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诸暨市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1-09-27 14: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体局

我市地处浙江省中北部,全市常住人口1218072人,国内生产总值1362.3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3182万元,财政经常性收入665680万元,财政公共预算支出1176450万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80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职业高中2所),普通中学54所(普通高中17所,普通初中37所),普通小学10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120所。在校学生183676人,在职教职工14067人,年末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2837人,离退休教职工2504人,校舍建筑总面积3661994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总值435804.81万元,年末图书册数8916832册。

一、全市教育经费收支情况

2020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收入为440687.57万元,比上年的429584.38万元增长2.58%。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73777.60万元(包含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271332.95万元,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教育经费2444.65万元)比上年的252796.68万元增长8.30%;事业收入147737.44万元,比上年的148550.21万元减少0.55%;其他收入18785.36万元,比上年的28154.45万元减少33.28 %。

2020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为435430.33万元,比上年的428395.68万元增长1.64%。

2020年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经费保障力度加大,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工资标准提高、住房公积金调标;二是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改转制及民办学校事业收入较上年增长;三是加大了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对高中资助支出和中职免学费支出项目投入。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等资金的投入,以人为本持续实施学生食宿条件提升、教室照明改造、学生课桌凳更换、教室新风系统和空调安装等等多项惠民实事工程,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实现全市公办学校空调和幼儿园新风系统安装全覆盖。

二、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政策措施和经验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确保省四项教育民生工程和职业技能教育资助民生工程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超7.8%以上。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以市长担任组长,分管教育副市长任副组长,财政、教育、审计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教育投入领导小组。按时召开小组调度会议,对核定2020年财政教育投入新增任务进行督导、协调,形成合力,积极推进我市新增财政教育投入任务工作的开展。

2.狠抓任务落实。按照省核定我市的财政教育投入任务,一方面合理安排财力,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在年初安排财政支出预算时,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部分,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要求。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认真落实投入责任,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确保用于教育的预算内经费有明显增加。

3.科学合理使用。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首先保障教育民生工程实施。着重支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民生工程、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其次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逐步向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倾斜。同时,加大对一些教育重点项目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4.加强监督检查。自觉接受人大对教育经费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法监督。联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对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和审计,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及“两个比例”的情况

(一)“三个增长”情况。

1.2020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为246806.0万元,比2019年的232118.1万元增加6.33%,增加原因主要为工资调整、公积金调整、养老金年金调整和学前教育、高中经费投入增加。同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665680万元与2019年628000万元增加6.00%,预算内教育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0.33个百分点。

2.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办学)

2020年全市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是:

(1)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6499.66元,比上年的15483.39元增长6.56%。

(2)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2919.79元,比上年的20933.86元增长9.49%。

(3)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4076.53元,比上年的20723.12元增长16.18%。

(4)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3303.86元,比上年的21355.71元增长9.12%。

(5)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7453.74元,比上年的16735.16元增长4.29%。

增长幅度大的大致原因为:由于财政加大对教育投入及公积金调整和基本工资调整改革导致工资支出追加,故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占比增长。

3.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

2020年,全市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是:

(1)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546.39元,比上年的1138.60元增长35.82%。

(2)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956.11元,比上年的1374.18元增长42.35%。

(3)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141.32元,比上年的2067.56元增长3.57%。

(4)职业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3484.55元,比上年的3481.3元增0.09%。

(5)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683.57元,比上年的2401.09元增长11.76%。

小学、初中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增长幅度大的大致原因为:教育费附加支出安排减少,公共预算安排增加及中小学疗休养经费追加、劳务外包人员劳务费拨款增加,故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比增长。

(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020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为246806.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0.98%,比上年的减少0.03个百分点。

(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73777.6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1%,比上年的增加0.08个百分点。

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加大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义保机制改革扩面提标、中职普通高中学生资助、职业技能教育资助的投入。二是加大进城务工子女补助、学前教育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三是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财政对高中段学校保障力度加大等。

四、学生资助工作落实情况

我市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真正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并向财政部门提供资助学生信息,财政部门切实做好资助资金的筹集工作,及时审批下拨资助资金;教育、财政、银行等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畅通资金管理、发放渠道,最大限度地缩短资金滞留环节,形成了政府、部门和学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市、财政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应承担的配套资金,并及时拨付资助资金。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202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