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红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围绕“三救”“三献”核心工作业务,发挥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
(一)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夯实红十字工作基础
总结“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参考省市两级红会的“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本级红会的“十四五”规划方案,并与发改局联合发文出台。召开四届七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向全体理事及监督委员会报告2020年度工作,通报2020年度捐赠款物接收和使用情况,并通过了召开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相关事项。筹备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各镇街、机关部门中推选产生出席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做好相应的大会筹备工作。
(二)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化红十字服务阵地建设
1.推进“博爱家园”提质扩面,充分结合五星3A、省级示范村等特色创建,在店口镇侠父村等8个条件较好的村(社区)建设博爱家园,推广“强基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经验。同时深化已建博爱家园建设,注重日常工作开展,推进创新,打造品牌,暨阳街道江新社区博爱家园申报总会城市博爱家园建设点,加快基层治理内容与红会的有机结合。
2.打响“枫桥经验”金名片,打造以枫桥为中心的红十字博爱展示区(即米果果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枫桥栎桥村博爱家园—枫桥干部学院救护站—“榧乡古镇”博爱展示带等),综合急救护理、救护培训、知识宣传、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展示红十元素,全面将红十字工作融入基层治理。
3.开展人道公益会客厅建设。选点浣东街道东盛社区,打造融办公、展示、服务、活动于一体的红十字“人道公益窗口”,力争成为人道资源集聚地、人道关怀服务地、生命大爱展示地、应急救护培训地。
(三)以公益服务为导向,突出“救在身边”品牌
1.重抓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与教体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世界急救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校二级、三级救护师资的作用,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应急救护培训普及活动。发挥暨阳学院、绍兴护士学校、技师学院等救护培训基地作用,严格按救护培训标准化要求,在高校中开展以“四统一”为基础的救护员培训,在诸暨市技师学院建设校园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坊。今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共开展120余场次的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大中(高职)学生救护员取证培训共1050名。
2.坚持公益导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活动。制定实施“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五年计划,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文件,结合周一夜学的时间,在各机关单位中组织开展一场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共有25家机关单位的18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继续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进农村”活动。在2020年度新增的76个村文化礼堂、8个省3A景区村、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至少开展一场救护知识讲座。截止11月底,共有88家文化礼堂组织开展了相应的急救知识培训。
4.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民生实事项目。根据健康浙江建设和市政府的相关考核要求,继续落实“公共场所AED配置”项目,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确定AED设点单位25家,同步完成设点单位救护员培训,目前已全部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同时强化AED智能化管理,落实第三方巡检管理机制,及时维护保养机器的正常运行。
5.组织开展师资培训班。做好救护师资的选拔培育工作,在7月份组织教体、卫健系统的人员和救援队队员共31人,开展二级师资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今年1-11月份,普及救护知识 50645人次,占户籍人数的4.69%,完成绍兴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共培训救护员 4677人,占户籍人数的 0.43%,完成绍兴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的111.3%。
(四)以“数字赋能”为契机,致力人道服务新格局
1.加快推动“数字红会”建设。以数字赋能提升红十字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红十字系统“一张网”、“一个库”的建设要求,完善充实内容,构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红十字工作新格局。目前已在“浙里办”开通会员申请、会费缴纳、救护培训网络课堂、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登记等功能。
2.继续实施“生命接力”工程。建立和完善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工作机制,一次性告知捐献登记流程,实行线上登记为主线下为辅的办法,做好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登记、服务工作。推动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和无偿献血宣传,利用平时主题活动和博爱行活动等,传播关爱生命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志愿捐献者“个人自愿、家庭支持、单位重视、社会赞誉”的良好社会氛围。1-11月份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入库154例,超额完成市定136例的目标数;完成器官、遗体(组织)捐赠登记1106例,超额完成市定792例的目标数;今年以来,我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达到3例,有力地弘扬了“生命相髓 大爱无声”的社会正能量。
3.开展人道救助行动。做好日常款物捐赠的对接联系,1-10月份,共接收爱心资金607万余元,拨付公益项目资金245万余元;接收爱心物资价值167.6万元,支出爱心物资价值168.9万元(含上年结余),其中向四川金川、湖北谷城、贵州省铜仁等地区捐赠衣服、毛毯、袜子等物资价值59万元。落实本级开展的“惠民助医”、“爱尔眼科明亮诸暨”、“阳光助学”“平安基金”等相关项目,重点做好“炉峰慈联大病救助”与“护苗行动”项目的宣传发动与资料审核工作,据统计,1-10月份,共向上报送炉峰慈联大病救助资料44份,“护苗行动”救助资料100份,尽可能多地将爱心资金送到有需要的困难群众中。
4.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引导应急救援队、救护培训师资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加强对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指导,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指导救援队做好日常训练与景区值勤工作。支持应急救援队队部建设,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帮助协调解决队部、支部办公场所问题,指导做好相关建设工作。1-10月份,共参与19次搜救救援。特别是今年特大暴雨,救援队接到指令后,连夜派出队员,奔赴陶朱、大唐、马剑等开展抢险救援,受益800人次。