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1-143398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公开日期: 2021-07-26
主办单位: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诸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26 浏览次数: 字体:[ ]

马洪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医校卫生应急协作机制问题的建议(第2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校卫生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对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健康知识教育、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和治疗、卫生事件监测等多个方面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卫生工作效能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直接相关。关于您建议中涉及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工作情况具体如下:

一、关于医校结对问题

据了解,诸暨目前有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甲等(国家标准)中医医院1家,二级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而拥有的幼儿园有120所,中小学160所,数量上的差距很难让医院与学校一一结对。目前,我们以属地卫生院牵头,安排专门卫生技术人员分管学校健康工作,分别做好所属乡镇(街道)范围内学校卫生检查、指导、应急救护知识宣教等。

二、关于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局主动与卫健局协商,以“医教结合,学校享受卫生保健服务”的方式共同建设学校卫生室,破解学校卫生室建设瓶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培训、评估等工作机制,解决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问题,主动为学校提供服务。

1.购买服务方式。由市卫健局、市教体局牵头,组织“医教”双方(医院和学校)签订卫生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权。按照属地“就近配置”原则,组织全市26家医院按配备计划,从现有医护人员中调配的方式,分别向属地街道中小学配备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事(劳动)关系属于医院。学校配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由市财政统筹安排。

2.人员配置方式。根据“寄宿制学校或规模为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结合学校和医院实际,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卫健局下属医院统一派驻,其中18所学校派驻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其余49所学校派驻兼职卫生技术人员。

3.人员经费安排。以购买服务方式配置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经费是关键。2020年共投入项目经费约558.74万元,依托财政资金,有效的解决了学校的经费问题,满足了学校的卫生服务需求。

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按照省定标准完成了160所中小学的卫生(保健)室建设工作,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配备率达到100%。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测温、晨午检、疑似病例应急处置,对学校教职工、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防疫知识专项培训及宣教等。

三、关于急救知识和救护技能的培训

我们每年都会在教师90学时培训的课程中安排“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课程,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现场考核等形式都能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目前已完成一轮100%培训教师取得救护员证书。2017年开展了红十字三级应急救护师资培训,136人取得了证书。另外,我们还在6所学校设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18所中心学校配置了AED。

四、关于传染病的监测预报

为及早发现传染病苗头事件,及时开展事件处置,避免疫情扩散蔓延,最大限度保护在校师生身心健康,我们与卫健局一起协作管理“学校症状监测系统”。要求班主任或卫生保健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检查等方式于每日对学生开展晨(午)检,必要时开展晚检,了解学生出勤和健康状况,有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发生及时上报中心学校、卫生院,同时将情况上报“学校症状监测系统”,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和处置。

您所提出的建立医校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是非常好的建议,真正做到了“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能有效的提升学校卫生的工作实效,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接下来,我们会积极与卫健部门联系,建立医校卫生应急协作机制,聘请卫生副校长,加强红十字救护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对校医的培训),推动医校紧密合作,常态长效。

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2021年7月2日


信息来源: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