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1-143858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公开日期: 2021-06-10
主办单位: 科技局
会办单位: 经信局

关于诸暨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8-10 浏览次数: 字体:[ ]

尊敬的陈锋、陈林芳、何苗平、王东帅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率先走出智造强市之路的建议”收悉后,我们召开了局党组会议,专题进行研究,明确了“五定”方案。召开与协办单位的工作协调会,同时,针对建议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还主动与交通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开发委等部门对接,反复交换意见,研讨建议的办理意见,经充分调查研究,现将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技创新制度保障

  为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的政策倾斜,进一步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动能,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市科技局在《绍兴市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绍政办发〔2020〕36号)的基础上,参考吸收周边县市区的科技政策,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特点,形成了《关于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政策意见(审议稿)》,目前已征求有关部门、镇街、企业、平台、高校、中介机构意见建议,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

  该政策文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25条政策举措,预计奖励补助资金将突破1.7亿元。例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限上企业),奖补金额从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了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金额从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了3万元;在企业研发补助方面,增加了对企业统计年报中的研发费用有正增长且总额为全市1-5名、前6-10名的企业分别给予每家30万、20万的奖励等,仅上述两项奖补资金预计超过8000万元,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

  一直以来,我市科技政策中均有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的奖励条款,现行的《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强市工作的政策意见》明确“当年认定为国家、省级新产品(技术)并取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的,分别给予每项5万元、1万元奖励”,作为诸暨市特有的政策,我们一直在执行,仅2020年度就对38家企业申报立项的155个省级新产品给予了奖励。2021年,已审核上报新产品试制计划112项。

  二、关于加大国际专利奖励

  为鼓励企业开展专利国际维权,市市场监管局于2019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三十条>的通知》(市委办〔2019〕95号),对我市企业在国内(含港澳台)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专利维权胜诉的,给予司法判赔金额的20%资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在国外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最终判定专利侵权成立的,或在国外应对专利侵权诉讼最终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的,按其维权代理费的50%予以资助,美国、日本、欧盟国家每件给予不超过30万元,其他国家每件给予不超过15万元,每家企业资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同时,支持企业进行国际化专利布局,对通过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的企业,每件给予1万元的费用补助,对通过PCT途径申请的国外发明专利授权后每项再奖励3万元。至今已兑现奖励38万,惠及11家外贸型企业。

  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市场监管局还将实施国际专利申请提速计划,通过引入至少1家优质的专利代理机构,帮助10家以上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将海外授权发明专利的奖励额度从3万/件提升到4万/件,持续强化国际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运营,让更多企业熟悉国际规则、参与全球竞争,以知识产权“走出去”带动产品、服务“走出去”。

  三、关于提供城际通勤保障

  随着诸暨“与杭同城”步伐加快,为优化人才、项目服务保障体系,市交通局于2016年9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通了诸暨至杭州东往返通勤的“西施号”;2019年1月又开通了诸暨始发至北京南的G36班列,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杭诸之间的通勤及商务活动。由于高铁均停靠杭州东站,增加诸暨至杭州城站通勤列车的呼声很高,经努力,沪杭之间的城际“绿巨人”列车延长线路至诸暨事宜到了省政府和上海路局的支持,并于2021年4月10日正式开行。

  为进一步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和杭州都市区,我市谋划建设杭诸城际及绍诸市域铁路,店口至城区为共线段,从店口向西北接杭州、向东接绍兴。经与杭州市研究对接,杭州南站已没有空间接纳新的轨道,目前杭诸城际争取衔接萧山的轨道快线进行换乘;绍诸市域向东接绍兴鉴湖南部枢纽。这两个地方铁路项目已列入我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两个项目的预工可研究报告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以列入上位建设规划中。

  四、关于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近年来,科技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优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有5所产业创新研究院,分别为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共建的诸暨创新发展研究院,与南华大学合作共建的南华大学长三角(诸暨)研究院,与温州医科大学合作共建的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诸暨)生物医药研究院,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建的浙江长三角路空一体交通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正在与中俄联合实验室洽谈共建中俄联合(诸暨)国际实验室,与浙江工商大学洽谈共建诸暨电子商务产教融合研究院,与南方科技大学洽谈共建诸暨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洽谈共建诸暨市-上海交通大学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同时,还与浙大、浙工大、省农科院等8所高校院所共建诸暨市协同创新中心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了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人才引进交流。2020年度,我市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3家,引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51人(顶尖人才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4人,省级领军人才36人),入选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80名,新增就业大学生23911人,入选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科创平台的运行质量,更好的服务袜业、珍珠、铜材精密智造等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半导体、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同时,继续加大招引力度,积极引进大院名所共建产业研究院,打造高质量的创新载体。(即将出台的科技新政: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引入核心技术、配置核心研发团队并完成相关成果转化的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每家每年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连续扶持不少于5年),通过三年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其次,继续加强人才、科技政策宣传,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优势以及科技人才服务机构等市场化力量,推荐引进符合我市产业方向的海内外高端人才与项目,与我市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或带领团队自主创业,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人才计划项目的支持。

