52场,市民影院放映4500场。

围绕“健康绍兴”和“健康诸暨”目标,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2017年,我市入选浙江省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县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市有市级医院8家,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3家;有镇乡(街道)卫生院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56家,村卫生室329家。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基本建成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千人床位数增长5.04%,千人医生数增长6.02%、千人护士数增长8.07%。批准设置民办医疗机构17家,设置均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已开诊8家,非公立医院床位数1379张,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2017年计划生育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启用网上生育登记APP,全面落实母婴设施建设,全年完成15个母婴室建设,计划生育率达97.47%。

成功举办“吴越争霸——重走西施之路2017年超级马拉松自行车骑行大会”,诸暨境内涉暨阳、陶朱、山下湖、店口等11个镇乡(街道)120公里,全程途径杭、嘉、湖,终点在苏州,历时42小时,达到一路骑行一路宣传弘扬诸暨西施文化的目的。举行“北承杭州 走进诸暨”主题月活动,包括毅行活动、越野赛等。承办全国比赛2次(围棋甲级联赛诸暨站比赛、全国青年篮球联赛);承办省市级比赛6次(省体育大会登山、体育舞蹈、门球比赛绍兴选拔赛、超级马拉松自行车骑行活动、省青少年乒乓球积分排名赛、省第二十七届桥牌赛),组织各类市级群体活动15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到3000多人次。协助3家企业申报列入省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上报参评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1家。全年新开彩票销售网点32家,累计销售体育彩票1.9亿元,同比增加4400万元,增长30%。

十一、城市建设、北承南接、特色小镇

围绕两城同创工作要求,做精做细城市建设和管理,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城乡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基本达到建成浙江省第一批现代化美丽县城的目标要求。完成69个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改造房子共441幢,道路白改黑23.47万平方米,改造污水管道49.63千米、雨水管道38.05千米,增加嵌入式停车位940个,完成总投资2.12亿元。完成第一批3条美丽示范街浣东中(北)路、暨东路(艮塔东路-环城东路)、艮塔东路的创建工作,完成总投资2.5亿元。基本完成第二批2条美丽示范街苎萝东路(浣纱桥-环城东路)、暨东路(环城东路-二环东路)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亿元。 完成高铁诸暨站、杭金衢诸暨高速出口、诸暨东高速出口、浣东高速出口4个一类门户以及枫桥南高速出口、枫桥北高速出口、直埠高速出口和诸暨北高速出口4个二类门户总共8个美丽门户创建,完成总投资8270万元。

全力推进北承南接 开放创新围绕互联互通,加强诸杭协同发展,萧山国际机场诸暨航站楼竣工投运;完成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诸暨段征迁工作,海关监管场所(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加强与宁波港等主要港口的战略合作,建成新亭埠500吨级码头,加快推进店口1000吨级码头配套前期工作;航空小镇项目已经签约。承接杭州高端要素资源,与在杭高校研究所建立协同创新中心8个、签订技术合同20项;引进两大都市区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千人才8名;拓展与杭州都市区教育、医疗资源合作杭州通·都市圈诸暨卡”新增商业支付和10个停车场、2864个停车位的“P+R”停车换乘服务,诸杭两地公共服务共享不断升级。

大唐袜艺小镇严格按照“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个功能区规划,全力打造全国特色小镇标杆;牌头环保小镇突出“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绿色生活”三大理念,积极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省级节能环保示范小镇”;山下湖珍珠小镇融入全域景区旅游规划,着力发展“珠光宝气”美丽产业,构建“特而强、精而美”的珍珠小镇;店口智造小镇、枫桥平安小镇等特色小镇按照小镇大产业、小镇大生态、小镇大风貌的理念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坚定走内涵发展之路。

十二、生态环境、社会稳定

2017年,全市新增水质自动监测站1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8个,实现空气质量监测镇乡(街道)全覆盖、绍兴市级水质考核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打响城西开发区废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城西空气质量优良率较上年提升7.3个百分点,群众投诉件较上年减少33.6%。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22起,罚款4408万元,移交公安机关43件149人。协助申请排污权质押贷款企业11家,获得银行贷款1.49亿元,贷款额度首年超亿元。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完成海东污水厂二期、八方热电、华海氨纶、雅迪纤维等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全市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得分83.65分,较上年提高5.79分。

完成“五水共治”投资15.85亿元,完成率100.8%;新建污水管网141.33千米,完成率119%;全市水利投资完成10.8亿元,完成省定年度任务的108%;推进保供水、抓节水工作,均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五水共治”满意度为85.1%,居绍兴市第一位。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3.19万吨标准煤,下降0.7%;万元产值能耗0.0459吨标准煤,下降13.8%,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全市五类恶性案件、刑事警情和命案发生数持续下降,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6%,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深入实施“枫桥经验”三年行动计划,夯实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圆满完成十九大、世界互联网大会维稳安保任务,成功夺得“平安金鼎”。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8起,同比下降42%,死亡36人,同比下降22%,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其中,工矿企业事故3起,死亡2人,同比下降50%。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8.55万人,比上年增加3408人,其中男性人口54.24万人,女性人口54.31万人;人口出生率11.08‰,人口自然增长率3.88‰。

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94元,增长9.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44元,增长8.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653元,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3元,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0818元,增长7.5%。

全市各类参保人数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54万、109.98万、25.85万、21.37万和18.94万。实施职工医保个人历年账户家庭共济,绑定45075人次,就医结算35.36万人次,基金支付2210万元。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我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第一批完成刷卡结算。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省首创“一证通办一生事”,群众凭一张身份证可办理209个涉民事项。

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920人,其中城镇453人,农村12467人;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8716万元,其中城镇319万元,农村8397万元。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45家,床位10806张,在院人数1942人。全年共落实救灾资金285万元。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均为年度快报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 综合统计数据由绍兴市统计局核查反馈;所涉的行业内容分别由农办、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交通运输局、水利水电局、农林局、商务局、文广局、卫计局、建设局、环保局、安监局、统计局、金融办、开发委、旅游局、建管局、服务业发展办、体育局、调查队、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