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心“夏季病”
“热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至40℃以上,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可同时合并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肝损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等,甚至在发病几小时内即可出现,且进展快,病情极其凶险。有资料显示,热射病病死率高达50%。
预防热射病,应避免在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或长时间高强度体力活动;上述两点无法避免,需避免独自活动,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如有不适及时呼叫同伴。
老年人(65岁及以上)、婴儿、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体温调节能力弱于正常人,更应警惕。酗酒或吸毒者、肥胖者、服用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抗胆碱类、抗组胺类、抗精神类药物等))的个体也应更加重视。
出现中暑怎么办?
1.应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搬离高温场所, 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 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 同时让其双脚提高, 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
2、物理降温
用冷毛巾敷患者额头, 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以用冰袋、冰棒、冰饮料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 然后用扇子扇风, 以加速散热。要注意适度, 以免造成患者感冒。降至38℃以下的时候, 就要停止扇风、洒冷水等降温方法。
3、药食祛暑
患者清醒时, 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如有清凉药品(如十滴水、人丹、薄荷油),也应尽早使用。
4、维持呼吸循环
昏迷抽搐的患者, 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援期间, 应使患者平卧, 头向后仰, 保持呼吸道开放,如有呕吐,立即将患者头侧向一边,其呕吐物顺利排出,防止误吸入肺;如出现呼吸停止, 应及时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应及时胸外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