  五、关于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局自2020年开始探索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结合“三服务”活动,常态化进行“卡脖子”技术的摸排。今年以来,已面向全市50家重点研发企业、255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技项目需求“项目池”,摸排技术需求54项。其中,向绍兴市推荐“小尺寸三通道高灰LED恒流驱动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研发”等8个张榜项目,“悬赏揭榜”总金额2190万元,涉及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优势传统产业攻关等专项,吸引了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家省内外高校院所来诸对接服务。     目前,我局正在拟定《2021年度诸暨市“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对项目实施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例如,补助标准最高按项目总投入的20%给予补助,不超过100万元且不超过揭榜额。同时,积极谋划承办“揭榜挂帅”相关赛事活动,已初定“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浙江)暨2021年浙江省技术需求“揭榜挂帅”大赛生物医药行业现场赛”在我市举办,这将有助于展示我市企业的创新成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难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全社会创业创新意识。下一步,科技局将在各行业领域深挖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建立产业短缺技术、替代进口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需求库,向国际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团队发布技术难题攻关清单,以“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的形式,引导上述机构与我市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产业短缺技术,推动重点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和细分关键技术领域跨区域高水平的协同创新。

  六、关于建立长三角科创联盟

  为落实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市委市政府规划了G60创新港来对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杭同城、绍兴科创大走廊的产业规划和分工。以开发区、高新区两大创业创新主平台,打造诸暨科创大走廊,重点围绕人才、科技、交通等七大领域打造“城西智核”,2020年引进“沪杭”大新项目12个,其中50亿以上2只,沪杭科技型企业64家,总部企业3家。深入探索我市与长三角地区一线城市之间联动发展的离岛科创资源孵化器,创新“诸暨岛”与“杭州港”的资源双向引流模式,2020年共有41家飞地孵化企业落户诸暨。目前,依托G60杭金衢高速、杭二绕等交通便利优势,应店街区域规划总投资约300亿元、占地6474亩的集聚区已经启动。

下一步,将紧扣“融杭品质城、都市金南翼”总目标,加快推进诸暨G60创新港应店街区域建设,高起点谋划“海归小镇”;对标国家级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高新区),打造一批具有诸暨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同时,依托诸北区域大学城、科创中心、数智安防产业园等平台,强化多主体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七、关于加大科技创新创投力度

  2019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设立诸暨市农商银行暨阳科技支行支持科技型企业和人才创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诸政办发【2019】34号),成立了暨阳科技支行,专门出台了科技信贷政策和针对性金融产品“科创贷”,建立健全了快速审批机制,用于支持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人才创业企业发展,减轻企业面临的科创投资压力,截至目前,已为6家企业累计放贷2400万元。接下来,科技局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结合市农商银行开展的“党员在身边、温暖千万家”活动,提高科创贷的优惠力度,扩大科创企业的扶持面。

  关于科创基金,我市目前尚未设立针对性的基金,但据了解市财政局于2015年10月设立了总规模为20亿元的政府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主要是吸引有资质、有实力的创投机构和子基金落户,通过“产业+资本+数字化”融合发展,来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现在产业基金已参股设立18只子基金,4个直投项目,子基金总规模达到132亿元,其中政府基金认缴出资19.22亿元,社会资本出资112.78亿元。子基金层面已经投向数字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八大万亿产业项目187个,带动社会资本176亿元。下一步,财政局将围绕单一重大项目或优势产业组建定向基金,通过发挥政府基金政策属性、基金属性、投资属性的特点,调动社会资本和项目方积极参与,助推产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此外,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招商引资,2017年3月开发委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投资基金,重点扶持智能制造、半导体、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等导向产业。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29.9亿元,直接投资并助力50余家企业落户诸暨。目前产业基金已与4家第三方投资机构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引质量。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与社会资本和项目方充分合作,招引新兴产业导向的项目和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                               

                                   


诸暨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6月10日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